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人捂紧钱袋子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面对实实在在的违约风险,中国信用债投资人终于开始捂紧钱袋子。彭博数据显示,5月信用债净融资势创逾两年低点。市场资金此前追逐信用债的滚滚洪流,突然化成涓涓溪流。彭博汇总数据显示,截止5月30日中午,中国非金融企业信用债5月累计发行4322.7亿元人民币,到期4264亿元,净融资规模(即债券净增量)仅为58.7亿元人民币。信用债净融资规模很可能创出2014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
按上述口径计算,过去24个月中国非金融企业信用债月均净融资1760亿元,也即逾4万亿资金流入了信用债市场。然而,随着违约风险暴露,信用债融资已经显出疲态。4月信用债净融资规模2026亿,较3月大幅下滑过半,当月超过千亿元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
“从近期的市场情绪看,虽然相比4月有所恢复,但投资者对低等级、产能过剩和民营领域的回避倾向仍很明显,”中金分析师姬江帆等在报告中指出,“产能过剩行业除了发行量较少外,发行利率也明显高于同评级债券,且这一特征比5月初更突出。”
国信证券(15.540, 0.94, 6.44%)分析师董德志等在5月31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额迅速下滑主要是4月债市冲击后遗症。在债券市场调整时,投资者购买债券热情明显下降。由于短融品种发生实质性违约案例较多,拟发行短融的低信用资质发行人,近期融资困难度明显提升。
因部分债券为非公开发行,上述债券融资数据可能存在不完整统计。中金公司5月27日报告中的测算口径显示,当时5月非金融类信用债扣除全月到期后净增量为-1000亿元。国信证券截至5月30日的统计显示,5月债券融资继续萎缩,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净融资出现罕见负增长。
在利率下行及政策鼓励直接融资的背景下,中国债市此前走出两年多的牛市。今年中国公募债市违约事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面临去产能、去杠杆压力较大的发行人,发债融资难度陡增,资金持续净流入信用债融资的趋势正发生巨变。
中金在上述报告中指出,钢铁、煤炭、有色金属三大产能过剩行业,债券发行量4、5月间持续下降,且在全部非金融类信用债中占比维持在6%的低位。其中钢铁行业5月完全没有短融中票和企业债发行。煤炭行业发行量也仅125 亿元,为今年以来月度发行最低值。
即使成功发行的企业,其发行利率亦随投资人对信用风险的警觉攀升。山西七大省属国有煤企中,晋煤集团和潞安集团本月发行的五年期公司债和中期票据,较同期限同AAA评级的债券平均溢价300基点以上。
分析师们已经在为再融资萎缩可能对后续市场的影响而敲警钟。兴业证券(8.100, 0.52, 6.86%)固收高级分析师黄伟平认为,未来一个阶段相对而言,“两高一剩行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的再融资的难度或相对更高。同时,债券到期兑付压力不减、二季度评级集中下调或将促发信用违约风险的进一步暴露。
彭博数据显示,6月至年底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到期规模近2.59万亿元,同比2015和2014年同期上升37%和94%。黄伟平预计,信用债发行后期有望大致与每月到期构成相对平衡。所以整体看,未来净融资规模或维持在低位。
作为经济增速放缓最大的输家,钢铁、煤炭等“旧经济”行业到期压力尤其突出。彭博数据显示,金属和矿产行业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盈利只够支付利息开支的一半,到今年年底,它们将面临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到期。
西宁特钢(5.130, 0.17, 3.43%)上周公告称,针对下月中旬到期的近10亿元“11西钢债”回售,公司已采取措施落实资金,与地方重点金融机构进行协调,争取融资支持。公司称,此前非公开发行20亿元公司债已完成注册,正在落实增信条件,资金尚无法在短期内到位。中金亦称,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对债市再融资能否恢复、评级下调的演进及银行理财风险偏好的变化密切关注,这三个潜在风险点将决定信用风险的演化程度,和信用利差调整幅度。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