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会员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投人物动态 > 罗茁的15年创投路:300倍回报奇迹 最短“7+2”存续期

罗茁的15年创投路:300倍回报奇迹 最短“7+2”存续期

2015年09月28日 03:04    网站管理员07

 

  他是一位行者,足迹遍及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北极;他是一位职业创业投资人,所投企业曾创造出回报300倍的奇迹;他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正筹划出版自己的摄影集。在启迪创投创始合伙人罗茁看来,投资、摄影、旅行看似不相干,但其实都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都需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热忱和敏锐,都需要精心准备、耐心等待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决。

 

  十五年风雨兼程,罗茁带领他的团队从创业孵化器的业余选手华丽转身为职业创业投资机构,始终坚持着与创业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我们不是一个规模多么大的创投,但是我希望我们小而强,有足够的自信心、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想做的事情做好,成为一个有品位、有个性的创投。”

 

  “孵化器时代”的执着

 

  “就像打高尔夫需要反复练习一样,我们每年都在自我训练。坚持自己的核心理念,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保证自己的动作不变,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东西。”罗茁表示。多年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启迪创投始终坚持做早期投资,颇受业内人士尊敬。

 

  启迪创投起源于清华科技园的企业孵化与创投业务实践。清华创业园于1998年开始筹备,1999年正式开园。它不惜牺牲部分租金利益,为创业企业免去一半房租,并做出将所有收入直接投向创业园企业孵化业务的决策。当时,罗茁是清华创业园的创办人,主要负责孵化器的运营管理工作。

 

  2001年3月,启迪创投的前身、清华科技园孵化器公司和技术资产经营公司分别成立;同年9月,清华创业园召开“香山会议”,确立了“孵化+种子期投资”的孵化器公司发展模式:通过开展对早期项目的种子投资,“与创业企业共同成长”,为看上去难以盈利的孵化器公司建立盈利模式。

 

  2006年10月,带着孵化器经营时代积累的经验,清华科技园提出四个统一,即统一团队、统一流程、统一决策、统一激励,并开始投资业务重组工作。2007年7月,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公司正式更名为启迪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此便有了“启迪创投”。

 

  “孵化器时代”的投资成就了启迪创投。2001年4月,数字电视软件及系统提供商数码视讯成为孵化器公司投资的第一家企业。当时数码视讯几近“弹尽粮绝”,用自有资金完成产品开发后,连做入网测试的资金都拿不出来。罗茁在很短时间内做出投资50万元的决定,并带动两个天使投资人投资了210万元。到公司股改时,这第一笔投资折合成本仅为每股0.2元。 2010年4月30日,数码视讯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16.77亿元。这一案例不但让启迪创投一战成名,同时还赚得盆满钵满。

 

  “我在管理清华创业园的时候,项目全部来自创业园内部。那时候投了十几个公司,获得超高的回报率,奠定了启迪创投的基础。”罗茁回忆道。早年清华科技园的创业企业,80%乃至更多的都是清华校友创办的,而在孵化器的投资标的中,清华校友创业项目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2007年我们改名为启迪创投后就走出了科技园,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投资机构,只是说发起人是清华科技园。从出资比例看,清华科技园也只占很小的份额。现在投资在创业园上的项目,从数量上来说已经很少了。”罗茁表示。

 

  在罗茁看来,无论是大学孵化器还是高新区,作为一类聚集地,确实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但从投资机构角度看,这些只是它们关注的领域之一。“而且今天的清华科技园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创业企业入驻,租金太贵了,这和八年前的情况有很大不一样。”

 

  罗茁介绍说,从创业园开园到启迪创投成立,入驻清华创业园的企业已经有400家之多,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从科技园角度来说,服务体系建设得再好,也只是一种优良的外部环境,企业真正想发展得好,最重要的还是靠自身。

 

  截至2007年7月,也就是启迪创投成立之时,罗茁共选择投资了16家清华创业园内的企业,约占园内企业总量的3%。在这些企业中,7家已经被并购,2家已经上市。“今年有两个上报证监会的项目,我们也是在孵化器时代就投了种子的钱,依然会有超高的回报率。”

 

  罗茁坦言,创业园里面的一些项目并不适合VC投资,这牵扯到体制、文化、人际等问题。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确实还没有形成类似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周边地区的创业创新文化。比如美国的大学系主任可以兼任一家公司的主要股东,这种行为在其他教授看来无可厚非并值得效仿,但中国的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在中国创业,不仅牵扯到知识产权问题,更深层次的话题是国有资产。中国的大学有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之分,比如清华大学与清华控股之间就划分得很清楚,后者是清华大学国有资产的管理公司,管理的是清华大学的国有经营性资产。有些源自于院系、实验室的技术,想从学校的非经营性资产变成经营性资产,表面上看似有制度通路,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上述问题亦是启迪创投改名的考量之一,“启迪孵化器的"孵化+投资"如今已经是历史了。”罗茁表示。

 

  早期基金的逻辑

 

  回顾起启迪创投成立以来的点点滴滴,罗茁如数家珍。

 

  2006年9月,启迪中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设立,成为启迪创投管理的第一只私募创投基金。2007年8月,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入资启迪中海,启迪创投成为中关村创投引导资金的第一个合作伙伴。2009年3月,启迪创投设立启迪明德投资基金,成为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第一个合作伙伴。

 

  2009年11月,启迪创投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约,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大学捐赠基金注资的创投机构。2010年8月,启迪创投设立启迪汇德投资基金,成为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首批合作伙伴之一,专注投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2011年1月,启迪明德基金通过增资成为北京市海淀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首家合作伙伴。同期,启迪创投在江苏宜兴设立启迪官林投资基金,成为启迪创投与地方政府和资本合作成立的第一个投资基金。2012年12月,启迪创投设立启迪日新投资基金,再次成为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合作机构。

 

  “现在我们一共有八只基金,还在投的有四个。”罗茁介绍说。

 

  罗茁对早期投资有很清楚的认识:基金规模不能大,投资期短,持有期长,用时间换空间,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投早期、获收益的目标。因此到目前为止,启迪创投管理的基金存续期基本是10年,最短的也是“7+2”(即7年投资期加2年退出期)。

 

  现阶段国内市场上私募股权基金的周期大多为“5+2”,这样的基金在早期投资中很难有回旋的空间,“正常存续期5年的基金,先是2年投资期,一般投的项目很少有在2年内可以报材料的,这个时候基金已经过去4年,再锁定期1年,加上2年完成退出,紧紧张张。这是“5+2”的基本逻辑,没有办法做早期。”罗茁分析道。

 

  除了存续期长,早期基金的另一大特点是规模小。启迪创投每只基金的规模一般控制在2亿~3亿元,最小的一只为1.5亿元。罗茁指出,基金规模过大的话通常不好控制。投资是一件倚重人力的事,一般而言,一只基金投资15个项目比较适于管理。

 

  “如果基金规模大,把钱投出去的难度必然加大。我们现在每个项目可以投一两千万,如果是一只十亿的基金,按照这种规模进行投资,一只基金就需要投五六十个项目,工作量也受不了,只能多投,每个项目投三五千万。”

 

  由于每只基金的规模都不大,“我们几乎每年都在募集新基金,这也是我们比较辛苦的原因。”罗茁表示,好处在于,如果做得好,基金的回报率可以足够高。“小而美,小而强,一直是我们的追求,强是体现在回报率上。”

 

  说起“孵化器时代”的投资收益,2005年,启迪创投有了第一单真正意义上的回报。天为时代的全体股东出资65万元人民币,公司后被一家德国公司以400万美元收购。当时孵化器投入8万元人民币,获得了30多倍的回报。2010年,海兰信、数码视讯、世纪瑞尔3家公司相继登陆创业板,启迪创投获得了数十倍的投资回报。

 

  启迪创投的第一只基金于2007年募集完毕,按照存续期“7+2”计算,今年是第七年,其业绩已经看得很清楚。“之前上市退出的项目,已经赚回本金分给大家。一个早期项目上市基本就可以把整只基金连本带利赚回来,属于本垒打,还有十来个项目也没有特别差的,慢慢回收就是了。今年,这只基金投资的企业应该还会有两到三个上市。”谈起这些项目的回报,罗茁很是开心。

 

  在孵化器时期,由于可投资金很少,所以只能投在种子期。随着管理资金规模的扩大,投资企业的时间窗口也随之拉长。“现在我们投A轮比较多,每个项目主要合伙人都要参与,所以我们的活儿干得比较辛苦。”

 

  早期投资是一条曲折漫长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少能够碰到马上就能获得高回报的项目。作为GP,这时候更需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规则意识。罗茁回忆起一件往事:当初团购很热的时候,清华企业家协会组织企业互访。当时去的是某知名团购网站,该网站由清华校友企业家创办,也获得了清华校友创办的天使基金的投资。当时,同行的人告诉他,这个项目一年获得的账面回报高达180倍。但考察回来后,罗茁决定不投资这家网站,“我们熬了十年,有过300倍的回报。这个项目的回报今年可能有180倍,但第二年有没有180倍就不知道了。”

 

  能不能准确发现和判定企业的核心价值,并在这个时间段和其他各方共同参与企业的培育,为其补充一些不足的要素,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做成,这些都成为投资早期项目最大的挑战,“投早期项目,绝对不是万事俱备就差钱,没有这样的事情。”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发展历史不过几十年。2013年是这个行业的转折点,当时大家对市场的走势一时看不清楚,观望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

 

  多年从事早期投资的经历告诉罗茁,市场低迷的时候一定是要认真找项目、做投资的时候,“只能说跟之前一两年相比,投资的速度略微放慢了一点儿,但从结果看,该投的钱还是投了。”

 

  2013年,启迪创投一共投资了11个项目,总金额1.3亿元。当年,有4家被投公司报会申请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壹人壹本通过定向增发被同方股份(600100,股吧)收购;有1个投资项目实现了股权转让退出;还有两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完成了预期目标。

 

  目前,启迪创投的投资团队一共有20位成员,其中投委会成员有3人。团队以理工科背景为主,带有浓厚的清华色彩。“多数人都是从清华一毕业就加入了团队,我们最早一批人都是这样。”罗茁介绍。他本人便是清华出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后在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

 

  LP和GP之间是一种受托理财的关系,LP根据GP的过往业绩将资金进行委托,这是很重要的基本逻辑。因此从业人员的薪水也和管理费息息相关。一些投资经理在取得投资业绩后,选择继续留下,选择跳槽或是自立门户,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如何挽留住人才,成为各个机构的当务之急。

 

  罗茁的梦想是把启迪创投打造成为一个有品位、有文化、有传承的投资机构,除了有适当的激励机制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团队共同的文化理念。“我们是个小机构,内部没有那么多层级,大家关系也很融洽。”罗茁表示,“钱挣得不多,这屋子里面的人如果走出去,薪水至少比现在多拿一倍,但大家更看重在启迪创投收获的经验与快乐。现在团队中的大部分核心人员,都是在2006、2007年,也就是公司改名为启迪创投之前加盟团队的。”

 

  虽然现在罗茁已将精力主要放在基金的募资、管理、退出环节,但每年也会直接投资一两个项目。去年,他负责投资了一个做工业打印机的项目。这个公司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产品性价比远远高于国际同类产品,已经有一批知名外资企业成为其用户,去年产品刚开始销售,营收规模便达到2000万元。启迪创投向该公司投入1600万人民币,成为其第一家投资人。在罗茁看来,这个公司的业务能对行业绿色制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印刷电路板领域是很多电子产业的基础,同时又有很多传统的制造业色彩,工艺的改进和效率的提升是很重要的事。这个公司在行业里面成立了一个绿色制造联盟,以此来推广他们的理念和做法,我很看好。”

 

  启迪创投没有设立专门的投后管理部门,但有财务、法律等专业人员的配置,项目本身由投资经理从头管到尾。罗茁坦言,增值服务这种事属于“事后诸葛亮”,“一些创业者找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人进来投钱,这些人已经到了天马行空的境界,他们的逻辑和创业企业的逻辑有很大的差距,对企业的实际帮助有限。对企业最实际的帮助是找钱、找人、找地方,而找资源、找渠道这些,未必是一个曾经成功的人能做到的。”

 

  投资早期项目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启迪创投主要布局四大领域:一是TMT,包括设备、系统、芯片、数字电视、新媒体等,这是它的传统强项;二是生物医药,这是启迪创投坚守十年的阵地。早在孵化器运作时期,公司就积累了大量资源,目前在医疗器械、医院信息系统、新药研发等领域都有投入;三是新能源与环保;四是现代服务业,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和普及,这个领域出现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蕴含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为了把握更多投资机会,一些机构纷纷开始选择“两条腿”走路,同时设立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对此,启迪创投的反应显得很平静,“我们没有美元基金,确实顾不上做。”

 

  对于是否要设立美元基金,启迪创投内部曾有过清晰的讨论。大家最终认为,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各有利弊,美元基金更有利的是在一些互联网项目上,而启迪创投在互联网项目上的投资并不多,而且现在国内资本市场越来越好。此外,两者在同类项目的投资上会比较麻烦。

 

  “一些项目在人民币基金投了以后还会有美元基金进来,此时还要再做一系列海外结构的调整,真的很麻烦。这样的企业一开始就选择美元基金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样的项目投一两轮之后,资金规模只能靠美元基金支撑。”罗茁分析道。

 

  目前,启迪创投的大部分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从创业环境上讲,北京有比较好的技术资源,比较适合我们投资,别的领域并不是我们的强项。但其他机构在各地就投得很好。”但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启迪创投也开始在武汉、广州、长三角等地进行布局。

 

  以创业心态做投资

 

  在“孵化器时代”,启迪创投的投资团队天天同企业在一起。正是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罗茁领悟到了早期投资的重要性,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孵化器行业里,我从新兵干到老兵,对孵化器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后来伴随着清华科技园的发展,希望能借助此前的成功经验也将创投做得更好。”罗茁表示,“对于目前的启迪创投来讲,我们更希望以创业的心态做投资,与创业企业共同成长,而这一切同当年做孵化器的初衷是一致的。”这种理念落实到投资策略上,就是投早期高科技企业。

 

  要降低早期项目的投资风险,最关键的是要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对了解,判断准企业家及其团队。在与企业家的近距离交往中,投资人可以从对方的很多行为上加以观察,比如从创业者为人处事方面的细节,可以清楚发现对方身上的问题和闪光点,以此作为投资参考的佐证。

 

  在罗茁看来,看创业者是不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是不是长时间地投入做一件事很重要。而与早期企业签订对赌协议没有太大意义。企业和投资人之所以有对赌,是因为双方对估值难以达成一致,对赌协议是一种估值调整协议,只有在公司账面利润有得算的时候,估值才有调整的意义。“早期企业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准确地说,没有好的估值方式。投对的时候,站在创业者角度看怎么都是亏的;投错的时候,站在投资人角度看怎么都是亏的。投十个早期项目,有两三个对了就可以,这是大的逻辑。”

 

  创业者的创业目标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做出产品后被大公司收购;一类是坚守自己的理念,把公司做大做强。“前者在商业上无可厚非,对于创业创新也是积极的事情。当然,更有追求一些的话,创业者还是希望做更大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想着在创业后把企业卖掉,就没有苹果、微软这样的公司了。”罗茁表示,“创业者不能把完成融资当成目的。投资是结果导向,不在于你投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否赚到钱,我们希望创业者做的事情方向是对的,可以不断往前走。”

 

  对于创业投资人来说,一旦找到了合适的项目就要与创业者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给予他们源源不断的支持,这不完全是钱的事情。“投资是靠时间积累收益,如果你看得准的话,收益回报率就会相对比较高。”罗茁说。

 

  在他看来,“投早期一定要有好的心态,患得患失就没有办法做。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都经历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有买方想收购启迪创投投资的一家早期公司。由于担心启迪创投资金的国资属性,对方提出收购启迪创投手中的所有股份。启迪创投投资之后,这家被投公司又进行了两轮融资,投资方都是大名鼎鼎的机构。“当时我们投了9个月价格就了翻一倍,其实股份卖一半就已经回本了,但我们全卖了。当时是2008年10月,人心惶惶的,投资资金落袋为安也挺好。”

 

  目前,美国有一种很流行的创业路径:诸如谷歌、苹果之类大公司的高层人员大量参与天使投资,他们作为顾问在项目判断上发表意见,同时作为导师为创业者提供思路。“在中国已经有了类似的情况出现,而且发展得还不错,各有各的圈子,会有一些新的事情不断冒出来。也许以后中关村会更像硅谷,起码在北京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机会。”

 

  罗茁希望中国能够出现更多世界级的企业,“苹果、谷歌都是千亿美元量级的公司。在中国,市值超过200亿人民币的公司已经很少,90%多都在200亿以下。创业板公司的市值普遍在30亿上下,极少超过100亿。”创业投资行业是架设在金融和实业间的桥梁,于他而言,投早期企业的意义,就是发现好的团队,创造有意义的价值,对社会有贡献,这是最重要的事。

 

  收获壹人壹本

 

  2013年是各行业并购整合的开始,一方面是出于公司转型和行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IPO之路越来越难走。很多中小公司如果无法上市,就必须寻求被并购,其股东也成为并购的资本推手。“在整个市场中,去年在通过上市公司并购项目方面我们是比较领先的。”其中,同方股份以近15亿元买入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人壹本”)被称为2013年的第一笔收购,“当时消息出来对市场还是很有影响的。”谈及此,罗茁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09年7月,杜国楹、蒋宇飞成立壹人壹本,初始注册资本300万元。壹人壹本主要生产“可以书写的平板电脑”,其产品“E人E本”定位于商务市场,客户主要为商政人士。截至2012年12月31日,壹人壹本的账面资产净额为2.42亿元。作为同方股份拟购入资产,壹人壹本的预估值约为13.68亿元。最终经双方协商,交易价格近15亿元,市盈率接近20倍。对于这个结果,罗茁非常满意。他向记者娓娓道来了投资壹人壹本的经过,“这很有意思。”

 

  2010年5月,罗茁到美国出差,启迪创投的另一位合伙人薛军当时正好也在美国,于是两人约在斯坦福大学的苹果商店谈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壹人壹本。当时,罗茁一边兴趣浓厚地把玩着iPad,一边满心疑虑地听着薛军讲项目,“想不到国内有人在做类似的事情。”

 

  投资最重要的是看人。对于启迪创投投资的所有项目,几个主要合伙人都一定要到被投公司去跟团队见面。在壹人壹本公司,罗茁一边听众人开会,一边不停地在“E人E本”上写字,“这东西感觉不错。”整个会议期间,他就给出了这样一句话。

 

  “当时的产品跟现在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投的时候是第一代产品T1,现在已经做到T7,你能够看到它的进步。”投资壹人壹本之后,罗茁也成了它的忠实用户,外出旅游的时候也不忘帮团队做营销。

 

  启迪创投决定投资壹人壹本,除了产品因素外,更看重创业团队的营销能力。虽然企业创始人不懂得软件和硬件研发,但他是一位出色的产品经理,曾创立过“背背佳”“好记星”等品牌。

 

  “这些人会做营销,他们宣传自己做的产品正是苹果咬下来的那一块。iPad功能很炫,比较偏重多媒体和娱乐。壹人壹本则一直主打政商高端人士,目标群体主要是"50后""60后",他们大多保持着很好的用笔书写习惯。包括之后请了葛优、冯小刚作代言来打开市场,还有能在关键时刻想明白,把公司及时卖掉,这些都是很好的创业者素质,非常难得。”罗茁回忆道。

 

  2012年6月,清华同方股份公司总裁陆致成派财务总监和董秘找到壹人壹本CEO蒋宇飞商谈收购,此后的故事就在紧锣密鼓中展开。事实上,陆致成很早就是“E人E本”的忠实用户,从T3产品到T5,他都是第一批购买者之一。他一直在用壹人壹本的手写邮件产品批复公文,因此一直在琢磨壹人壹本,越来越觉得它符合清华同方股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布局需求。

 

  在罗茁看来,“E人E本”和iPad并没有直接竞争关系。而恰恰是iPad的出现让用户接受了平板电脑这个概念,给壹人壹本带来了市场发展机遇。但由于壹人壹本本身的市场定位,销售主要还是集中在礼品市场。随着礼品市场的萎缩,壹人壹本选择如此结局也在情理之中,“这个事情很现实,卖了有发展,不卖结局会很惨。”

 

  壹人壹本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三次融资,先后引入了北京君联睿智创业投资中心、融银投资、上海恒生金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启迪明德、富安达投资、华创策联等多家资本。

 

  启迪创投、君联资本属于壹人壹本最早的机构投资者,也是其两大主要股东。2009年12月,君联资本出资获得13%的股份;2010年8月,君联资本增资,占股14.82%;2011年3月,君联资本再次增资,占股22.34%。启迪明德及罗茁于2010年8月在壹人壹本第二次增资时入股,至次年壹人壹本第三次增资时,启迪汇德和罗茁又新增入股,占股比例为10%。

 

  因此,在清华同方收购壹人壹本的过程中,唯一的屏障是联想系的君联资本与清华之间的竞争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操作此次并购之前,通过引入健坤投资安排了一次股权转让。2012年12月,君联资本将历次投资获得的壹人壹本22.34%股权全部转让给健坤投资。这部分股份由同方股份以现金形式购买,君联资本实现退出。包括启迪明德、启迪汇德等在内的其他15名交易方合计持有的壹人壹本77.66%股权,则得到同方股份锁定期为3年的增发股份,相当于实现了曲线上市。

 

  罗茁认为,作为一种市场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并购可以达成多赢的格局。“如果大家都能接受这种方式,就不会出现在并购过程中只考虑大股东利益的情况。在这次并购方面我们是大大的赢家,因为是在清华同方股价最低的时候以每股6.92元换的股,之后股价上涨了近70%,所以我们今年的业绩还不错。”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