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增资五种方案已提交 业绩投资超11%-2
KIC成立于2005年,初始希望能争取到500亿美圆运营资金,但是韩国央行只希望激进管理外储,态度消极,仅出资170亿美圆;韩国财政部关于KIC态度较为支持,希望能积极运用外储,因而参与了初始出资30亿美圆,2008年再追加100亿美圆。 韩国央行与财政部对外储管理的理念不同,在多项严重投资上呈现争议,常常有“财政部同意、央行不放行”的项目,以至2009年1月KIC趁金融危机参股 华尔街券商美林投资银行(现为美银美林投资银行)时,还强调“用的是财政部的钱”。双方龃龉使得KIC人员活动频繁,也拖累投资效率。 中投提出的前述注资计划各有优点,也存在局部疑问必需处理。目前社会上还存在另一种声音,是中投必需面对的难题。多名熟习中投的人士皆对《财经》记者提及,目前局部部委主张不应将外汇储藏拨给主权基金,而应该单纯停止国度的战略投资之用。 “国内有些见地,以为中投追求投资收益是不对的,因小失大,应该投资战略目的。中国如今经济开展很多瓶颈,资源、能源受制于人,粮食大量进口,高新技术 不行,外储的钱应该买战略资源。”一位市场人士表示,过去对政府投资有主导权的部委,关于外储运用持不同意见,以至对注资中投不抱同意态度,“这会让注资 过程拖得很长。” 中国应运用外储购置战略资源的建议已久,例如3月8日在“两会”上,前国度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提案《积极应用外汇储 备资金,加快施行“走进来”战略》,以为应该以外汇资金支持中国企业“走进来”,国开行、进出口行、中行、工行等主力融资行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外汇资金来 源,在支持企业“走进来”业务中感到力不从心。 事实上,中投过去两年屡见全球战略资源的投资,例如对哈萨克石油自然气探勘开发公司、美国Penn West能源信托基金都有10亿美圆左右范围的大笔投入。 去年中投在全球投资市场动摇水平较高的情形下,获得超越11%的成果,内部士气昂扬,对注资呼声甚高。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在“两会”时公开 对媒体表示,去年的投资报答率与2009年成果相当,权益资产已达4000亿美圆之多。据此测算,中投成立三年来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应为6.345%。 据《财经》记者理解,2010年中投自身借由投资获得的投资报答率仅略低于2009年的11.7%,汇金方面的资产,则由于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上市 之后,赢利高于2009年程度,上缴股利可能增加,汇金方面意料收获颇丰,因而中投的“总成果”可能会超越去年加计汇金收益后的12.9%。 中投团队在2009年初改组后,内部也逐步谐和顺应。去年汪建熙参与旧金山联邦储藏银行的会议时,曾表示中投以为规范普尔500指数会在2010年底站 上1250点;去年12月31日规范普尔500指数的收盘价是1257.64点,与中投预估只差了7点。种种表现也增强了中投寻求增资的底气。 主权基金多元化增资 中投并不是独一一个为注资计划伤神的主权基金,去年许多主权基金也为增资做出努力。除了KIC在夹缝生存中争取到韩国央行承诺的30亿美圆新资金,新加 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下称GIC)与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下称淡马锡)也尝试了新的筹资工具。 GIC在去年10月18日首度将旗下资产停止初次公开发行,工业物流地产普洛斯(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在新加坡股市发行新股达约26.4亿美圆。这是GIC第一次以多数股东角色,将所投资产推向IPO市场。 过去曾有屡次发债记载的淡马锡控股,则在2010年7月首度发行以英镑计价的债券,共发行7亿英镑。加上2010年全年另外四次发行的新加坡币计价债券 及票据30亿元新币,淡马锡一共在2010年应用固定收益工具筹集了近43.4亿美圆资金。去年10月21日,淡马锡也经过IPO,将旗下的枫树工业信托 (Mapletree Industrial Trust)公司上市,取得约0.93亿美圆。 这些筹资行为阐明了,主权基金盼望在资金来源上控制更大的主动权。传统上,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多由外汇储藏、石油储藏、退休基金等来源组成,资金来源依赖国度供给,较为被动。 GIC特别投资公司(为GIC三大基金之一)总裁郑国枰去年底就对《财经》记者表示,GIC直属于新加坡财政部,和淡马锡的独立公司体制不同,法定的营 运资金来源仅有新加坡财政部一处,其他的收入就是投资所得的股利、债息、资本利得,并不可以像淡马锡一样以独立公司身份进来发债募资。 “财政部不给钱,我们就没方法。”郑国枰说,这时假如GIC想要做更多新投资,仅有出卖过往投资一途。 此前,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董事长穆雷(DavidMurray)曾表示,后危机时期,主权财富基金有时机买入低价资产。在过去一两年,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确实在频频出手。 中投亦不例外,除联手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Investment Singapore Corp。)和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德太投资(TPG Capital)入股印度尼西亚煤炭开采效劳公司(PT Delta Dunia Makmur Tbk。),还在俄罗斯等地不时投资。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2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