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3.51亿港元购钜大股权 欲突破融资限制
11月12日,停牌四天的首创置业(02868.HK)复牌并宣布,公司将以3.51亿港元收购钜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共66%股权。这被市场解读为首创置业欲通过买壳突破长久以来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限制。业绩不振、负债高企以及融资不畅,是迫使首创置业急于突破眼下融资限制的内在动力 。 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对此并无否认,他表示,此次收购将为公司再建一个房地产业务开发及投资平台。 对于收购后的钜大国际房地产业务会考虑在哪些区域拓展,计划投资开发商业还是住宅,刘晓光表示,下一步将会公布战略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首创置业的债务水准从2011年底的人民币130亿元升至2012年底的人民币186亿元,其中明后年到期的短期债务达人民币41.5亿元。 今年3月,首创置业发行高级永续证券4亿美元,利息率高达8.375%。债务压顶以及融资成本趋高,使得首创急于寻求融资突破。 然而,业内分析认为,首创置业能否通过此次买壳突破融资限制,开辟新的融资途径和方式,实现低成本自由融资,仍待进一步市场观察。 急于突破融资限制 迫使首创置业急于突破融资限制的内在动力或许来自企业今年的经营压力:业绩不振,负债高企以及融资不畅。 11月5日,首创置业披露数据显示,公司前10月累计实现签约销售114.8亿元,签约面积12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 而首创置业总裁唐军年初时表示,公司2013年的销售目标是200亿元,可售货量约400万平方米,以此计算,首创置业仅完成全年目标的57.4%,不足六成。 今年3月公布的《201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显示,首创置业的排名较2012年下滑22个位次,下滑幅度排第二。 在首创置业2012年报发布会上,唐军表示,截止到2012年底,公司一年内到期的负债(包括到期借款)约为人民币34.8亿,占公司整个有息负债总额186亿的19%。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首创置业在2009年成功发行5年期10亿元人民币公司债;2011年2月发行2014年到期4.75%利息率的11.5亿元人民币有担保债券;2012年11月发行2015年到期7.60%利息率的20亿元人民币有担保债券。这意味着,首创置业明后两年到期的短债达4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首创置业今年在拿地方面的预算也已所剩无几。公司年初宣布拿地预算80亿,而今年一季度在京津等城市拿地花费就已达到65亿。 种种迹象表明,首创置业正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急需通过融资补充现金流支撑进一步发展。 然而,在港交所摸爬滚打10年的首创置业,碍于国企背景及各方面原因,在H股融资受限,始终未能在资本市场自由融资。 为了突破这一困局,首创置业先后尝试回归A股、基金运作等方式,但筹备十年之久,回归A股计划最终折戟。此次在H股买壳,延续了其一直以来尝试新融资方式的道路,但这条路目前看来仍显曲折。 项目融资存在不确定性 公告显示,首创置业旗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得兴有限公司及首创华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向钜大国际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蔡念慈全资拥有的联旺有限公司,以每股2.66港元的价格,收购合共1.32亿股钜大国际股份,相当于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6%;涉资合共约3.51亿港元。 据悉,钜大国际为一家香港上市的化工企业,该公司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为1.93亿港元。此次收购完成后,首创置业有意继续进行钜大国际及其附属公司的现有业务,亦有意检讨该集团的营运及业务活动,以为钜大国际制定业务策略。 首创置业计划借助本身于中国房地产开发的经验及网络,以把握其他业务及投资机会,包括由钜大国际收购有关房地产的资产及/或业务,促进其增长。 经审视钜大国际的业务及其所收购有关房地产的资产及/或业务后,首创置业可能考虑重组钜大国际,包括缩减或出售现有业务。首创置业认为,此次收购事项及要约为该公司提供从事房地产业务开发及投资的另一平台。 对于钜大国际资产重组以及房地产业务拓展的问题,刘晓光表示下一步将公布战略方向,但何时公布,是否有望在年内,其对此并未作回复。 据港股分析师表示,在香港以红筹方式上市的公司再融资非常便利,且债务融资成本远低于民营地产公司。但首创置业收购钜大国际进行融资仍需考虑监管因素,且其资金能否打入壳公司内部并做项目融资尚存不确定性。 上述分析师指出,壳公司首先需业务简单,跟房地产有些关系;其次要没有过高负债;同时还要其股东持股相对比较集中,没有散股股东的问题。 摆在首创置业面前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进一步的资本运作压力也不容小觑。分析指出,如果首创不能很好地运作这一资本平台,最终或将成为融资上的阻碍。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