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创业指南 > 又被成功企业家灌鸡汤了?别让货物崇拜毁了你的创企!

又被成功企业家灌鸡汤了?别让货物崇拜毁了你的创企!

2016年10月31日 05:55    1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时,美军于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岛建立临时基地。当时岛上的土著看见美军于“大铁船”(军舰)内出来,还看到有一些“大铁鸟”(军用飞机)运送穿着美军军服的人。这些土著感到十分惊讶,并觉得这些“大铁船”及“大铁鸟”十分厉害。加上美军也提供部分物资给土著,而这些物资对土著来说十分有用,结果令这些土著将美军当作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结后,美军离开美拉尼西亚岛,只留下一些美军军服及货物。这些土著便认为这些货物具有神奇的力量,又相信“神”(美军)他日会回来,带来更多货物,使他们展开一个幸福的新时代。于是这些土著便自己发展出一套敬拜仪式,崇拜美军军服以及货物。该宗教的表现形式是土著会穿着美军军服升起美国国旗,图腾则是木刻的飞机。美军当然再没有回来,而这些土著由于只看到新奇事物的表面,并没有深入研究它们的本质,因而也得不到任何的提高。

 

  这个故事也折射了创业领域的现状。硅谷就是一个如同上文中美拉尼西亚岛一样神奇的地方,它从不缺野心和创新,但是也充满了货物崇拜的现象。著名的创始人和投资者会被当做大神一样膜拜和模仿,而那些邯郸学步的人至今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货物崇拜的根源

 

  无论是投资者、创始人还是普通雇员,都不可避免地步入货物崇拜的怪圈。人们尝试着从成功者身上汲取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而这些“秘诀”或多或少都带有个人偏见:

 

  幸存者偏差——又叫做“死人不说话”,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人们往往给成功者戴上光环,以为他们的行为导致了他们的成功,其实也有可能他们的做法是错的,只是幸存下来了而已。因为没有幸存下来的人可能做法是一样的,只是没有机会出来讲(哪怕讲了也不会有人听)。 举例来说:“成功的CEO都非常勤勉。”实际上,很多不成功的CEO也非常勤勉,所以即便一周工作100个小时也不能保证成功。

 

  近期偏差——人们倾向于以自己记忆中最近的历史经验和趋势判断未来,这在许多情况下也是被证明正确的。但如果只看现象不理解问题本质,情况出现转折时,有可能出现完全错误的判断而无法自拔。举例来说:“投资电子商务肯定能大捞一笔!不信你看Jet.com和Dollar Shave Club!”(三个月前某某还说:“投资电子商务肯定血本无归!不信你看One Kings Lane和Fab.com!”)

 

  确认偏误——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举例来说:“在脸书上打广告是一个特别好的营销渠道,我上周就通过这个渠道招揽了3名大主顾。”但你忽略了,可能还有9997名潜在顾客只喜欢浏览领英?说不定去参加一次行业大会也能招揽到同样的三名大主顾,这可比脸书节约了一半的成本。

 

  观察偏差—— 当我们观察到一件事情之后,会突然觉得这件事情发生的频率增加了。举例来说:“有时,为了完成堆积如山的工作我不得不在办公室对付一晚。上周,我的两位小伙伴爽约了,也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在办公室忙了一整夜。看来,通宵工作是职场上的常态!”(你考虑过其他不用彻夜工作的朋友的感受吗?)

 

  类似的偏见还有很多……

 

  我们的大脑总会自动归结出一系列“成功宝典”,但如果完全按照所谓的“秘诀”办事,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货物崇拜的具体分析

 

  上述案例似乎都是为了指出“这些行为是错误的”,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行为并没有错,只是他们没有经过辩证的分析,变成了彻底的拿来主义。如果你想开设一个风险投资的博客,有千千万万条合理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件事,但“其他人也这样做了”绝不算其中一个。

 

  投资者的货物崇拜:

 

  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营销内容和社交媒体上。如果你真的有什么想法,很好!如果没有,不要跟风。

 

  对所有权比例有一种近似强迫症的要求。很多风险投资人强硬要求占有10%或20%的所有权,那么21%或者18%有什么不好吗?如果你想买走Pinterest 20%的股份,但人家死活只给你18%,那你就该这么一走了之?

 

  只关注热情推销自己的创企而直接略过那些自我推荐的冰冷邮件。尽管有些“日理万机”的投资者不得不这么做,是不得不承认,有很多创企都是默默无闻干实事的。

 

  无论顶尖的风投公司投什么,一律跟投。要知道,再牛逼的人也有失手的时候。

 

  背主流而行之,做一名逆向投资者。尽管很多诸如谷歌、空中食宿这样的巨型企业,一开始被唱衰,而后逆袭。然而,不要被典型蒙蔽双眼,现实中大部分后期成功的公司早期往往就初具雏形。就算不做逆向投资者,你也可以慢慢积累起一个强大的投资组合。

 

  无法忍受技术外包,或者所投公司拥有单独的技术合伙人。和Slack、Github一样,有些公司会外包一些初始产品。其实团队有没有工程师其实并不影响它的成功,只要产品好,用户买账就行。

 

  创始人的货物崇拜:

 

  加入种子加速器或商业孵化器。大名鼎鼎的YC(Y Combinator)孵化器平均每分钟就会收到一封创业者加入孵化器的申请,但这只是助力作用,并不是创建公司的必需品。我甚至目睹过一家公司马不停蹄加入3、4个种子加速器(为了让公司成功的概率翻个三四倍)。当然,有的加速器很良心,但也有一些黑心的加速器只会骗股权,无法产生任何价值。

 

  采取融资手段。当然,融资是一个战略工具,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必须经过融资程序才能成功,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

 

  估值过于乐观。创企往往把超越竞争对手的估值作为主要目标,然而,估值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对公司造成严重损失。

 

  一定要招十名工程技术人员。实际上,很多公司招两个或者四个就绰绰有余了,有的甚至一个就够了,为什么非得十个呢?

 

  给雇员提供时下流行的福利。比如,酒吧。比如,瑜伽房。如果你是想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OK没问题,但是千万不要跟着潮流设立一些没有必要的“特权”。好的员工一定会热爱他的工作,不会因为没有大理石铺地的酒吧就不来上班的。

 

  邀请顾问。许多创企的融资演讲稿中总会列出一串咨询顾问,这些人要不然和创企项目毫无联系,要不然高不可攀,神龙见首不见尾。坦白的说,这样还不如不写顾问来的真诚。

 

  只需要通过自我推销来吸引投资人。这是一个广义的货物崇拜行为,毕竟投资者更加关注热情推销自己的创企,以至于常常直接略过那些自我推荐的冰冷邮件。但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推销者必须同时了解创业者和投资人才能一针见血,打动人心,否则只能是徒劳无功。

 

  模仿竞争者的“成功秘诀”。每一家创企的情况都各有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他人的方法。内容营销、会议号召可能适合另一家公司,但未必就适合你,盲目的模仿只能是东施效颦。

 

  运营状况不佳时,自己工作越拼命越好。总会有人做这样的傻事:公司濒临倒闭,于是夜以继日不眠不休。磨刀不误砍柴工,静下心想一想或许有更好的方法。

 

  模仿大公司的诸如代码审查和业绩评估之类的运营方式。针对Salesforce(软营)和脸书的运营模式极有可能不适合初创公司,这甚至会给公司带来管理风险,毕竟在5个人的小公司里搞绩效评估和在5000人的大企业里不搞绩效评估一样糟糕。

 

  货物崇拜的警戒线

 

  人们询问你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时,你的第一反应为其中一个或多个:①其他人也这么做;②某某成功人士这么做的;③我觉得应该这么做。

 

  你不敢开始/停止某件事,因为周围的人都是老样子。

 

  你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某件事,但从未思考过值不值得。

 

  诊断和停止货物崇拜的小秘诀

 

  货物崇拜的思维方式是很难被自我诊断的。试想一下,如果你就在开篇提到的美拉尼西亚岛上,那你要如何发现那些敬拜仪式是毫无作用的呢?下面就是一些小窍门:

 

 

  对设想提出质疑——尤其在作出重大决策时。为什么要把所有的营销预算都花在脸书的广告模块上?为什么你想在一个初阶创业公司工作?如果你对每一个决策都能给出合理的理由,那真是极好的。但你如果只是随大流,那么就要小心了。

 

  从中立的旁观者身上获得反馈。发现篇首的敬拜仪式毫无作用可能很难,但如果你多方打听,不耻下问,总会有人点醒你。

 

  积极与敢于抬杠的人沟通。找到一些能和你拍桌子叫板,敢质疑你的决定的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可能是雇员、朋友,甚至是社交软件上的网友。

 

  听的进意见。有时,身边的人会质疑你的一些行为,这是很正常的,毕竟很多事情总有人一时半会儿都无法理解。但如果对于同一件事,质疑的人层出不穷,那你就要好好反省了。

 

  一旦怀疑自己的某个行为是货物崇拜,你首先需要分析自己的预期设想,再仔细挖掘做这件事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决定是否要作出改变。

 

  记住:“其他人都这么干”并不意味着你也要和他们一样。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