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创业指南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票房过8亿 张嘉佳背后的男人功不可没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票房过8亿 张嘉佳背后的男人功不可没

2016年11月15日 09:44    110

  “有的LP承诺到位的资金少了,这还是好的。次一点的LP说没钱了。更差的LP直接人间蒸发了。”这是陈尘创立辰海资本初期面临的艰难局面。

 

  去年7月,陈尘告别老东家景林资产,创立辰海资本,在那个时间点,陈尘描述,资本市场正经历“断崖式下行”。他和同期成立新基金的“老司机”们,或多或少都碰到了难题。

 

  相比两三人的合伙人战队,陈尘独自战斗。他自认为内心比较强大,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好在,“运气和人品还不错”,最终,陈尘募到5亿人民币,站稳了第一步。这一年,他投出20个项目。因为刚刚起步,辰海资本没做投资行业的区分,而是主要盯住两个方向:技术升级和人群图谱迁移。这两个方向的交叉点,意味着成熟的技术和强烈的市场需求。最终,辰海资本锁定了消费文化升级投资。

 

  只是,如今创投机构纷纷跳进消费和文化这片红海,想要上岸,辰海资本需要怎么做?

 

  以下为陈尘口述,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

 

  没有金汤匙的“草根”投资人

 

  我算是80后创业者,过往经历不像这个行业里的很多人,他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从美国最牛的商学院毕业,进入最牛的金融机构一直做金融,然后自己创业。我的背景在金融行业里面算是草根,硕士学的微电子,此前一直做工程师,后来转做投资,从分析师、投资经理一步步做起来的。

 

  从华兴到景林再到辰海,这些经历让我对投资有了新的理解,其中有三个基本的判断。

 

  1从市场角度,有一个人民币基金的利好趋势。我在过往从业经历中,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美元、人民币机构都接触过。到2014年底,我发现投资互联网和新经济的一级市场人民币基金相对较少,而国内的A股市场则缺乏优秀的TMT行业的可投资标的,那么就有了一个机会窗口。

 

  2从人的角度,也到了投资人、投资团队更新换代的时候。新兴产业的投资人,最好是有3-5年学习或工作的行业背景,同时有5-8年的投资经验,这是感觉最好、精力最旺盛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些新机会。过去两年,有很多新基金出来,很多老基金里的合伙人也在更新换代。

 

  3从基金的运行管理角度,出现了创新机会,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的创新。所以我们出来以后,做了很多跟以前基金不一样的东西。透明程度、IT化、大数据化这些方面从上到下推行可能更好一些。在有历史沿革的机构内,即使你提出了建议,机构来跟你配合,过往的历史轨迹总是很难改变,最多叫改良而不是改变。

 

  “奇特”打法:不分行业,不分阶段

 

  我们这个基金的投资风格比较“奇特”,不以投资阶段和具体投资行业去区分。从打法来讲,我们不聚焦于某个阶段,也不会去投赛道,比如我不会因为看好某一细分领域,就去投资同质化的几家企业来做赛道覆盖。

 

  我们习惯按照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去布局。比如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我投了大众点评,这是平台;投了达达,这是物流供应链;投了客如云,这是帮线下餐饮企业对接点评、物流、支付的平台;投了迈外迪,这是硬件设施和网络运营。基本上把零售、连锁,线下服务、线上平台、物流供应链等软硬件全部打通了,这是产业链投资。

 

  因为投资的是产业链,所以在不同细分环节,我们进入的轮次都不一样,商业模式和风险回报也都不一样,可能某一个细分商业模式早期投入会比较好,有的晚期投入更好。当然,这与我们基金本身的规模和单笔投资额的上限也有关系。我们基本能从天使一直跟到A轮、B轮,再往上就超出我们的射程了。

 

  但如果以后基金规模扩大了,这方面我们就不会限制了。总之,核心投资理念是不分轮次,投资产业链。

 

  产业链投资的好处还在于,企业之间能在投后管理上互相分享经验和资源,有时开个会,讲个事,分享个行业观点,都可以把一个行业的创始人拉到一个群里。假设都靠自己来,我过往一共投了50个项目,这些项目开董事会,一个季度开一次,我一年开会都忙不过来。所以产业链投资本身就可以增加投后管理效率。

 

  那我们怎么找方向?核心是两点:技术升级和人群图谱迁移的交叉点。不会拘泥于某一个方向,也不会盲目扩散到所有方向。比如做消费升级,我们所有人都会看相关的行业,做行业研究,看所有可投资的标的,然后自上而下地梳理该怎么介入,包括投资的先后顺序和投资时间点的把握。我们就根据这两个线路来选择。

 

  从工业时代到PC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往所有大行业产业驱动背后都是技术驱动。可能很多技术早就成熟了,但因为市场需求没有到来,没能推动商业化或者场景化。

 

  技术成熟的同时必须有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代表了每一代核心主流人群,他们随着时间的变迁也会发生变化。今天20岁的年轻人和10年前20岁的年轻人相比,消费观念和用户行为都会不一样,这跟技术结合时又会产生很多新东西。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锁定了消费升级中的文化娱乐。

 

  从人群图谱迁移来说,中国之前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是跨越式飞速发展,群体化变迁表现之一是断层。70后、80后、90后的文化消费、生活消费习惯呈现集体式变化,同样的消费场景,每代人的反馈是不同的。每隔5到10年,每个行业的变迁都有各自的特点。

 

  看过往的宏观数据,在美国、韩国、日本,都是经济增长平缓之后,文化领域还能抗周期的持续增长,它的核心消费人群在20到35岁之间。现在国内的时间点差不多到了。

 

  我们不排除让所有团队花个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把整个行业摸一遍,之后留1到2个人驻守,剩下的人立马去开辟另外一片区域。就像当年蒙古大军一样,所有人先过去把这个地方抢占好,把旗子一插,然后大军立马转战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样效率比较高。反倒是你每个地方都插几个旗子,到头来每个地方都插不深。

 

  熊猫直播投得有点晚

 

  在文娱领域,辰海资本最近投资了王思聪的熊猫直播、张嘉佳的时间海影视文化传播公司,还有电竞社区伐木累。

 

  熊猫是视频平台公司,时间海是头部内容公司,伐木累是电竞和新型娱乐经纪公司,所以我们投资文娱也是按照平台、内容、服务的产业链来的。

 

  熊猫看起来像直播,但从整个文化行业来看,它其实是渠道,这就是我投它的原因,我需要在渠道层面得到一个阵地。

 

  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视频网站,国外只有一个YouTube?国外电视台从传统电视台延伸到渠道,涉及采购、自制、挑选内容和版权,也有自己的网站。国内的爱奇艺、优酷、腾讯、搜狐更像国外的电视台。但YouTube所有内容是UGC的,不是PGC采购和制作。

 

  熊猫以及B站、斗鱼在内容生产上更像YouTube,UGC内容比较多,不排除他们会从直播切到点播。这几家的用户量基本都在千万DAU这个数量级上,里面可能会冲出来一家。

 

  我基本上调研过所有视频直播网站,从数据到团队访谈,他们各有特点,有的长于产品,有的长于技术,有的长于战略和资本运作,但熊猫的创始团队对内容的理解是最强的。

 

  王思聪对内容很敏锐,同样一个节目,一个综艺,一个主播,看一遍,他就知道什么是好货,知道怎么能火。另外他个人在主播、直播行业里的资源,包括艺人、传媒资源也很重要。他除了做熊猫,还有另外一部分叫香蕉计划,在采购或者制作各类内容。

 

  他是混这个圈子的,自然知道好坏,知道怎么样把好的拿来利用,坏的去掉。主播有网红效应,王思聪跟网红主播接触得多,并且能在社会对他没有太过负面舆论的前提下,直接跟网红接触,他在这个层面是有优势的。

 

  在我看来,王思聪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故意为了出风头,讲一些不符合主流的话。我不关心他的私人生活,只要我觉得他在创业者层面表现出的东西OK,就OK。其实我们可以更早投的,有点后悔,不过话说回来,那时候投风险也大。

 

  时间海是刚刚投的,这是一家IP和内容制作公司,符合长期趋势。现在国内影视剧的问题在于,受众对优质内容的巨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今年票房不如预期的原因,不是用户没需求,而是作品不够好。国外好的导演、编剧、制片人,都是项目经理和编剧出身,所以我看好这样一拨人,能对中国电影行业进行革命。

 

  张嘉佳是目前最高产的80后作家。他从作家到编剧再到导演,公司里还有十几个年轻作家,还有以前在影视公司、上市公司做过高管的专业人士,这些人能帮他把整个事情落地。

 

  除了团队完善,他在商业上的思路也很清楚,他把很多商业运作的事交给了联合创始人以及几个高管。他自己主要把控内容,短期内,会有两部片子,一部是前段时间上映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作为商业类型片是很红的。年底还有一部《摆渡人》,由张嘉佳自编自导。时间海可能一年内就会产生规模化的净利润。

 

 

  我们投这些企业倒不是因为赶热点,之前有一波叫亚文化(二次元),我在景林的时候已经观察了很久,景林也在这个领域有很深的布局。因为亚文化不是主流文化,可能只有10%到20%的市场,但亚文化往后推5到10年,却代表着主流文化的变化,而这个时间点现在差不多到了。

 

  最典型的是中国影视类公司,美国市场前五六名的上市企业,小一点的也是200到300亿市值,最大的迪士尼有1000亿美金市值。而中国上市的影视类公司如华谊、光线等,他们的市值才300亿人民币左右。纵观其他行业,不管是电商还是社交,中国公司的市值与美国头部公司都在可比范围内。所以,中国的文化影视现在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机会。

 

  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泡沫太大了,后来证监会出了跨界并购的限制,我们感觉反而投资机会来了,很多“妖魔鬼怪”就没机会炒高估值,很多好的标的估值可能会回归理性。如果你专注的是5年或者更长的投资,现在可以进入了,这时候我们觉得它是一个好的投资窗口。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