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会员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投人物动态 > 柳青:分享经济是缔造滴滴的“灵魂”

柳青:分享经济是缔造滴滴的“灵魂”

2016年05月27日 08:13    网站管理员811

  谁是柳青,她是:柳传志之女;三个孩子的妈妈;曾是最年轻的高盛亚洲区总经理;自降年薪千万成为滴滴总裁。这样一个腻害的女纸,即便是后来老天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后,她依旧把事业做得风风火火。

 

  当年,究竟是为何选择加入滴滴?她,以及滴滴的终极梦想是什么?在今天岛君推荐的自述和访谈中,柳青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我很喜欢法国人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中的那句话“One for All,All for one”,翻译过来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都梦想着,能否有这样一个社会,每个人都真心真意地为别人服务,每个人毫无顾忌地接受别人的服务。世界如此之大,人类相对宇宙而言如此渺小,时间短暂,人的心胸和财富,有没有可能可以相互分享和互相成就呢?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来到了滴滴,与其说滴滴是一个事业,倒不如说这是我和我的同仁的一种责任、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通过“互联网+出行”的方式,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变为现实,这就是分享经济中的基本思路。

 

  滴滴出行解决的是社会民生最需要“衣食住行”中的“行”的问题,既包括自己出行,也包括居住城市的出行问题。我们要把分享在出行领域实现,主要由三个梦想构成。

 

  第一个梦想:让大数据改良城市交通

 

  城市的规模是不断扩张的,人口是不断增加的,车辆数量是不断增长的。这就必然导致公众出行效率的降低,公共交通建设速度低于城市扩张速度,道路畅通与车流量又受到交通潮汐限制,市民出行又被上下班时间、节假日和天气情况所左右。

 

  在大数据时代,能否有一个平台,专门把车辆信息、道路情况、天气状况、节假日流向、道路使用频率、信号灯影响、人口流动,甚至车辆事故、大型活动、道路施工、居民区与办公区密度等等情况都做出标识、集成、结构化,日复一日地形成智慧交通大数据?

 

  这个大数据能够告诉政府,哪里应该修桥和扩张、哪里应该通地铁、何时何地可能出现交通拥堵、哪个时段应该改变车道方向、红绿灯时间到底应该是多少、哪条线路应该加派公交车、城市建设扩张方向应该在哪里等等。这个大数据也能告诉市民,何时出行或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出行更加有效率,何时何地哪个路段可能会有拥堵。

 

  我一直觉得,大数据的真实性是最接近真理的,反应出来的规律是最应该得到落实的。当然,大数据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大量投入和计算,这不是简单的算法和商业,而是一个事业、一种公共价值,每一个基于数据的结论将或多或少地左右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现在滴滴公司在做的事情。

 

  大数据改良城市交通目前已经初现成效,我们也和一些城市有战略合作;不过,从以后的发展和滴滴的使命来看,眼前的成绩十分渺小。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出行蓝图,将决定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能够决定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法规的立法方向。

 

  毫无疑问,越真实的数据越能产生真实可靠的大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也出自分享经济模式,只有全社会的出行数据都被涵盖在内,这个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个梦想:让分享成为城市的灵魂

 

  滴滴现在做的事情之所以能称得上是梦想或事业,就是因为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把分享经济作为了事业的基础。

 

  首先,分享是思维上的诚信。现代社会中,太多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太多隔阂和太多不理解,这一切的渊源在于城市的存在,在于钢筋水泥把我们局限在了单个的框架里。两千年前老子的理想国“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竟然在现代社会中变成了现实,不管从何种角度讲都是可悲的。好在有了互联网,有了移动客户端,微信等平台分享了我们的思想,电商等平台分享了我们的生活服务,那么,能否有一种分享能够让我们实现线上线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呢?滴滴出行就是这样,司机不单纯是司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的还有自己主业工作,用滴滴平台把形形色色的人连接起来,用诚信去构筑诚信。每天在滴滴都有一千多万单的量,也就是有一千多万次的分享,一千多万次建立信任的机会。

 

  其次,分享是车辆资源的共享。不管到什么社会,资源都是稀缺的。很多时候,个人拥有的财富与身份地位没有关系,都是来源于社会,也应该服务于社会。滴滴做的事情,就是集聚未充分发挥效力的资源,通过智能云引擎精准连接供需,分享给社会使用,贡献给没有车的人,或者下雨天要回家的人,再或者是一个急着要到机场赶飞机的人。车辆是谁的,司机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用,这些财富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再好的车也不是用来摆着的,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相信这是一件好事情。

 

  最后,分享也是人的分享。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的传统思想和准则,滴滴现在就是将这些听得到却看不到的思想,变成了我们都能接触到的社会存在。现在滴滴的平台不仅是车的集合,还是人的集合,一千五百多万的专职和兼职司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天一千多万单的交流,让出行变成了社交,乐趣无处不有,分享无处不在。所以,有的时候当你上了专车,司机可能会告诉你,专车司机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的爱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滴滴能够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和创业,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更何况对于乘客来说,这也是分享的一个过程,接受特色有差异的乘车服务,就好比喝水是止渴,喝红酒是情调一样,把出行作为一个有情调的事情,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第三个梦想:让分享成为自然

 

  我这里讲的自然有两层涵义,一是在环保层面的,二是可持续发展层面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现在冬天越来越不冷了,夏天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碳排放量太大了,地球承担不了。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须排放外,城市里面的汽车尾气是重要的一块。滴滴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让出租车降低空驶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尾气排放,可能有一天会出现没有巡游的出租车,因为所有人都有了移动终端甚至可穿戴设备,随时都能叫到车。同时,滴滴出行的出现,让很多计划买车的人不用再花大价钱买车了,因为出门有车、有司机、有服务,何必再投资买车呢。可见,滴滴通过分享平台减少了机动车保有量,降低了出租车空驶率,这都是让分享经济成就了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最大问题。一方面,资源稀缺,对于公共资源方面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拥有资产的人无法让社会分享到他们的财富;另一方面,现行法律制度没有跟上,各国民法或相关法律仍停留在上世纪,而那些法律都在强调个体权利,忽视了能够决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问题。所以,滴滴现在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分享经济与现有经济模式、发展方式的冲突问题。可持续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分享财富与资源应该是现有社会的美德和未来社会的常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而不是从祖辈那里继承来的”。这句谚语应该刻在每个人的内心,成为座右铭。我一直坚信,现在我们所做出的你们看到的努力和没看到的努力,都将成就未来社会的变革,让社会和资源能够持续发展下去,让我们的后代也有生存的权利。

 

  这就是我的梦想、小桔人的梦想,与其做一个歌颂者,不如做一个实干家。我就是这样走进了滴滴,现在正在努力让分享经济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记住那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访谈

 

  柳青:分享经济重构信任

 

  张晓峰:请柳总先谈谈你跟滴滴结缘的起因是什么?你有这么成功的背景,在高盛这样闻名世界的机构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刚刚起步、在很多人眼里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创业公司?

 

  柳青:我的想法比较朴素。我遇到程维几次,一直很看好滴滴的业务模式,这是在我职业生涯内见过的企业里面,能够为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创造最大价值、带来最良性变革的业务之一。因为现有的互联网企业大多数是在做流量、通过广告变现,而滴滴则是通过提升效率、撮合交易来满足人们的刚需,这可能是比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更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地方,这是最核心的原因。

 

  我加入的时候,滴滴刚成立一年半,只有700人,也只有出租车的业务,处于挑战很大但正在发力的时点,机会很好。再加上团队也非常简单,很纯净,没有一般去大企业的种种顾虑。所以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此很快就做了决定。

 

  张晓峰:滴滴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已经形成了极致执行、勇于创新的很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你认为自己带给滴滴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柳青:我觉得原来滴滴的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执行、讲究拓展、讲究开诚布公的文化,它相对单一。但是我们的业务是非常复杂的,战略纵深也非常立体,如果要求这个公司未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全球一流的企业,它必须有多元的文化,能够吸引各种不同的人才加入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单元的文化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我觉得我能带来的可能是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补充了原来这种比较单一的文化特色。

 

  张晓峰:你刚才讲,滴滴业务是现阶段最有价值、也最能创造社会价值的业务。能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吗?

 

  柳青:北京有超过500万辆私家车,对应3000万的常驻人口,渗透率只有17%,但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却很难再增长了。原因是北京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很高,只有200多万个车位,而且道路拥挤不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希望未来私家车都能被用于分享,车不再是资产而是成为一种服务;未来也许不是我今天要拥有一辆车,而是30个人拥有一辆车,这辆车不需要停在你家,只需要停在六环以外,只有要送人的时候它才开出来。

 

  类似这样,更多的车可以停在六环外或者这样的地区,市中心最黄金的地段可以建公园、建球场、建居民区。如果所有的私家车都可以充分利用的话,就不需要大家都挤到六环以外去住了,不用在市中心建那种摩天大厦似的综合停车场。这些地方都腾出来,政府可以重新再规划,打造出一个交通便利、解决了道路拥堵,让大量人口就业,并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智慧城市。

 

  张晓峰:能否举例谈谈滴滴所创造的社会价值?

 

  柳青:滴滴的发展思路里面,有很多很好玩、能给社会带来很大价值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滴滴能成为一个解决就业的好渠道。

 

  我认识一个熟人,他是一个基金管理者,大概身价上亿,小孩都送到美国读书。就在半年前他突然给我发一个微信,告诉我他变成了我们的专车司机了,因为A股崩盘,他所有的财富都没有了。他的车是最高款豪车,所以成为了专车司机。他时常给我发个微信,今天接了多少单,他特别在意乘客对他的评价,他是4.9分的司机。

 

  滴滴平台上,活跃着1500万兼职和全职的司机,他们中有下岗工人,有退役军人,有小微创业者,他们通过提供出行服务找到了兼职或专职工作,通过灵活就业的方式改善了生活状况。

 

  他们多为弱势群体和底层劳动者,有的是本职工作收入很低,需要通过辛勤劳动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有的是处于失业状态,专职在出行平台工作。滴滴平台承担了就业蓄水池、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为国家因结构性调整引发的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机会。

 

  张晓峰:从您的角度来看,滴滴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

 

  柳青:滴滴出行的核心价值有两个,一个是分享经济的理念,还有一个是大数据智能调度。

 

  不是谁都能做分享经济平台的,这个平台一定有一个非常高的门槛,这个门槛就是有海洋般的数据处理。今天中午还见到了一位国外著名互联网公司的CEO,我告诉他我们现在一天有一千万的完成订单,他非常惊讶,觉得不可思议。

 

  另外,我也想谈一下我的一个观点,分享经济还有一个隐形的价值之前被大家忽略,那就是信任的重建,这将对整个中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有一个良性促进作用。

 

  我们鼓励大家来用别人的车,服务好的司机会得到更好的分数评价,这是人和人建立信任的过程,信任在当今中国社会是非常缺失的。在国外两个陌生人经常会说Hello;我们现在在车上乘客和司机相互问候都会有一点尴尬,经常有的司机表现也会让乘客很难受。滴滴体系当中对每一个司机都建立了信用档案,鼓励好的司机能挣更多的钱,并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可以看到,除了滴滴出行,没有其他任何服务需要你每天跟一个或者两个陌生人在一起共渡半个小时的时间。这种分享经济的模式,帮助中国社会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信任,建立友好的正循环,这非常重要。建立信任,对社会软性价值的促进,这是别的业务模式都做不到的,只有滴滴能够做到。我觉得这也是滴滴的重要价值,应该让政府、让社会民众更多了解。

 

  最后,我特别想强调一点,共享经济的基础是安全共享。因为我们所从事的行业不是一般的互联网行业,在我们的平台上每天都有千万次出行服务的达成,而且在高速地增长,所以如何利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用身份验证、行程分享、轨迹追踪等方式尽量为司机和出行的乘客提供安全保障,是我们最需要深度思考和落实的问题。我们倡导的价值观是安全第一,体验第二,效率第三,规模第四。在我们眼中,这是要做好“互联网+交通”的必要条件。

 

  张晓峰:刚才柳总很生动地谈了滴滴业务在国内会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这么立体的积极影响,还会促进社会信任的建设,让我们的社会整体向暖。现在,滴滴正在推动出行平台国际化的事情,你怎么来看待这样一个年轻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安排?

 

  柳青:滴滴出行的国际化就是一个战略布局,我希望管它叫partnership,今天大家都可以成为这个partnership的一员,在这里分享理念,分享技术,分享运营经验。

 

  为什么有必要跟其他国家当地的、领先的企业一起来分享经验,分享在每个地方不同的经验?因为这样可以少走一点弯路。因为中国是分享经济最好的、最肥沃的土壤,我们可以把现有的大数据、新的算法、极速接单等等,测试完了以后输出给东南亚、印度或者美国,相反过来也可以。他们在本地遇到政策上的挑战,遇到技术上的创新,也都可以回馈过来。相互之间在业务层面会有非常好的互相促进的协同效应。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中国人领导的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本身就是一个国际企业,因为我们比较早就开始吸收国外的一些很好的经验。有人讲滴滴是一家本土公司,也有人讲滴滴是一家国际企业。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你具备国际化的视野,那你就是国际化的公司。

 

  柳青简介:滴滴出行总裁,2014年8月加入滴滴。此前,柳青担任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2015年,登上《财富》全球四十精英榜,列《财富》中国四十精英榜榜首。同年,柳青入选《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 位商界女性”;并被Women in China 评选为“中国最有影响女性”之一。2013和2014年,柳青两次被《中国企业家》评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商界女性”。柳青是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校友会理事,壹基金理事会理事。2016年经公众评选,国际奥委会授予柳青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官方火炬手称号。柳青于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分别取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