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创业指南 > 大学生公益创业

大学生公益创业

2016年08月27日 11:40    110

大学生公益创业

在我国,双创热潮一波接着一波。这两年间,大学生公益创业也附在大学生创业的号召中伴随各种大赛走到台前。

 

政府大力推崇大学生公益创业,初衷有二:一是推动社会公益发展,二是解决就业难。

 

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生公益创业,商业模式普遍不成熟,无法独立存活且项目周期很短,对社会帮助有限。虽然打着解决就业的招牌,但大部分学生参加完比赛后就会不了了之,毕业后,仍会选择其他出路。

 

反推之,这样的大学生公益创业,似乎是个仍不成熟的概念。

 

商业模式经不起推敲

 

1998 年,社会学家狄兹为公益创业下了定义,其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发现新的机会和方法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创造社会效益。二是创新和学习运用商业模式产生经济价值,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可见除了社会利益外,商业模式和经济价值也是公益创业中不能缺失的一环。运用商业模式进行造血是长期运营的保证。否则,与依靠爱心存活的传统公益并无区别。

 

然而,在大学生公益创业圈中,商业模式构建并不成熟,长期运营自然也不可能实现。如今大学生公益创业大概有4个方向:助贫助残、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科普及科技硬件创新。其中助贫助残仍是最核心的领域。

 

四川大学的程雨霏参加了2013年的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这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咖啡公司共同推出的对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培训计划。

 

程雨霏所在项目的运营模式是面向校内人群进行物物交换。交换协议建立在双方意愿之上,中间没有现金流。交换停滞物品在得到物主许可的情况下,将被捐赠给特殊教育学校。

 

整个项目的商业性很淡。唯一和商业挂钩的是和学校咖啡厅合作。咖啡厅提供交换物品展位,他们则在交换物品过程中向学生赠送咖啡厅优惠券。但并未与咖啡厅达成资金合作协议。

 

整个项目几乎没有实现自我造血。支撑项目运营的一万元资金都来自举办方。

 

这并不是个例,盈利模式不成熟是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的普遍问题。去年《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中共调查了144个公益创业项目,其中43个组织的收入来源于企业赞助,21个组织的收入来源于捐款。其余组织宣称完成了自我造血,但年营业额大多在10万元以下。

 

同时,大学生公益创始人的商业理念较差。由《报告》可知,绝大项目虽已启动,但未注册法人;仅有24%已注册为企业或民营非企业,还有33%仍停留在创业计划书阶段,尚未正式走入正常商业运营流程。诸多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虽有一腔热忱,但商业考量过少,盈利能力堪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驱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机制不无关系。

 

大学生公益创业都随着如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等一同出现。这些比赛对商业考量不多,更注重公益性。且都有一定资金支持。学生大多从社会公益角度出发,不重视盈利模式。

 

在不久前的创青春创业大赛决赛现场,一名参赛同学彭婧谈到希望把项目做好,再找时机寻找商业合作。可如果一开始未把盈利模式放入公益创业考量范畴,即使某天想依靠企业资金支持,也未见得能衔接到企业需求。

 

夕阳再晨的创始人张佳鑫在做培训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工具的项目。他的态度基本与彭婧相同。先将培训人群进一步扩大,用户多了,再考虑变现的问题。但用户多了,真的就意味着有人愿意买单吗?

 

 “做公益不能含着眼泪奔跑。”在创青春大赛现场,一位评委提到单靠情怀创业的项目将难以为继。可惜的是,现在大学生还认为商业模式和资金来源并不是公益创业的重点。这也就造成了必然的结果:一旦大赛结束,启动资金耗尽,很多公益创业项目也就随之消失。

 

促进就业?公益创业沦为口号

 

“毕业后你会继续运营现在的公益创业项目吗?”

 

“估计不会吧。我应该会做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夕阳再晨2011年成立,在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中属于运营时间长的。但明年创始人张佳鑫即将博士毕业,夕阳再晨能否继续运营还是未知数。

 

大部分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只把项目作为大学生活的一种体验或者为参赛做的任务,很少将其考虑为就业方向。说是创业团队,更像是学校的社团。毕业后创始人将权力移交给没毕业的同学,未来的发展基本与创始人无关了。

 

也有一些大学生公益创业者把公益创业当做毕业就业的衔接跳板。2010年,林格因为在中关村组织“人肉斑马线”活动一炮而红。林格当时接受采访时介绍自己找工作遇到了困难,感慨因为这次活动认识到“‘公益’可以当作人生安身立命的事业来经营。”如今,他微博的简介中仍有“人民日报《环球人物》专访、交通公益第一人”等标签,但他现在早已开始自创品牌去卖衣服了。

 

可见,大部分大学生都是注重体验或者只当成收录在人生中一个光鲜的履历,真正能坚持当事业来做的人寥寥。

 

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的杜银伟提出,推崇用大学生公益创业解决就业,是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高校毕业就业人群极其庞大,但经济下行却又导致企业用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想模仿其他国家的就业思路。

 

公益创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展比较广泛,2006年,英国公益企业就达到了5.5万家,雇佣的从业人员数量为47.5万。反观中国非营利组织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为0.3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

 

这看上去的确是一种解决就业和推动社会公益的好方法。但推进公益创业不是放羊,不是把学生两点一线赶过去就能完成的,也不是断断续续的大赛呼吁几次就能解决的。公益和就业最重要的就是长尾效应。

 

而反观,国外的大学生公益创业产业则比较完善。麻省理工学院有公益创业系列课程,英国文化协会有专门面向年轻人的公益创业培训项目,同时也有专门为大学生公益项目提供指导和资金的孵化器。

 

而我国却习惯比赛先行。夕阳再晨项目曾在2015年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金奖。社会公益性得到了肯定。虽然商业模式尚不成熟,但在老年细分领域仍有很大摸索空间。如果未来创始人毕业后放弃了这个项目,的确可惜。

 

可大赛举办活动进行颁奖都不代表项目圆满结束,这只不过是公益创业的开始。如何提供跟踪辅导,完善商业盈利模式才是保证大学生公益项目长期发展的关键。

 

没有较好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手段,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以此为生的可能性也不大。单纯以大赛为推动力,大学生公益创业促进就业只能是一句口号。这些项目,也都逃不过朝生夕死的命运。

 

公益创业:大赛即终点

 

时间是衡量公益效果的重要尺度。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一时兴起、赚人眼泪的公益节目渐渐低迷的原因。时间过短,影响力不能持久,也有作秀之嫌。

 

但大部分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则因为赛事进程、学生毕业等诸多问题维持时间较短。在2013年星巴克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中,四川大学的另一位俞同学参加完大赛宣讲后就不了了之了,项目根本没有落地实施。半年以上、能完成项目的团队就可以算作成功的团队。

 

程雨霏的物物交换项目运行了半年,一直持续到大赛结束。但她认为战线已经很长了,最后大家都很疲惫。

 

这意味着参加比赛创业项目大多仍面向比赛本身。项目也是趋向于“完成”而并不是“持续”。社会推动着实有限。

 

同时,大部分运营成本要远高于产生的社会价值。说是推动社会,更多则是“感动了自己”。之前不少大学生公益创业获奖项目的主题都是改造旧物,譬如回收旧牛仔裤利用手工做成小饰品、手提包,卖出后将钱捐赠给某些特殊机构组织等。

 

一位资深公益创业者介绍,这样的公益创业项目人工成本、时间成本都过高,盈利却少的可怜。不光造血能力有限,产生的社会价值也并不大。这样的公益创业似乎只是增加了繁琐的程序,甚至不如直接捐款。

 

公益创业本身是为了解决社会痛点,甚至带来整个产业的整合。否则就如同10年前去养老院擦玻璃的行为一样,看似很辛苦,但解决的不过是伪需求。林格6年前的“人肉斑马线”也是如此。很新奇、很有趣、很吸引眼球,但时间一长,也就被社会淡忘了。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概念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产业的不断完善和规模整合。如果产生公益价值、解决就业初衷无法实现,项目也无法造血运营、只能短期存活,那么名词本身可能会沦为空壳,大赛即终点的创业大赛,反而是对大学生创业热情和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

从社会价值层面来说,大学生公益创业也需要冷思考。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