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七分靠运气,三分靠市场
来源:猎云网 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希望自己的商业计划能够成为现实;每一位创业者,都希望自己的创意能够顺利拿到投资;每一位早期投资人,都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按照预期拿到高额回报。但这只是希望,现实并非如此。一直以来,我都在强调这样一点,即能够生存下来并且持续发展的企业,一般情况下都能够顺利拿到投资。而且,决定企业是否能够顺利拿到投资的因素,更是多到无法想象,没有什么固定标准可言。
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人和天使投资人会花很多时间来对各家潜在投资对象进行分析评估,经过多重考察之后选出决定掏钱投资的企业。可是,就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投资的失败率也高达90%。能够按照预期获得投资收益的企业,连10%都不到,而且这些投资这些企业所加总起来的收益,规模也非常小。通常,这些人都会处于一种分享性妄想当中,认为自己是在创造价值的。但其实,他们并没有。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投资人来说,他们没有掏钱投资的那些交易,往往都有着比较高的收益回报。另外,是否加入加速器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明显的证据能够证明,在所拿投资数额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加入加速器的企业,就一定要比没有加入加速器的企业表现好。现在的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临界点上。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当中,我们将会通过各种创新来改变自己所认识的世界,以一种不依赖专家的全新互联实时数字市场取而代之。这样一种转变,在关上许多扇门的同时,还会打开很多扇窗。
我曾经在Quora看到某位投资人这样说:“在对各家目标投资企业进行考察的过程当中,我会给予团队、创意和市场这三个要素同样的重视。如果说,这三个要素的评估分值/重要性占比达到90%以上,我就会选择掏钱投资。”
说实话,这种类型的观点,正是我不喜欢找风险投资人沟通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不经常找早期投资人沟通的原因所在。只不过,虽然我现在不会这么做,但其实我曾经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最近一段时间,Vitalik Buterin专门就代币融资模式这个问题写了一篇文章。该文章充分表明,某一项目是否能够顺利拿到融资以及能够拿到的融资数量规模,与它们给投资人带来的收益回报,是存在严重不对等现象的,想要准确进行匹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一些较为专业的投资人(风险投资人)就会综合利用各种模型、度量工具、专家建议,甚至包括自己的直觉,来找到投资和回报之间的关系,通过正确的方式将二者联系起来。总的看来,处于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行业中的每个人,似乎都会出现这样一种幻觉,即自己能够预料到事情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态势,并且针对那些可能会失败的人提前给出建议甚至是警告。但很明显,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预知能力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仅是人类,就连一些固有规则甚至是神经网络,都无法准确预知未来。有的时候,他们只是以为自己拥有准确预知能力,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由于细微差别也会造成巨大影响,再加上99%的初创企业不是转型就是倒闭,因此创建新公司或者开发新项目,就已经算是人类做过的最不线性的事情之一。
我经常举例说,当时已经拿到2500万美元融资的搜索巨头谷歌,在一次TED演讲上与债权天王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聊过之后,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丹麦国宝级玩具公司乐高,也是偶然在汽船上突然受到启发,才从木制玩具改成了塑料玩具。总而言来,基本上每家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业务转型。其实,与其说发开发新项目像造房子,还不如说像生孩子。因为,它并不是造房子那样的线性过程,说是一定要在哪个阶段达成哪个目标,或者说是拿到多少融资、赚到多少钱。但可惜的是,在大多数投资人看来,开发新项目就像是造房子一样。那么,这里所说的线性,说到底就是分享性妄想。Vitalik前不久的那篇文章,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线性思维,说是要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者里程碑,来决定合理的融资数量和规模。当然了,这并不是投资人给创业者砸钱的唯一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妄想现象的产生,是因为被各种成功案例冲昏了头脑。商业性质的杂志和会议,通常都会介绍很多取得成功的案例故事,希望能够为其他公司或者创业者提供一些建议。而与此同时,那些遭遇失败的案例,往往就忽略不计了。2016年,DAO以1.6亿美元的融资规模,成为史上最大的众筹项目。但没过多久,它的智能合约就遭到了黑客攻击,并且引发了广泛的市场抛售,不得不惨淡收场。从这件事情,我们能够看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成功才是极其罕见的。想要取得成功,运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各大天使投资平台,就好比是选美比赛中的选手。只要当下什么元素大热,看上去符合投资人的要求和期望,那它们就大力追捧什么元素,不经过谨慎思考就一股脑跳进去,导致市场价格走高。毕竟,如果市场价格走高,那肯定会出现所谓的最佳交易。根据多项研究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专业的风险投资人,倾向于投资那些性别相同、种族相同,以及与自己思维方式相同的企业创始人。社会认可程度和个人故事介绍,是促进投资交易完成的两大强有力因素。很多人认为,创新都是由专业人士完成的。但其实,并非如此。虽然我还没有对各种真实数据进行调查,但是在我看来,与那些外部资金支持不足的初创企业相比,外部资金支持过多的初创企业,表现糟糕的可能性要大很多。这些企业往往拥有所谓的全明星阵容。那些在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的专家,会把他们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带到所投团队中去。试想一下,有哪些投资人会讨厌背景和记录良好的企业呢?但这些专家,就真的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吗?他们组建起来的团队,就真的能够实现良好合作和高效分工吗?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