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潘石屹、史玉柱等,那年高考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而言,每年这个时候总有那么一点特殊。在中国现有升学制度下,高考似乎或多或少与个人甚至家庭命运捆绑在一起。但如果仔细深究似乎又不是那么一回事。潘石屹当年只考取了中专,马云经历三次高考,这些叱咤风云的大佬一样有过尴尬的高考经历。问题是为何高考失利没有成为他们后来成功的阻力?
《南方周末》曾在某一年致高考毕业生中写道,“从书本走向社会,从记诵教条走向活色生香的现实,你不妨多问几次:这个时代究竟在发生什么?为什么?根源在哪里?……多问为什么,这便是人格独立的起点与途径。”
他们虽然被名校拒之门外,但是没有放弃倾听时代的脉搏,所以在计算机、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崛起的时候,先于他人找到机会。这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就是从起疑与上下求索的过程中不断发问,寻找解答。
他们无一例外如此。你呢?
「张朝阳: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
出生于“文革”时代的张朝阳,身上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他说,那时候的童年很自由、很快乐,加上父母又给他塑造了一个很宽松的家庭环境,他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他们对我很宽松,我当时就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1976年恢复高考,张朝阳备战。“我高考的时候没住校,每天早上七八点的时候,和一大帮同学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去自习室温习功课。那时候父母给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只是自己喜欢学习,特别是喜欢学物理。”
张朝阳的成绩一直非常好,经过5年的苦读,1981年他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马云:请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 」
“我高考考了三次,很多人都知道。”
1982年,马云18岁,他第一次参加高考。但成绩出来以后,他的数学只有1分。他没有放弃,开始复读。第三次高考之后,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了5分,正当他准备以专科生的身份进杭州师范大学的时候,杭州师范大学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于是,校领导决定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当时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就幸运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走进了大学。
2015年6月23日晚,马云给那年一些失意的考生写了一封信——《我们的运气在其他地方》,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人生变化无常,今天的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今天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进或考不进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机会的。”
「史玉柱: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浙大 」
史玉柱从小在数学上很有天赋,也有一个数学家的梦想。
初二之前,他的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母亲教训。1977年恢复高考,才开始认真学习。1980年,他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
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一学期,他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因为他发现,数学比想象的难。“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地我又意识到我做不成这件事情。”在那段“理想破灭”的日子里,史玉柱开始跑步,培养各种爱好。“我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18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四年。”恰恰是在这四年里,史玉柱磨炼了自己的意志。
「李彦宏: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 」
李彦宏觉得自己小时候并没有多么大的志向。由于父亲常常带他去看戏曲电影,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戏曲。
“当时我见我的大姐成为大学生后四邻艳羡,于是又立志也要考大学。”19岁那年,李彦宏顺利成为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自己喜欢的信息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又接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在留学读研期间,偶然间因为导师一句话,“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李彦宏开始对信息检索技术产生兴趣。
「潘石屹:偷偷换名“石屹”参加高考 」
1979年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考试结束后,知道自己没考好的他又偷偷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培黎石油学校。
1981年从培黎石油学校毕业后,他又以石油部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石油管道学院。
198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设在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捧上了铁饭碗。在那里,他很快找到了让领导重视的窍门——记清楚所有的工作数据,他的仕途看上去很美。
但在1987年,他开始变卖自己所有的家当,辞了工作,揣着80元钱来到广东,两年之后,新的机会降临,“那种感觉,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马化腾:放弃天文梦选择计算机 」
马化腾小时候非常喜欢天文,经常想很多自然科学的东西。
原来是准备走天文方面的路,但考大学的时候,他了解到天文系毕业后的很多人都是去当地理老师。“当时就觉得,别搞不好,去当地理老师。”那时候刚好开始接触计算机,于是他在申请表上改填了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他的成绩总是在前五名。“我自己学习的方法其实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领悟——用抄代码来培养感觉。”
「周鸿祎:没有参加过高考很遗憾 」
周鸿祎恐怕是为数不多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大佬。他因为参加各种物理竞赛得奖而被保送到了西安念大学。
“我从小惧怕考试,高考前一不小心就混到大学了,后来上研究生也没有参加考试(只加试了英语就差点累吐了)。不过,我还是非常遗憾没有参加过高考,毕竟,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在我的记忆里,总也找不到高中和大学的分水岭,这样挺不好的,似乎人如果不参加高考,就可能谈不上成熟。”
在谈到高考的时候,一向犀利的周鸿祎也流露出温情的一面,“我想对那些对高考感到紧张的人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好的经历,这是人一生中回忆的资本,能参加高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雷军:总是想要证明自己 」
雷军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名列前茅。进入高中,依旧是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1987年的高考,雷军顺利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他非常渴望利用大学的机会证明自己,甚至在刚入学的第一天晚上就去上课。“那一堂课叫做《怎么上好大学》,我觉得受益终生。”大学期间,他开始明白了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会怎么学习,而不在于学的东西。“创业后,因为这一个道理,帮我克服很多专业之间的差距,去适应新的岗位,把握新的机遇。”
雷军说自己特别害怕落后,怕一旦落后,就追不上,自己并不是一个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我会先把一个事情想得非常透彻,目的是不让自己陷入逆境,我是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的人。”
「刘强东:弃政从商 」
刘强东小时候非常聪明,学习一直不错。他说,高中生活让他开了眼界。和那时很多后来选择下海的商业精英一样,他特别喜欢看《中国青年报》,感受外面的世界。“那时候的自己,是一个拥有坚定政治抱负的新青年。”
老师们也很欣赏他,对他给予了厚望:虽然你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但是你回家可以做我们宿迁县的县长,在你的权限范围内,对宿迁人民好点,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
于是他也因此有了一个梦想:从政做县长。在1992年7月高考成绩公布后,刘强东的高考成绩全宿迁第一。当时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在填报志愿时填写了人大社会学系。不过后来在大学他渐渐意识到社会学与从政无关,他开始放弃从政的想法。
「李开复:高考只是人生表面的转折点 」
1978年年底到1979年年初,李开复将迈出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申请大学。SAT成绩出来的时候,他的数学考了满分800分,但是英文考得非常不理想,只有550分,这离哈佛大学的平均录取分数有很大的差距。后来,哥伦比亚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后来的经历证明,哥伦比亚大学年轻、活泼、新锐、自由的学风使李开复一生受益。“有人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我想把这句话改为:高考只是人生表面上的转折点。真正转折点应该是你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在积累的东西。希望各位考生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大学文凭对一个人的未来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也不是只有大学毕业才能够成功。”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