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晓凌:不跟风投资新概念 注重本土化需求-2
南都:都说早期投资风险高,回报也高,刚才讲了那么多我们认为对的、该做的事,有没有哪一个案子是你所经历的最后失败了的?
赖晓凌:有。更准确地说,投资那个案子的决策最早并不是我做的,但在我加入晨兴之后,负责过后期的管理。那个创始人是个特别聪明的人,总会有一些特别吸引人的新点子冒出来。他第一次创业时,晨兴就投了他,结果没做起来;第二次创业,我们又投了,还是因为看中了这个人,但当我真正参与到那个案子的后期管理中时发现,这个人总是会在前一件事做了70%-80%的时候就被另一个新点子吸引走了,而且他和其他人也没法很好地合作沟通。 南都:这些方面的缺憾,的确很难通过一两次见面就完全了解,但如果前期观察的时间太长,好像又容易被其他VC机构抢走案子,你会怎么取舍? 赖晓凌:我会比较谨慎一点。一方面是多留意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以前的同事那里的信息,另一方面,晨兴投的每一个案子都不存在着传说中的“7分钟搞定投资人”或者“几个小时搞定投资人”的情况,我们都会跟上几个月再决定。即便在这中间,案子可能会被抢,但这也只能说明彼此没缘分呗。 茶后吐真言 估值,不是唯一标准 我常常劝身边一些创业的朋友,在有几家VC可以选择的时候,不要单纯因为某一家出价高就选它,或者更严重的,为了多拿钱而去签对赌协议。除了估值之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因素需要去考虑。 比如,这家VC本身的投资策略是什么样的,它是“广撒网、看谁能长起来”的类型,还是只在几个主要的点上投,其实是会影响到他对你所提供的附加价值高低,或者在你遇到瓶颈、困难时的态度。这些听起来很空的东西,在投资之后的合作中其实是最实在的,必须在投之前都达成共识。 另外,关于对赌。一些VC可能会因为基金生命周期的问题,而在条款里签订什么日期之前要求退出或由创业者赎回股份,这会给本来就已经很难的创业者增加额外的负担。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2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