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投资要闻 >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我国货币政策不会大变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我国货币政策不会大变

2011年01月10日 01:48
<< IT复苏系列之一:风险投资浪潮涛声响起 | 制定严格市场游戏规则 让违规者付出高昂代价  >>
发布者:[风险投资家]  TAGs:[]  
字体:    

经济观察报 
 

  “已经够吃了”,对于上半年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的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打了一个比喻:四十份饭,四十个学生,如果分配均匀,刚刚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

  这是一个不坏的比喻——用吃饭来描述上半年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控制流通中的货 
币总量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正是戴根有领导的部门职责所在。因此,对于戴根有司长来说,“够吃”,即保证了资金供给和需求的总量平衡,就意味着“上半年货币政策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没有多少人比戴根有更加关心“货币供应总量”,思考“够吃”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人们感受到的现实是,资金分配并不均匀,“有人没吃饱,或干脆没吃着,而有的人已经吃撑着了”。2002年5月份央行银行监管一司对于四大银行大额不良贷款状况及成因的调查显示,80%的贷款集中于20%的“优良客户”,而大量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县域经济却因为得不到资金支持而陷于困境。戴根有并不回避这一问题,但是,他认为,这种状况并不是管理总量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而是一个“金融的结构性问题”。 

  “基调是稳定,不会有大的变化”,戴根有明确地告诉记者。在货币政策上半年执行报告即将出笼之际,戴根有司长对本报记者的这番表态,或许正反映了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基本走向。进一步放松银根不可行

  “目前的货币政策正合适,整体不存在问题”,戴根有虽然说话温和,但是显得非常自信和肯定。 

  据央行统计,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即M2和M1——前者是指全部流通中现金加全部公众存款,后者指全部流通中现金加公众存款中的活期存款——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14.7%和12.8%,高出同期GDP增长达7个百分点。近几年,广义货币增长比经济增长加物价上涨之和平均高7个百分点左右,1990-1997年,广义货币年均增长比经济增长加物价增长之和,也大体是高7个百分点。

  另外,近几年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指银行扣除6%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后的准备金,又称备付金)比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6月末已经高于7%,反映目前商业银行的头寸比较充裕。因此,金融机构总体支付能力一直比较充足。

  货币市场利率持续稳步下降,1998年初为8%左右,目前已降为2%左右;国债发行利率1997年为11.83%(10年期固定利率国债),目前已降至2%(7年期固定利率国债)。这几个主要指标也表明,近几年资金一直不紧。 通货是否真的紧缩?

  7-8%的GDP增长还叫通缩?14.7%的货币量增长还叫资金紧?当记者提到有学者一直呼吁人们关注通缩压力、资金偏紧的时候,戴根有反问记者。 

  去年9月份以来,消费物价重新出现负增长,同时财政部又明确提出财政政策将逐渐淡出的目标,于是,有学者对当前通缩的压力表示了空前的关注,大声呼吁实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我们认为,目前14-15%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是基本适度的。经济增长7%,物价为0%,不考虑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实体经济提出的货币需求应该为7%。现在增长14%,实际已考虑了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的因素。” 

  更令戴根有担心的是,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再大量增加贷款和货币供应量,虽然对短期经济增长会有一些刺激作用,在中长期至少会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良贷款问题会异常突出,金融风险会进一步加剧;二是通货膨胀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从中期发展趋势看,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更加多元,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应该会有所下降。 

  在中国,保持这么高的GDP增长怎么还会有通缩压力呢?戴根有的解释是,目前中国出现的物价下降,如果一定要用“通货紧缩”这个词来表达的话,那也只能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通货紧缩”。在经济增长稳定达到7%以上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对物价下降他本人“一般不用”通缩这个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现在关于通货紧缩的几种定义(据说有三种)本身在逻辑上就是有问题的。直接说物价下跌,再对物价下跌进行具体分析,这不是更好吗?降息悬念

  降息的所有呼吁都集中在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持续下降(见附表)。居民消费价格从2001年11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负增长。但是,从月环比指数看(比上月),消费物价负增长是今年3月份开始的。有学者强烈呼吁,如果到6月份CPI还下降,那么在CPI连续四个月下降的情况下,央行应该考虑再次降息,扩大资金供给以刺激消费。 

  “目前的物价下降是必然的。汽车是个典型的例子。降低500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物价水平能不降吗?还有技术进步的因素、收入差距的因素。不要对CPI下降看得那么简单。”戴根有没有正面回答敏感的降息问题,而是很干脆地反问道。

  戴根有希望仔细分析的物价下跌原因。在他看来,就是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入世、技术进步以及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等。

  第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是入世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共下调了5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同时取消了一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使国内市场价格偏高的商品直接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冲击。汽车即属此列。

  另一个因素是技术进步。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6%,这两类消费品价格下降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蔬菜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也是与种菜技术的进步有很大关系。

  收入差距扩大制约消费需求的增长,则是一个潜藏的重要因素。2001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中,占全国总人口62%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只占34.7%,比1997年的47.5%降低了12.8个百分点。一方面我国80%以上的消费品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农民购买力较低。广阔的农村市场难以开拓,是当前买方市场格局的重要特征和消费品总量与市场需求结构失衡的主要成因。 

  “对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技术进步而带来的物价下跌,要有相对长期的思想准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物价如持续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势必带来进口的大幅增长,这对我国是不利的;在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未有显著解决之前,单纯靠扩大货币信贷总量供给,如果增加的货币到不了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手中,结果不但解决不了多少现在的问题,反而对中长期经济和金融稳定积累更多的问题。”戴根有再次提到他最近发表的有关货币政策总结性的一篇论文中的这一重要观点。

  这样看来,即使统计发现6月份CPI仍然下降,央行还会降息吗? 

  “再怎么多地提供饭量,还是会有人吃不饱,而有的人已经吃撑着了。”是否会进一步降息,其实还有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实际效果。 在目前投融资体制下、在目前的银行体系下,乃至当前的地区发展不均衡情况下,增加资金供给到底会有多大的实效呢? 

  戴根有在开始就和记者提到了他们对“结构性问题”无能为力。换一句话说,货币政策本质上是总量政策,即基本只能控制总量,而结构性问题基本是个体制性问题,它决定了资金流量的结构和方向。



 
打印 】【 收藏 】【 推荐

相关阅读:

·暂无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