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亦波:要做“更难”的选择
有一部讲人生哲理的纪录片《喜马拉雅》里面说,前面有两条路时,选最难的那条。在心理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会更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会变好。这就意味着,困难在一早出现的越多我们会认定后面的路会越顺遂。因为头顶上的达利摩斯之剑早已经掉下来好几次。
创业很难,更难的是离开你此刻熟悉的环境创业。9月20日至25日,经纬带企业服务与互联网金融的portfolio公司去旧金山,在湾区与当地的成熟公司以及创业者做了几场正式的交流。我们想对那些选择困难之路的人辅以帮助。
以下是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邵亦波的开篇演讲。
1999年市场crash后,中美市场都有空档,几乎没有公司出来。创造伟大公司的机会很多时候是在不好的时候。以长久的历史眼光看,财富的创造是不会停留的。
中国消费者或企业行为还没有形成,三四线城市消费习惯没有形成。所以互联网有更大的机会。中国目前也已经进入了效率经济时代,在消费领域和美国差距迅速缩小,企业方面可能速度更快。在企业这块,中国中小企业没有包袱。有空白让新型公司起来,抓住互联网的机会。再过十年,中国公司会出现很多新的变化,不管是市值/估值,或是业务形态,都会出现很多和美国不一样的地方,数量大小都不会比美国差。
中国的独角兽公司数字现在比美国少,但没有你想象的少,而且中国公司成长速度比美国快很多,过5年再来看会很不一样。
1999-2000年时,大部分中国公司是直接copy美国。现在看,两国公司有一些相关性,但已经越来越少了。很多公司做的模式要么是中国完全自己创造的公司,要么是虽然copy美国,但成长比美国快很多。也许短期来看,中国真正的创新比美国差很多,但中国有太多机会,用中国的方法去做,技术人才还有很多机会。
有人分析,美国和零售有关的企业股值9 trillion。中国同比应有5、6trillion,但现在只有1 trillion。两种可能:一个企业成长占据剩下的4trillion。或者其他企业兴起,占领剩下部分。我倾向后者。中国企业software加起来最多可能达到几十个billion。这里的value creation可能是接下来的十年会见证的,给有志者有能力者创造的机会是很大的。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方向的竞争非常激烈,超过很多国家。但是市场规模的巨大,以及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得这些竞争并不悲观,相反竞争还能催生更伟大的企业。
说到海外返华创业这个群体,一方面我们能看到,归国的创业者们在国际化视野、领先技术与理念、沟通能力、海外扩张方面有不少优势,创业者也容易遭遇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方向选择:缺乏对国内了解,选方向容易想当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后,走回头路
2.融资节奏:不熟悉国内资本市场与基金情况;融资期待/沟通节奏与国内脱节
3.团队搭建:缺乏当地招聘所需的人脉;早期招聘进度显著慢于国内优秀团队
4.产品验证:用户痛点把握不准;快速迭代能力相对滞后
5.销售扩张:耗费大量资源摸索适合本土的销售模式;过度依赖渠道。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