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理想化的创业者是怎样的
曾经的职业经理人角色,使得外界更多地看到李开复的A面,而现在,他将B面更好地展示出来。 非常幸运,李开复在苹果、微软、谷歌不同时代的顶尖公司工作过。当然,这种幸运不是偶然,而是源于他对趋势的准确把握,他往往能比同行业看得更远一点。三年前他创业的时候,对外讲主要投资移动互联网行业,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他在讲什么。但这三年来我们确确实实看到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 “他一直非常好学。”他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他。李开复总是会读很多国内外的调研报告,并且用国际化的视野去看发展趋势。在创新工场,分析团队、投资团队也都是他的信息来源,并且扮演着他的智囊团的角色。李开复和他的团队,非常善于交流,从硅谷、投资人、企业家、创业者等各个视角交流学习。“我们真的很花心思,全国、全球地跑。”既有数据,又有一线信息,加上李开复本人全球化的视野,使得他每年对趋势的判断几乎都会被证实。 如此花心力掌握趋势,李开复认为投资的企业一定要在趋势上,否则很难成功:“我们是很全面地去考虑这个能不能成为一个billion dollar company, 这个是不是顺势而行的,是不是符合产业趋势的。就像去年,你只要是和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比较像样的工具类产品,都会增长3~4倍。但如果你是做了一个比较痛苦的项目,比如搜索引擎、网游,就不会有移动互联网的成长速度。因此对趋势的挑选是很重要的。” 李开复曾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职业经理人。李开复坦言,在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流程,要按规矩办事,“当然需要严谨、保守的作风,并不是虚伪。”曾经的职业经理人角色,使得外界更多地看到李开复的A面,而现在,他将B面更好地展示出来。 “现在做创新工场,全公司只有四十多人,没有等级观念,没有官僚,抱着自己的理想去做事情。”而且,在李开复看来,投资人是相对自由的工作者,更放得开,也是微博上最敢讲话的一群人,把真正的想法分享出来,没有太多约束,也没有太多监管。“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好的释放。以前是一元化的我,现在是多元化的我。一个用微博、微信的人,都愿意把自己坦诚地表现在朋友圈和社会圈里,社交媒体的吸引力就来自于真诚、真实。”但作为微博名人,李开复也很注意自己的影响,他笑着说道:“我是一个知道分寸的人。” 唯一的压力,是作为创业者,对自己投资人的回报。创新工场至今已经募集到1.8亿美元、2.75亿美元两只美元基金,4亿元人民币基金。“我们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流很清晰,他们信任我们,不干涉我们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对李开复很信任,并不过度参与创新工场的实际运营,也不急着跟李开复算“小账”,今年能拿回多少,明年能拿回多少。李开复的理想是帮助中国创业者成功,完成这个理想,投资者当然也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到目前为止,创新工场已经有三个项目通过被收购的形式退出,回报率在10倍左右。接下来,李开复希望通过更多的投资企业上市来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还需要时间。”他坦言。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