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50家私募机构获得牌照
与上海重阳投资总裁王庆一样,好几位私募人士都忍不住“晒”了一下那个刚领到的“红本本”,一排金色的字格外亮眼,上面写着——“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日期是2014年3月17日。 在一个私募大佬们组建的微信群里,更是直抒胸臆,“我们被收编了!”看似无奈的表达,难掩背后的兴奋。 在私募大佬们眼中,昨天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从“野蛮生长”到纳入监管,私募基金站在了更广的平台上。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2013年6月,新《基金法》正式实施,私募基金被纳入法律监管范畴。2014年2月7日,《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正式对外公布实施,这意味着私募行业被纳入监管范畴,私募基金将由游击队转向正规军。而在昨日,首批具有独立法律意义的私募机构正式诞生! 将时光回溯,“私募基金”一词在当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带着诸多的神秘色彩,私募“江湖”,往往会让人想到“坐庄”、内幕交易之类的事件。而如今,私募基金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私募基金也由灰色地带真正走向“阳光”。一批又一批的投资精英,更是前赴后继地投身于私募“江湖”。 而“身份”问题,始终是很多私募人士的心结。以前一位私募大佬曾自我调侃地说过,“我们是属于没爹没娘的孩子,希望法律能给我们找一个爹。”回过头去看,关于私募基金纳入监管、立法规范化发展的呼声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没有停歇,但囿于政策层面存在的诸多考量,直到2014年,私募基金才正式被纳入证监会监管。 富舜投资总监孟宁认为,私募获得正规身份的认可,是市场化的一大步。这是私募基金管理人首次被官方称为金融机构,可以规范开展私募证券投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业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昨日公布了首批50家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名单,其中包括33家阳光私募机构、17家私募股权机构。33家阳光私募机构中,北京地区3家,上海地区17家,深广地区8家,其他地区5家。上述阳光私募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到2亿元不等。除了景林、重阳、尚雅、民森等老牌机构之外,博道、鼎萨、天生桥等新成立的私募机构也名列其中。 “欢呼”后的别样心情 “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在重阳投资人士看来,资格的获批不仅代表了各方的支持、认可和鼓励,更意味着公司发展道路上崭新的起点。 博道投资莫泰山说,“从"野蛮生长"的状态,到接受监管机关规范的过程,随着各方面规范的到位,从业机构和人员的诚信、规范意识的提高以及相关合作机构和投资人的进一步认可,私募基金将迎来大发展的契机。” 在私募人士看来,开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没有账户或者账户因为制度的安排被垄断在信托手里,使得销售成本提高,这对私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实的制约。“当年一个账号就能炒到几百万,如今也需要好几十万。” 乘此金融牌照获批的东风,第一只法律意义上的私募基金重阳A股阿尔法对冲基金也宣告成立。据了解,重阳投资在2012年底曾与国泰君安合作曾发行君享重阳一号,但是当时通过券商资管通道,重阳投资只能作为投顾的身份,“而此次是作为投资管理人自行发行产品,这是与之前最大的不同。”上海重阳投资总裁王庆表示。 当重阳投资作为投资管理人自行发行产品的消息传出后,一位私募基金人士立马在微信里说道,“太好了!”当身份获得认可,摆脱信托,独立发行产品,成为私募基金当下最期盼的事情。 一位私募老总的说法是,“阳光私募的监管核心,应该是完善资金的第三方保管,保证资金的安全;完善信息平台建立投资者与私募基金经理沟通的渠道。如果像公募那样事无巨细地管,不利于私募基金的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优秀的基金经理人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制约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