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淘宝腐败、与雅虎的契约精神之辩、支付宝乾坤大挪移,只不过是马云又一次翻云覆雨的前奏?
“错过了谷歌,不要错过阿里。”这位中国电子商务教父在2007年阿里巴巴赴港上市之前所说的豪言壮语,一向为投资者津津乐道。可就在几个月前,他们发现,阿里巴巴并不能让自己成为巴菲特。
因为时隔五年之后,阿里巴巴居然开始以发行价对流通股票进行私有化回购!5月21日,阿里宣布,将以71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的20%阿里股权。换句话说,阿里巴巴的名号,将在2012年从香港股市中抹除。而马云的理由,是“为修身养性战略布局”。
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陈天桥与郭广昌。盛大网络与复星地产,已经先阿里巴巴一步走上了主动退市之路。
而就在今年的5月1日,深交所正式开始实行《创业板上市规则》,这意味着酝酿多时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出台,对于市场中垃圾股票的强制性退市终于有了政策性的依据。人民日报在此前更是撰文称《必须把垃圾公司赶出股市》。
但同样是“退市”,主动与被动之间,却是云泥之别。
三位偶像级企业家的新选择,在市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曾经意味着一种荣耀与身份。尤其是众多二三线企业,至今依然将“上市”当作企业至高无上的追求。在他们的构想中,这无异于一条草鸡变凤凰的捷径——上市成功,意味着充足的现金流、完善的管理体系、媒体的聚光灯,以及管理层一夜暴富的神话。还有谁能想到主动退市?
但现在,这条道路俨然已经开启。正如“亚圣”孟子所云:“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这也许正是未来更多中国企业在面对资本市场时应有的态度。上市,未必永远是一种荣耀,也可能是一种负担;退市,未必注定是一种耻辱,更可能是一种智慧。管理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退市更像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够把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态度,一种能够审时度势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态度,一种在市场中如鱼得水进退自如的态度。
退潮进行时
嘉铭(化名)不得不又一次面对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垂询者。
“这个讨价还价的本事,哪儿像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老总,简直是浸淫菜市场多年的二道贩子!”他在心中恶作剧一般地给坐在对面的这位不惑之年、略微秃顶的仁兄下了个定义。
然而表面上,他却必须继续保持着职业的笑容,耐心地为来访者讲解:“相对于纳斯达克的退市制度、美国股民的诉讼意识,以及市场维护费用和我们律所的丰富经验,这种按小时收费的标准,已经是非常优惠了……”
作为国内一家顶尖律所的合伙人,在过去的20个月中,这样的话嘉铭最少说过10次,而对象基本上都是那些资产规模几亿元上下、拥有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身份的中年企业家。他所在的律所因熟稔美国证券市场而闻名国内,尤以辅佐企业上市著称。
但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像眼前这位访客一样咨询退市的人,却远远比咨询上市的人多。
打破上市神话
尽管对讨价还价不胜其烦,但嘉铭心中对于来访者的遭遇还是颇为同情:这家连续5年年利润增长速度超过30%的电子元件加工企业,本来被众多VC(风险投资)与PE(私募股权投资)看好,认为其有希望成为十年后的“新联想”。然而2009年,企业在资金并不短缺的情况下,被一家小投行“忽悠”着去美国纳斯达克买壳上市,一夜间看似鲤鱼跃龙门,被贴上了“高科技板块”的标签,但是在“科技龙头”、“中国概念”、“IT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等等光环笼罩下的企业,完全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连发“昏招”,股价从上市第一天就破发下行,现在更是接近腰斩。
那家负责运作买壳的小投行在赚够了中介费后早已销声匿迹,而留给企业的,不仅有低糜的股价,还包括每年超过150万美元的资本市场维护成本。
“我们一年毛利润才1000万元人民币多一点,哪儿有那么多闲钱去美国维护那只烂股票?当时纯粹是被忽悠了!”客户的话让嘉铭心中一动:拟上市公司,尤其是准备海外上市的成长型企业,一向被圈里人看作是块“肥肉”,但是近两年,大量的投行、律所、审计机构开始大肆发掘这座金矿——有条件让你上市,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让你上市!像这家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融资用途:“用于厂房扩建、渠道拓展以及新产品研发”几乎都没有实现,通过售股融资得到的一千多万美元,迅速被用于偿还债务和支付相关各方的费用,投行所描述的“市值翻几倍”乃至“中国首富”等预期,在股价破发的尴尬现实面前,永远地变成了梦想。
在包装成本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一两千万美元的融资规模,再支付中介、买壳费用后,基本所剩寥寥,至于当时融资战略中的计划,早已被现实无情地扫进了垃圾堆。曾经对纳斯达克趋之若鹜的企业,开始纷纷避之不及。
让嘉铭更费解的是,纳斯达克近乎苛刻的审查制度似乎也在配合这个来自东方的圈套:本身巨额的中介费用,就让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期待着上市后股价一飞冲天以扫清积攒的阴霾,但纳斯达克每年超过100万美元的维护费用,却又成了一座横亘在企业前进道路上的大山。这算不算是骑虎难下?
“也许退市业务以后将更流行?”嘉铭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毕竟在中国,资金荒与上市热似乎是一个永远不过时的话题,缺钱的企业,又怎么会主动拒绝可能让自己一夜成神的资本市场?但现实情况却又不能不让他继续往下想:一次性支付几十万元人民币的费用,甩掉每年超过100万美元的包袱,快刀斩乱麻地寻求一个更安全的未来,这不正是大多数骑虎难下的上市企业们想要的吗?
成本,被忽视的重负
事实上,这并非嘉铭一厢情愿的想法。
2012年3月,易观国际(微博)发布报告称:去年有12家中国概念股在美国成功上市,但是也有29家中国概念股从美国三大主板市场退市,约占中概股总数的12%。而易观国际在向《中外管理》深度解读这份报告时不经意地提到:“这其中有19家是主动退市,而且可能有超过70%的企业是出于成本考虑。”
“维护费用很高。”香港布雷斯投资银行董事局主席张世贤对《中外管理》直言,赴美上市企业,选择的是低标准、高风险与高回报,当融资规模甚至不足以维系上市成本时,上市无异于一场灾难,“灾难的意思有三:股份流失,会让企业家们寝食难安;成本过高,会让他们心如刀割;愿望落空,则会严重打击经营管理的信心甚至改变企业的既定战略。”
一旦如此,“上市对于企业而言已经代表不了什么了,融资行为被界定为‘规范’与‘负债’这两个定义之间,相信经历了这样的上市‘灾难’之后,企业会更理性地看待资本市场。” 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晓东对《中外管理》如是说。在经手过多桩赴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的案子之后,让郑晓东对于国内企业的上市冲动有了自己的判断:“1/3为的是钱,以股份换钱,谋求大发展;1/3为的是名,总觉得经过上市这样一次洗礼,能够让自己从草台班子变身管理规范的国际名流;剩下的则什么都想要——既做着一夜暴富的梦,又揣着指点江山的心。”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来自监管层、投资者与成本的多重压力下不堪重负。
对于成本预计不足,这样的错误并非只有中国企业才会犯。2006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从全球范围内的12家证券交易所申请退市,只保留了纽交所、斯图加特证交所、法兰克福证交所的上市资格;而在此之前,宝洁与苹果,也都先后因为交易量不足、维护成本过高问题从东京交易所退市。
成本压力让来自中国的众多“董事会主席”们焦虑不堪,对于他们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退市,虽然以后提起来未必光彩,但相对于被拖垮,总要明智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