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会员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创业指南 > VC元老华裕达谏言:企业创投应与创业板齐头并进

VC元老华裕达谏言:企业创投应与创业板齐头并进

2011年01月10日 05:19

 

 

      “中国没有微软就是因为缺少资金扶持?中小企业上了创业板就成长为大企业?这样想真是太天真了!”华裕达不无忧心地说,这个见证中国创投行业从无到有的元老级人物,在创业板面市之前还是忍不住要出来讲两句“不中听”的话。

  在上个月写给中国证监会的《关于对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几点建议》中,作为上海创投协会会长的华裕达说,如何辨别出有扩张成功可能性的企业,并确保其上市后的成功,是上市管理办法中最应关注的问题。

  从创投机构的角度出发,他提及最重要的两点建议:优先考虑有专业投资机构和专业投资家参与的创业企业上市;二是建议以创投机构在企业前的投资存续期,抵扣一年的禁售期。

  这些建议,源自华裕达16年喜忧参半的创投生涯。

  见证上海风投业

  华裕达1992年出任上海市科委主任,领衔华东地区首个创投机构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下称“上海科投”)。回顾这段历史时他说,从风险期进入扩张期的企业约为30%至40%;能通过扩张而做强的企业更少,真正做大的企业就少之又少了。

  1993年上海市政府想要找一个“有运作经验的人”,这就引出了上海科投与IDG各出1000万美元成立太平洋投资公司一事。这段中外资本的“联姻”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可华裕达却说,现在看来当时的考虑不够周全,这是因为当时国内的法律环境远未达到合资的要求。

  “在中外合资的背景下很难集资,所投的20多个项目大部分都没有成功,公司亏损了好几千万元人民币”,这让华裕达非常无奈。另一方面,国内对风险投资的理念也不了解,企业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估值,转化股权时又怕担上“贱卖国有资产”的骂名。

  直到1999年,上海市出台了“十八条”,一条让投资人和管理人相分离的高招“委托管理”也引进中国。当年上海市政府斥资6亿元人民币成立上海创业投资公司(下称“上海创投”)时就是按照委托管理来实施的:投资人是政府,管理人是上海创投。

  2003年4月,从上海创投公司董事长岗位上退下后,64岁的华裕达又联合另外4位上海创投业的专业人士,成立了上海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其中,上海创投公司占30%的股份,5位合伙人平均拥有另外的70%股份。创投管理公司旗下目前管理4个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仅5亿元,共投资了50余个项目,包括上海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杰事节新材料和预言软件等公司,其中三瑞材料和睿星基因等项目已经实现退出。

  日前,华裕达亲自主阵,由上海创投管理公司出面又和其他合作伙伴成立了盈创投资管理公司,这将是一个完全民营的投资管理公司,目前正在募集资金。据介绍,今后,创投管理公司还将成立更多民营性质的投资管理公司。投身上海创投业16年,华裕达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为本土创投行业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团队。

  生物医药的机会

  人才外流或许是优秀管理团队的一大“天敌”,尽管华裕达有着这样的遗憾,但他非常坦然地承认,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所以大兴向外资企业跳槽之风,与激励机制无关,而是由国有资本与商业资本截然不同的天性所决定的。

  无论是上海科投还是上海创投,在这样纯国资的背景下,有着很强风险投资理念的青年才俊不可能甘心长期驻守。原因之一是国有资本不像商业资本那样可以无限制地发展,政府不可能经常为其注资;二是运作国有资产的整体思路不是为了盈利,即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来说,国有资本介入风险投资只是起引导的作用,绝非真正从事“二八原则”的盈利性投资。

  生物医药是2007年纳斯达克市盈率最高的产业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次贷危机会“逼”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来中国寻找项目。但华裕达认为,国内同行的压力不会陡然增加,因为这些尝试进入中国的外资基金不知道如何在国内法律环境结构中运作,不知道如何向人民币基金转型,或者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一个合作伙伴。

  上海创投在生物医药领域一共投资了10个项目,如今已有7个退出,其中6个卖给外资公司。像睿星基因、瑞广科技就分别进了日本和法国公司口袋。

  政府投资的目的本身不是赚钱,上海创投直至今日的资本总额已突破60亿元。不过华裕达最遗憾的还是:真正有影响力的本土创投平台少之又少。

  华裕达说,企业往往没有能力独立担当研发的重任,情愿生产仿制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创新。而那些获得政府扶持的制药公司,如泽生科技,该公司去国外做临床实验就需要上亿元,即使在国内也需要好几千万元;这无论是上海创投,还是其他的本土创投公司都难以帮助其完成。

  资金助力

  大型中后期企业的估值更高,需要的投入(研发、市场推广、规模化生产)也更多,在华裕达看来,依靠政府产业基金推动那些大型项目的开发利用或是可行之道,

  但现实问题是,国内创投普遍规模较小,产业基金的数量又不够。

  全国产业基金只有6只,2只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分别在四川绵阳和江苏苏州,在上海落户的是金融产业基金;但华裕达认为,可以用基金运作的方式成立投资公司,即使用委托管理的方式成立让出资人和管理人分离。不过投资人让管理公司委托管理,和基金公司直接运作基金还是有所不同。从法律上说,一旦出现纠纷,被追究的是出资方。

  而创投资金规模过小对投资管理人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投资和基金运作也需要成本,国外大基金中每个合伙人起码要管1000万美元,这样抽取2%还能维持日常开销。

  根据创业投资的发展规律,创投业需要建立以下几种机制:一是建立风险投资管理机构来评估和推荐项目,并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对项目进行管理;二是实行基金制,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从国内外和民间吸收资金;三是建立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健全风险投资投入、运行和退出的机制。 

  在退出机制方面,华裕达认为国内退出渠道还有待完善;不过真正的风险投资通过上市退出其实很少,在美国该比例还不到20%,原因之一就在于一些发展还不成熟的中小企业离上市要求还有段距离;另一个原因则是美国兼并收购活动非常活跃,一些大型企业经常收购有创新成果的小企业来保持自己的行业地位。但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本身就不多,法律环境的种种审批也让兼并收购不能顺利进行。

  华裕达说,目前中国还处于第一阶段,但我们可以并行着走,不能等到什么都安排好了再行动,那样会付出更高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采取适当的策略。

 

 

 



相关阅读:

·暂无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2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1684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中国互联网学会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