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释疑4月份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为何比3月份少增较多?
4月金融数据大爆冷并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的诸多猜测后,5月14日上午,央行有关负责人和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纷纷出来释疑,称4月人民币贷款少增是受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加快的影响,不应该过度解读4月份货币信贷增速的变化。8时19分,央行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央行有关负责人就4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答记者问》,央行有关负责人就主要数据以及当前货币政策取向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央行强调: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
随后,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不应该过度解读4月份货币信贷增速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稳健”的,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既要保持稳增长力度,继续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又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对未来价格的影响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央行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556亿元,比上月少增8173亿元,环比少增6成;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10亿元,比上月少1.65万亿元,环比下降约7成。
为何出现骤降?央行给出的官方解释是,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加快。
央行透露,4月份置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不低于3500亿元,比2、3月份大幅增加,而去年4月份无置换贷款。地方政府存量贷款置换为债券,相应冲抵了贷款增量,但实际上并不减少融资规模,若还原这部分置换因素,今年4月份新增贷款超过9000亿元,同比多增约2000亿元。
地方债置换始于去年,简单理解,就是中央帮地方政府减负的一种方式,地方政府发行低利率(3%左右)的地方债,用来置换到期或即将到期的高利率(7%左右)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在此种情形下,地方债欠的债没少,但利息负担少了,同时也顺势把还不起的贷款变成了更长期限的地方债,可以以后慢慢还。对银行来说,则是把贷款变成债。
马骏也表示,这是统计因素所造成的贷款增量的下降,并不改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除地方债置换外,央行也表示,季节性原因(4月是传统上的贷款小月)以及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加大下银行贷款投放比较审慎也是影响因素。
而社会融资规模的缩水,除受新增贷款减少影响外,还受近期债券市场违约增多、企业推迟发债影响。
关于4月份M2增速放缓,马骏解释,这与当月财政存款增加较多有关,财政存款不统计在M2内,而未来财政支出增加时对M2的影响就会逆转过来。
不过,央行在答记者问中也为未来几个月的M2增速打下了预防针。“由于去年二、三季度股市波动较大,为维护市场稳定注入了较多流动性,使得当时的M2基数大幅抬高,因此我们初步预计,未来几个月在M2正常增长的情况下,其同比增速仍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但这主要是特殊的基数效应在干扰同比数据,并不代表真实的增速。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失,9、10月份之后M2增速将回升。”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