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投与风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如果我们和美国对比的话,天使投资的春天才刚刚悄然来临,现在起步并不晚。中国天使投资在数量上、金额上都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比较偏向互联网、TMT。但实际上,美国的大部分的天使投资并不是互联网、TMT,而是新兴产业和多元产业。我们要走出“天使投资一定投互联网”的误区,很多新兴产业、新技术、新模式也有成长机会。
中国天使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私人资本、成功的企业家以及天使投资基金,实际上还包括很多VC机构大量涉入天使投资。VC机构的资金,主要是定向募集的一些私募基金,出资人包括一些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企业家等。 现在有一些演艺、体育等领域的明星,以及一些其他领域的知名人士在做天使投资,依靠各自的人脉、资源等,能获得很大的影响力。但是更多的天使投资人是隐藏在后面的,只有他们身边的人才知道他们有钱,知道他们在做天使投资。而VC是完全公开的,被媒体广为传播,自己也主动寻求曝光,希望更多的创业者知道他们,然后优质的项目都来找他合作。 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的投资依据 首先,很多天使投资的项目是来自于亲朋好友、行业关系以及其他天使投资人的介绍,这就解决了早期创业者和团队靠不靠谱等问题。在硅谷,有若干次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比较受欢迎,比如有成功的经历等。 其次,要看公司所在的行业领域及其发展趋势,是红海竞争型还是创新蓝海型,有没有很大的市场竞争趋势和行业成长趋势。 最后,要看具体项目的情况,技术如何?其他资源有哪些?判断是否能够成长起来。 从VC角度来看,一般首先关注项目的发展情况,其次看行业的机会,然后看团队、看技术,看模式等等。 天使投资主要是投种子期和创始期的公司;VC主要是投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公司,主流的VC一定要组合股权投资,用基金投一批项目,每支基金中有若干个投资项目能够上市、被并购,实现基金的整体收益率,这就是VC基金的运营秘密,也不是秘密。 美国很多天使投资人参与投资是基于自己的爱好,投的不仅有技术型公司,还包括一些新模式、新服务的公司。而VC基本上专注于技术领域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当然也包含一些新模式。 天使投资人比较愿意联合投资,不单打独斗,感觉再好的项目,也要拉其他的天使投资人一起投,这样的话会给被投公司提供更多的资源,贡献更多的智慧。如果天使投资是个人独自投,基本是投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而VC不一样,VC一旦发现了新的行业机会,可以马上就招募该行业的专才加盟,然后拓展这个领域。因为VC完全是以市场利益投资最大化为驱动的,投资了A轮就准备要投资B轮,这是成熟品牌投资机构的特点。 成功的天使投资人,通常在某些行业从业时间比较长,具备该行业深刻的洞察力和人脉资源,在挑选项目上,比一般的VC表现得更加优秀。他们判断不错的早期项目可以找到一些重量级的合作伙伴,成功的概率比一些普通创业者要高一些。 VC因为是机构,所以要有很多专才,懂金融的、投资的、财务的、法律的等等,还要具备很多懂具体行业的人。从公司估值、尽职调查等方面具备更多的能力,工作方法更规范,比如有内部的投资回报模型、内部的风控模型等。 大家都知道,天使投资的单个项目投资额比较小,一般认为是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之间,具体还要看公司的行业和阶段,天使投资的钱基本是让团队去实现创意、做出产品、做少量用户验证等。这个额度可以是个人投,也可能是一些天使联盟组织或天使投资机构来投。而VC投资,主要是A轮、B轮投资,在中国,单个项目投资金额可能数千万元人民币,金额再高就算PE、VC是多轮投资的模式。VC的资金主要是让公司做出商业模式,产生稳定可靠的收入,实现规模化发展。 天使投资人在完成投资之后,通常就会想办法促进公司尽快完成A轮融资,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天使投资人,都有这种心理上的强烈需求。公司在A轮融资时,天使投资人可能愿意将持有的股份卖掉一半,先收回本金赚些收益;B轮融资时再卖一半股份还能挣钱。大家也都知道,香港某投资人,很有眼光投了腾讯,相当于是天使投资人。但是没有坚持住,A轮时全部卖了,回报率10倍以上,也挺好;没想到后面回报超过1000倍。 据数据统计,2014年美国天使投资的总金额大约300多亿美元,VC投资的总金额大约400多亿美元,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但VC投资数量,美国大约是5000笔左右,天使投资的数量是7、8万笔,这个数字意味着,获得天使投资的项目中,只有不到1/10完成了A轮融资。也就是说,很多天使投资人要做好准备,他们手上至少一半以上的项目在未来两、三年是真的拿不到A轮投资的。这些公司如果正常经营、成长不错还好办,如果资金上出现缺口,那么风险就出现了。 VC投资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就是要强调专业性,无论是尽调、投资流程、风控还是投后管理,都要具备专业性。关于投资,巴菲特曾经说过两句著名的话,第一句话就是“永远不要让你的出资人赔钱”,第二句话就是“永远记住第一句话”。高水平的创业投资基金实际上对巴菲特的这两句话理解非常深刻。 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有的天使投资人是真参与被投公司的日常管理,为什么?早期公司经营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不足的地方太多,不参与管理实在是不放心。适当参与,填补早期公司管理上的缺陷是很重要的。 很多天使投资人自己曾经也是创业者,自己的公司成功了,拿出一部分钱来做天使投资。这样的天使投资人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特别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他们对自己熟悉行业里创业公司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天使投资人参与被投公司的管理,在趋势上是一种主流模式。 而VC从业者很多出身于金融、投行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通常在投资的时候就承诺,不参与被投公司的日常管理,但是如果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或者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时,他们需要在董事会、监事会上拥有席位,从而在公司发展战略上、整体的增值服务、资本运作上提供支持。 很多天使投资人在公司A轮、B轮、C轮融资时就套现了,或者部分套现了,并不是都等到公司IPO上市,好项目等到IPO上市可能是更大的赢家,实现1000倍以上的回报。除此之外,天使投资人之间的股权转让,或者转让给公司的原股东也是很重要的退出方式。 我们虽然通常以机构基金的形式投资,但也会合法地进行一些个人天使投资。特别是一些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创办的一些公司,技术上确实有优势、有特点,但产业化之前需要天使投资来支持一下,这样的机会还是大量存在的。大家可以一起分析,因为现在的早期投资是一个联合投资为王的时代,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 而VC的目标是很明确的,VC投资项目基本都是以IPO上市或者被并购为目标,是很清晰明确的。同时,经常会在投资协议中通过对赌和回购条款的方式,在公司无法在预定时间内实现IPO或被并购时,要求大股东回购和管理层的收购。有些天使投资机构也跟创业者要求业绩承诺和回购条款,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早期创业者,可能根本就没有别的产业,也没有积累,很多天使投资的项目尚处于研发阶段,平台没有上线,市场还有很多不确定性,那他们拿什么来回购天使投资人的股份呢? 真正的天使投资高手都在努力寻求一个目标,就是投出一家、若干家或者更多的独角兽公司,如果实现了,就是比较大的人生赢家,比如孙正义。投出独角兽公司,就可能回报100倍、1000倍,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天使投资人不一定是为了追求高的经济回报。他可能希望投创新的、能够回馈社会的公司,或者是基于兴趣去支持一些科学家、技术天才的奇思妙想。 主流的VC机构,无论是中国的、美国的还是欧洲的,从投资回报率测算的角度,几乎是预期年化收益率40%、50%以上的项目就可以投了,如果一支基金按7~10年的封闭期测算,回报倍数可能在3倍~10倍的水平。从VC的角度,不是一定要投出100倍、1000倍的回报率的公司,而是基金年化收益率IRR达到40%~50%以上就不错。特别是管理的基金规模比较大的VC机构,基金年化收益率有40%~50%也挺好,每年的收益总额非常可观。 当然,所有的VC机构在心理上也都在追求投资组合中要出现明星公司,出现回报率50倍、100倍、数百倍的明星公司,让基金投资收益率更高,让自己的机构更有影响力。 天使投资与VC不矛盾,是合作关系,是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些VC机构的投资人也在做一些个人天使投资,职业从事天使投资的人,大量来自于VC机构。比如我们天使投资过一家做支付的公司,把公司从硅谷带到北京创业,今年6月份以数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一家大公司。这笔天使投资完全是由VC机构的合伙人领投,然后若干天使投资人联合投资的。经过若干年的运营和后续机构投资人的资本支持,以出售给美国大公司的方式成功退出。 VC机构的合伙人,特别是一些有背景、有资源的VC合伙人,经常会发现一些A轮基金投不了的早期项目,以个人天使身份就投了,通常是联合其他天使一起。这个项目后续的A轮、B轮也会更有把握,因为自己对项目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从产业链的关系来讲,天使和VC都应该正确地看待对方,VC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群体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建立协同共进、赢在长远的战略关系。美国梧桐投资的几位主要合伙人、美国红杉资本的几位主要合伙人,自己投天使,投了天使以后,公司发展不错,把A轮的投资机会交给自己的VC机构,这么干完全合理合法。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代科技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机器人是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中国要促进机器人新兴市场的发展,创造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根据机器人市场的全球数据,2009~2014年的年增长率接近30%,中国的年增长率50%多,将近60%。2013年中国成为工业机器人销售最大的市场,预计未来10~15年中国一定会持续增长。我认为除了互联网+,机器人+也很重要。 机器人+,特别是服务机器人还在酝酿和发展,现在很多知名的机器人公司还都以工业机器人为主。服务机器人大家都知道大疆无人机,无人机也是机器人,包括新能源汽车与完全自动化的车辆也是机器人。机器人的领域很广泛,各行各业都会出现机器人+。所以软的是互联网+,硬的是机器人+,这就是趋势。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