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600多名海归演绎了无数创新创业传奇,又有无数海外精英的目光正在向这里集聚;
这里,近8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千亿元,在集聚和裂变过程中,正在加速拷贝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模式;
这里有资金、场地、管理全方位的服务,对很多“海归”精英来说——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新区
本报讯(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通讯员 张炬刚 记者 王力)最近,专业从事LED驱动电源生产的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旗下四款新产品已顺利通过美国UL8750安规认证,凭此认证,“英飞特”获得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英飞特是留美博士、电源专家华桂潮在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的第二家企业。
早在1993年,带着振兴民族自动化工业引导中国自控科技的梦想,国家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留日博士褚健回国创业;2002年,在美国波士顿已经创办了XWHO常青藤设计公司的夏建统领着他的团队来到了杭州……他们把共同的目光,共同的梦想,投入到了一方共同的舞台——杭州高新区。
于是,让“海归”施展才华的舞台搭起来了,激情、智慧、资本、技术,创新创业的火花在这里盛放,“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点”、“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纷至沓来。
近日,杭州高新区再次收获了一项“国字号”荣誉——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迄今,该区已经囊括了这一领域内所有的国家级荣誉。
吸引600海归精英 形成多元创业模式
近8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千亿元
创办于1998年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到高新区(滨江)创业的海归们共同的家园。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园区目前已经吸引了海外回国人员600余名,90%以上具有硕士学历,105人具有博士以上学历。他们当中大多数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他们在园区创办了300余家企业,主要分布在软件通信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化工环保、集成电路设计、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其中,年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企业有7家,超千万元企业有25家。
在这种集聚和裂变过程中,通过积极引导和典型示范,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也成功发展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一个个范本,并且各类企业呈现出多元创业模式。
留美博士王健带着技术和资本来了。2002年,王健回国创办了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在高新区优良环境里,他带领他的留学生团队,成功研发了全国首创的LGA系列半导体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提出并制定的《可调激光气体分析仪国际标准提案》被国际电工委员会立为IEC标准正式项目,掌握了激光气体分析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公司又从美国吸收了新一轮风险投资,注册资本增加到1200万美元,并在高新区(滨江)购置了土地兴建工业园。
经过6年多的发展,夏建统领导的XWHO设计机构成为中国境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设计品牌,其领导的天夏科技集团研发的新一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GIS天图系统已成为GIS技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推动了中国城市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成功演绎了“国外初创,国内成长壮大”的激情范本。
不久前,王健和夏建统被入选了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名单。
杨立友博士也是携带先进技术到高新区创业的,但不同的是,他吸引的是民营资本。杨立友在美国从事电子材料及器件的研究与开发20多年,在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光电器件领域拥有18项专利发明。2006年10月,杨立友与正泰集团合作在高新区(滨江)创建了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全球最可靠的光伏产品,公司创造了年中投产、年底盈利的佳绩。
如今,杭州高新区形成了携带风险资金创业,依托国内大专院校、大院大所的科研背景创业,携资金、带项目独立创业,依托国外大公司背景创办实业,国外初创、国内壮大成长创业,拥有核心技术,多次创业,携带先进技术,吸引民营资本创业等七种创业模式。
“金凤凰”纷纷回归,也创造出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8年,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0多亿元,2000年至今累计实现技工贸收入突破千亿元,上缴税收达到43亿元。
100万元创业资助 一年全额房租补贴
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为海归创业雪中送炭
完善的政策是高新区留学人员引得进、留得住、出业绩的保证,留学人员创业扶持政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1999年,华桂潮创办了首家批准入驻创业园的企业――伊博电源(杭州)有限公司,企业运作伊始,创业园除了免费提供19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外,还在创业、生活等配套设施上给予充分保障。在高新区的努力下,华桂潮博士获得杭州市政府出国留学人员在杭创业资助资金和杭州高新区配套资金16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2008年,杭州高新区再次修订了创新创业和产业扶持40条政策,对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入区创业的留学人员可给予最高100万元创业资助、3年内房租补贴以及2年内100万元银行贷款贴息,有效降低了留学人员初创企业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此外,留学人员企业均可优先获得种子资金、创新基金和融资担保,留学人员还可申请杭州市专项经济适用房,享受市民待遇及子女入学、工龄连续计算等其他优惠待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挑战,高新区于今年年初出台了“非常之策”,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对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入驻滨江区楼宇,给予500平方米内一年全额房租补贴。同时,区领导带队多次上门了解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经营情况,倾听创业者心声,传达政策举措,解决实际问题。
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已引进留学回国人员30余名,新增留学人员创办企业18家,引进各类项目27个,其中有15个留学人员创业项目获得在杭创业项目资助资金,2个项目获得100万的最高额度的留学人员创业重点资金。2000年至今,高新区(滨江)已有200多家企业获得了市、区两级资助4190.17万元,其中区级配套资助达2603.67万元。
完善的管理 周到的服务
一方精彩的舞台为海归精英们搭好
“在高新区,留学生企业在很多方面都能得到优惠,特别是对处于孵化期的初创型企业,会经常性地得到指导,比如专门安排创业导师,请成长型企业介绍经验等;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像投资推荐会等,给企业提供机会……”说起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软环境,很多海归都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让园区的海归们安心创业,该区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机制。专门成立了以区管委会、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办公室,负责园区管理;设立了留学人员服务中心,落实优惠政策,开通绿色通道,为海归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了由两院院士领衔的经济技术专家库,对留学人员研究开发的项目进行审核、评估等;为了“服务好”每位来区创新创业的海外人才,高新区还设立了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的办事大厅,各职能部门和中介组织一应俱全,并有专职人员为留学人员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
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也从传统常规的保姆式服务,逐步走向深入规范的拓展性服务。比如,根据留学人员的不同特点,引导、鼓励他们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帮助联系接收单位、寻求项目合作;为他们提供各类咨询,协调解决办公场所;办理出入境签证、子女入学、购房、购置自用免税国产车、更换国际驾照等等。
孵化器是留学人员创业的重要平台。高新区(滨江)专门成立了软件专业孵化器,每个孵化单元提供部分免费的电脑、空调、电话等基本设施,帮助企业起步发展,孵化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优先获得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杭州市科技三项经费等支持。
在高新区,“走出去”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4月,园区专门随杭州市赴北美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现场与57名有意向来我区创业的留学人员进行了洽谈交流。6月,该区主要领导率外经贸局、建设局等有关部门与8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在美国硅谷举办“杭州高新区硅谷留学人员座谈会”,不少投资者已经计划于今年到高新区实地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