解构保险另类投资
2017年10月15日 02:02
网站管理员007
[打印本稿]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44625.91亿元,其他投资55826.61亿元,占比38.61%。新形势下,保险机构需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换取相对高的收益,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长率、资本回报率的下降以及政策的引导,另类投资愈发受青睐。从占比一成,到超过银行存款和债券成为险资第一大资产配置品种,仅用了4年的时间。
诚然,险资绝大部分另类投资均投向实体经济。而当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成为行业重要议题,数万亿险资的另类投资该如何玩转?在保险资金这个近15万亿元的资产管理池里面,有7000多名从业人员分布于24家保险资管公司以及173个资产管理中心或资产管理部等机构中,这些资金管理者是如何享受万亿另类投资盛宴?在另类资产占比不断扩容的背景下,保险资金面临着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基于此,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了十余位保险资管大佬,以寻求万亿另类投资资产配置的道与术。
2016年上半年,12.56万亿元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另类投资规模4.3万亿元,占比34.22%,这是险资另类投资首次超过债券配置的规模和比重,成为险资配置的第一大类资产。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披露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计划、股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产业基金、信托计划、私募基金等方式投资实体经济超过4万亿元。仅2017年上半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合计注册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规模就达202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96%。穆迪也曾发布报告指出,2013-2016年中资保险公司的另类投资的复合年增长率达55%,增速远高于同期20%的行业总体投资增速。
对于投资范围宽而涵盖存款、股票、债券、基金、银行理财、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券商资管计划的保险资金来说,另类资产占比的上升似乎是历史的必然。“在信用风险频发,收益率下行的环境下,如何实现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匹配是未来保险资金运用需着重考虑的事情。”在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程劲松看来,由于传统投资增速的下降,保险资金可投资的项目也在减少。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保险资金净现金流非常充裕,资金期限较长,可以牺牲一定的流动性。因此,保险资金提升优质另类投资产品配置比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环境下保险资金的重要选择。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1-8月,20余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106项,合计注册规模2705.4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38项,注册规模1216.75亿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57项,注册规模1000.15亿元;股权投资计划11项,注册规模488.50亿元。
由于业务流程相对其他投资模式简单,风险控制也比较容易掌控,债权模式最受青睐。以泰康资产为例,目前其另类投资总余额2900亿,其中债权投资规模是2340亿,占比80.6%。
“另类投资不仅与保险资金长期性、稳定性的内在要求较为契合,而且也是很好的为实体经济提供弹药的方式,”国寿养老保险投资总监邵佳民介绍,国寿养老保险另类投资规模近3年年均配置增速均保持在100%以上,累计投资超过700亿。在他看来,另类投资背后的逻辑是,需要遵循国家政策、行业收益特点、利率周期、信用状况和运营能力等五方面原则。
2008年6月,中国平安牵头,太平洋资产、泰康资产等公司参与的保险团队集体出资160亿元人民币,认购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作为中国保险企业首次联合投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拉开了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实体经济的大幕。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已经实现盈利,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投资回报符合预期。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