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O2O平台轻轻家教的创始人兼CEO刘常科:创业需要把控好速度和节奏
10月30日,轻轻家教宣布完成D轮5500万美元融资,由锴明资本和好未来领投,挚信资本、红杉资本、IDG资本、峰瑞资本等原有股东全部跟投。这是两年多时间里,轻轻家教的第6轮融资,累计完成融资近2亿美元。这也是80后新首富好未来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邦鑫第四次投资轻轻家教。 这在教育O2O领域是不容易的。过去两年多,O2O从风口变为“坑”,大量O2O平台关闭,教育行业的O2O公司也是非死即伤,有的倒闭了,活着的已经转型,轻轻家教还在坚持。 “创业要有定力,当下需要做一些现在不确定、在未来看是正确的事。过去几年教育O2O公司大规模补贴吸引老师、做大交易额,但只停留在信息匹配和支付层面,没有深入到教育行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我们则渗透到了教学与服务的全流程,现在就显示出了价值。” 刘常科告诉《中国企业家》。 与行业其他对手相比,轻轻家教是一种“重模式”,通过助教协助连接老师与学生、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建立起交易和信用评价数据体系,学生与家长建立起学习数据体系。刘常科希望C端老师的品控和供给能成为轻轻家教的竞争优势,人工智能的勃兴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 走出舒适区 刘常科有着20多年的教育培训行业经验。2014年,上海昂立教育在A股上市,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教育第一股之后,身为昂立教育董事长的刘常科突然离职,准备二次创业。 对于刘常科来说,这并不突然。 2014年,刘常科参加了中欧商学院创业营,成为第三期学员。刘常科发现,很多同学来自互联网领域,如墨迹天气创始人金犁、格瓦拉创始人刘勇等。创业营的课程给他带来了冲击,他感觉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时代,手机成了人体的一个器官,很多传统商业都面临被改造、被颠覆,教育培训行业也会被颠覆。当时,这对我触动很大,新的时代来临,我应该去拥抱这个时代。” 刘常科说。 一个人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并不容易,跑步颠覆了刘常科的思考方式。 为了参加中欧商学院2012的戈壁挑战赛,刘常科从2011年开始坚持跑步,之后不断参加各种负重越野赛和马拉松。他发现,坚持跑步最难的不是跑步本身,而是每天起床、换鞋的时候,即便跑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天仍会有一个从舒适区到非舒适区的转换。 “通过这个东西我慢慢知道了,所有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可怕,人有时候是想的太多,但真正需要的是行动,付诸实践之后你会发现并没有那么难,跟原来想的也并不一样。” 刘常科感慨。 刘常科曾考虑在昂立教育内部做些新的尝试,试图用移动互联网去改造传统的教育培训行业,但后来发现是“左右手互搏”,从企业内部来做自我颠覆的事情非常困难。 2015年,刘常科从昂立教育离职,参与创办轻轻家教。 刘常科认为,中国的K12市场会变为哑铃型结构,哑铃的一端是新东方、好未来等大机构,具备品牌、研发等优势,一端是越来越大的自由职业老师群体,中小型机构会越来越艰难。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以班课为主的B2C模式的市场占比会逐渐下降,提供个性化辅导的C2C模式会越来越多,这时就需要一个平台为自由职业老师赋能,建立交易与服务体系。 于是,轻轻家教采用“重模式”运营,信息匹配之外,进入交易、服务等环节。轻轻家教将之描述为TT2F(Tutor & Tutoring Assisant to Family)模式,通过助教连接老师与学生、家长。 艰难时刻 在资本的助推下,2015年7月开始教育O2O行业展开了一轮补贴大战。最激进的疯狂老师3个月至少砸下了几千万元,最多时每月给平台老师补贴20%的课时费。 轻轻家教七月、八月也进行了补贴,仅八月补贴了1300万元。那是刘常科最煎熬的一段时间。“整个市场非常浮躁,大家都在补贴,追求高GMV,好像O2O不补贴就是不对的。这对我的冲击很大,我是做线下业务出身,总觉得教育培训行业不应该是这种状态。” 关键时刻,张邦鑫点醒了刘常科。 刘常科与张邦鑫结识于中欧商学院。2015年3月,张邦鑫参加中欧创业营第四期学习,刘是第三期,作为学长欢迎接待了张邦鑫,聊得很投缘。5月,好未来就对轻轻家教进行了B+轮投资,1个多月后又领投了轻轻家教1亿美元C轮融资。要知道,当年2月和4月,轻轻家教才分别完成了IDG资本、挚信资本领投的A轮和红杉资本领投的B轮。 当年9月,轻轻家教与好未来在北京开会,张邦鑫问刘常科,轻轻家教缺钱吗?刘回答,当然不缺钱。张反问,那为什么还要迎合资本的需求呢?应该做对行业有益的事情。很快,轻轻家教停止了补贴。 “人很多时候对未知会有恐惧感,做决策、做选择时总希望得到一些验证和支持,但创业者是孤独的,很多时候没有人会帮你决策。张邦鑫基于对行业的洞察和理解,坚定了我的信心,使我走出了煎熬与迷茫。” 刘常科说。 大规模补贴之后,资本寒冬来临,整个O2O都跌入了谷底。2016年商业化成为了在线教育行业的主题,刘常科也必须考虑轻轻家教怎么赚钱。 2016年4月,轻轻家教开始向平台老师收取管理服务费,老师在平台上获得生源,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管理服务费。这在轻轻家教内部引发了争议,很多人抵触情绪很大,他们忧心从补贴到收取管理服务费,平台会受到冲击。很快,这种担心变为现实,轻轻家教平台的老师从六七千下降至三四千,流失了一半。 刘常科告诉团队,老师、学生与家长、平台三方应该是共赢的,如果平台是输家,平台不可能持久。老师流失就流失了,轻轻家教希望与认同平台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老师一起往前走。 “创业团队要经历一些磨难,不能只呆在舒适区。我一直强调要看得长远,做对的事情,后来大家慢慢也就接受了。留在平台的老师对我说,如果一直都不收钱,他们心里也会慌,说不定平台哪天就挂了。” 刘常科回忆。 作为轻轻家教的联合创始人,胡国志对于教育却有着不同看法。轻轻家教摸索中,胡国志出走,2016年创办了社区教育品牌私塾家,轻轻家教领投了私塾家的A轮融资。 目前,轻轻家教为平台老师基本建立起了信用与服务体系,轻轻家教的收入模式是为对接到生源的老师收取管理服务费。目前,轻轻家教平台累计申请老师超过10万,上架有课的老师1.6万。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轻轻家教已经完成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全国30个城市的业务布局。 最大的不确定 新一轮融资,轻轻家教将主要用于教学教研体系、技术研发和在线课等三个方面。 刘常科称,轻轻家教要打造中小学上门和在线全科辅导的S2C平台,S指一个大的教学服务供应链平台,通过数据智能提升C端老师的品控和供给,通过赋能提升C端老师的服务品质和产能。 刘常科担心越来越大的团队能否有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同时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K12教育领域未来人工智能到底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机器是否可以完全取代人。 眼下,所有的教育公司都在谈人工智能,也都在探索。轻轻家教也有一些尝试和布局,比如题库系统、自动批改、在线课程中应用人脸识别观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底层的一个逻辑认为,孩子在K12的学习,还是需要人参与的。对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相对痛苦的事情,因为痛苦所以需要人性的关怀,需要有老师去鼓舞、激励、指导,我们基于这个逻辑做我们的商业模式。但是如果说这件事情不成立,未来有机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对我们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现在是两种声音,一种是AI可以完全搞定,一种是需要人,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刘常科说。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