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投资杨骐豪:投资需要专注
2014年09月28日 10:17
网站管理员08
[打印本稿]
从最初的澳洲之旅到华兴的投行经历,再到现在的创业母基金,盛世投资合伙人杨骐豪一路前行,在探索和求变中从容而进。虽然困难重重,但前景一片光明。他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商业模式能够永远胜出,商业模式不像“见方抓药”那样可以照搬照用。有一个良好的团队和超乎寻常的好运,也许能取得成功,但是仅仅遵循他人模式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持久。要真正确保成功,必须趁势而动,不断创新。
挑战自己
“人要有一种创新精神,我们要不断挑战自己。”这是杨骐豪常说的话,也是他坚持的信念。
17岁的时候,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享受父母的呵护时,杨骐豪已只身离开上海远赴澳洲学习金融和法律。初到澳洲,他的英文水平很差,但短短几个月后他已能运用纯熟的英语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大学时代,杨骐豪起初读的是IT专业,但他觉得读这个方向的华人太多,也无益于自己学到更多东西,于是果断转修法律专业,成为法律专业中少见的华人学生。毕业时,他的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并成为该届毕业生中唯一成功应聘当地顶级投行的华人。他在这家投行从事杠杆收购工作,做了将近两年时间。
杨骐豪不喜欢做别人扎堆做的事情,如果看到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他就会觉得其中存在很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当人们争相做投行的时候,他就去做投资,当大家扎堆做投资的时候,他就做母基金。“做别人做得还比较少的事情,并把它做得更好,这是我喜欢的。”杨骐豪说。
2008年,杨骐豪回国工作。他加盟华兴资本,开始研究人民币基金市场。当时中国的金融市场中还是以美元基金为主,这种基金有品牌和团队优势,活跃度高,但因为刚刚经历了一轮强势的金融危机,投资节奏变得非常缓慢。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投资方式和投资理念完全不同,而此时人民币基金刚刚起步,既缺团队又缺经验,募资不容易,规模也不大,一切都在摸索的过程中。因此,即使面对一些规模大、成长性好的项目,人民币基金也不敢轻易出手。但从另一方面看,当时人民币基金间的项目竞争也远没有如今激烈。在华兴资本工作期间,杨骐豪印象最深刻的是结识了盛世投资现任CEO姜明明,并开始合作做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现在已发展成为市值超过200亿元的上市传媒企业。“我们用推销美元基金项目的方式向人民币基金推销这个项目,当时很多基金看了,觉得项目很好,但所有的人民币基金都嫌贵。后来,大家看到项目的发展成果之后又都后悔了。”回想当初,杨骐豪侃侃而谈。
通过这个项目,杨骐豪接触到大量的人民币基金机构,包括一些券商直投和大牌基金,仅记录在他的excel工作表里的就有五六十家。他很庆幸这个项目最终是在国内上市,“我们觉得这个行业在国内非常有发展前景,这样一个传媒企业也非常有价值。但前期很难熬,投入时间长,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风险在不断上升。”
对杨骐豪来说,在华兴资本的这段经历让他对国内基金有了更多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与现在盛世投资的几位合伙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过去和未来都不可复制,而机会只有一次。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