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重组 折射金融资源重置
浦发银行近日公告,确认将收购老牌信托上国投。这使浦发金控形态更加完备——在银行、公募基金、金融租赁、投行等基础上,再加一子,成为全能银行。而此前银行系信托已有交行的交银国际信托,建行的建信信托,兴业银行的兴业信托,以及以失败告终的招行对西藏信托。 除了伴随着普遍的增资,本轮信托重组还有一个特点是险资和银行系力量的高调回归。笔者的老东家国投信托则在今年1月同时引入泰康保险和江苏悦达集团,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并随之增资。众所周知,信托历史上曾经就是作为银行和券商下设业务部门的一种存在,由于业务灵活,几乎无所不包,以及配置资产的高度灵活性和全牌照,虽经六次整顿,而能再次在2008-2013年发展到超过十万亿元资产规模,高度渗透进各行各业,深度调整中国金融生态的金融子行业,成为影子银行语境下最受关注的部门。而本轮银行系大举收购信托股权,更是给人无限遐想,浦发对上国投的收购,从浦发银行股价波动即可见一斑。 信托从业者和关注信托的人在近一年可以观测到,信托公司注册资本普遍从本轮信托“大爆发”初期的2亿元左右,纷纷增资到如今普遍20亿元以上的规模。这个剧增,不仅是会计报表上的一个科目数字,而且非常值得我们掰开来仔细分析。信托公司增资与银监会《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约束和创新业务对净资产的倒逼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更应注意的是近年随着信托规模的暴增,信托行业风险加剧,比如超日太阳爆出风险。超日债首破刚性对付,导致与其有信托业务的厦门信托、中融信托、兴业信托等深陷泥潭,而中诚信托30亿元的“诚至金开1号“项目,吉林信托山西联盛项目等风险事件,也使有关信托公司芒刺在背,增资需求日益剧烈。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人员流动性过高并不利于行业发展。许多信托项目设计时、发行时、存续时、兑付时的经办业务人员常常物是人非,不仅外部投资者维权难度大,信托公司自身追溯责任和追偿也困难重重。因此信托行业是否应严格实行类似银行的项目终身负责制,成为对投资者和信托公司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设计。而现实的问题是,即使终身负责制已经没有疑问,在实际纠纷和案件中的执行其实并不严格。 信托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具体语境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这是有的人说他是“坏小子”或者“麻烦包”的原因之一。但是,这样一个被誉为和人类想象力具有同样疆域的金融工具,我们不能因为怕麻烦怕出问题就因噎废食,信托公司股权重组,不仅是问题本身,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一个好事情。根据市场有效性原则,不论实业资本还是银行资本愿意蜂拥来重组信托公司股权,本身就是这个行业魅力所在,是真金白银在用脚投票。按照李克强总理所说让市场起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信托股权重组就是我们当前深化改革,重新配置金融资源的必然路径,不论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在信托公司重组中都有不同个案体现,这本身就是市场的选择,这种多元化的方向选择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 不仅信托公司在频繁重组和增资,信托公司的人事也在经历加速换血。在北京信托任高管十几年的北国投副总经理时宝东已宣布离职,华融信托的副总经理郭继平也于年前调离信托公司,此外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离职,总经理助理韩晓内部调动。许多人说信托最火爆的时候过去了,业务难做了,这是聪明的全身而退,见好就收。 但是,对于熟悉信托业的老人却对此见怪不怪,信托行业自身特点决定具有较大人员流动性,有的人赚饱钱洗手不干,有的人星夜赶来参加财富盛宴,有的人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出差和生活方式,有的人看透了信托风云想清静下。其实人员重组也是公司重组的必然结果,公司股权的大规模变化必然带来人员调整。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