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融资10亿美元后,威马首次公开造车计划
威马汽车以首轮10亿美元的融资金额获得外界关注,还有其创始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沈晖。在创办威马汽车之前,沈晖在业内最广为认知的一段辉煌背景是,曾操刀了中国汽车行业最知名的一起跨国收购案,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由他带领团队完成,工程师出身的沈晖曾在全球知名的跨国零部件企业博格华纳历练多年,一度位居亚太区负责人,也曾是菲亚特集团的董事会成员,一手促成了广汽菲亚特的成立,此外,他还担任过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2015年初,沈晖离开吉利沃尔沃,以造车的名义加入加盟博泰,但最终因理念的分歧而与博泰分手,最终在2015年12月成立威马汽车(WM Motors)。进入汽车行业,对于沈晖来说,是行业趋势推动,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日前在出席“智慧出行新可能”论坛上,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公布了未来的产品规划——“128战略”。按照沈晖的介绍,威马汽车将基于德国技术,调动全球资源,围绕1个核心架构,延伸出“STD”、“PL”2个整车平台,至少8款高品质主流智能汽车;2018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并通过创新的销售、运营、金融、服务、信息策略等价值链解决方案,形成基础的硬件平台铺设及智能车网覆盖。但是,在新车推出市场之前,威马会率先在2017年推出一项出行服务。以电动化智能化切入,“重新定义汽车”。听上去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思路,纵观当下汽车行业的新进入者,无论是乐视、蔚来还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汽车行业新军,几乎都选择了这样的路径。在这一轮风起云涌的造车运动被验证之前,威马与其余竞争对手或者说进入者相比,有何不同?
沈晖说,威马的理想不是造一台“有钱人的玩具”,而是真正改变大众出行生态和出行体验的主流产品。他希望自己推出的产品能在没有免费牌照政策、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依然能为消费者所接受。熟悉汽车行业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连沈晖自己在演讲中也说到:“我在沃尔沃和菲亚特的工作经历告诉我,造一台价格合理、供应量稳定、质量可靠的‘菲亚特500’,远比造一台手工打造的‘法拉利’困难许多。”
但他依然充满自信。他认为成功的三个重要条件包括:全球资源;二是团队;三是对供应链的调动。虽然成立不久,威马的团队已经超过了200人,并且,据记者了解,这200人的团队招聘几乎都由沈晖自己完成,并没有和猎头公司合作,鉴于沈晖本人在行业产业链上的丰富经验,因此,到位的整条产业链人员,包括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市场、服务等,应该都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关键性人员的丰富行业经验应该是项目成功的保证之一。汽车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且投入周期相对较长的行业,因此,丰富且“不求回报”的资金来源非常重要。沈晖称,虽然目前威马已经获得10亿美元的首轮融资,但按照他的预估,整个项目需要的资金大概在200到300亿左右,这些资金从何而来?沈晖并没有十分正面的回答这一问题,但他透露到目前威马的资金来源各个国家都有,其中部分来自于不求短期回报的常青基金,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威马现在“不差钱”。而谈到目前国家的新能源“准生证”,在沈晖看来这也并不是难事,此前他曾一举拿下沃尔沃大庆和成都两大工厂的准生资质,所以在这方面,他坦陈已经积累了一些“接地气”的想法和做法。
同时,沈晖认为,客观来看,未来3年后,汽车之间的互联以及与外界的互联将会变得更加紧密,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而续航里程却有望获得极大提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让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这些趋势都保证了威马的努力方向的正确性。而汽车行业消费趋势以及出行方式的变化也让各种跨界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论坛上,威马汽车还与复星集团、华为、腾讯、滴滴出行、博世等12家企业组成了“智慧出行精英企业汇”,希望共同探索智慧出行的可能性。虽然威马的C2M(Customer-to-Manufactory)工厂尚未正式投产,但据沈晖透露,威马的样车已经在测试之中。两年后我们将看到一辆什么样的车?有待进一步揭晓。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