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崛起是一个事实
2011年01月10日 01:48
[打印本稿]
<< 工商银行宣布自然人可为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 丑闻波及美广告业 世界第二大广告公司阴云笼罩 >>
中国经济时报 张剑荆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对一些学者对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低调态度表示难以理解。根据他的观察,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企业家与学者的态度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前者对于中国崛起为世界工厂表示出很大的热情,而学者大多对此态度低调。 “这对中国是很好的机会,”他说:“我看到的报道几乎千篇一律。”他指的是中国舆论对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否认。他看不出成为世界工厂有什么不好,“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不是7%,而是10%以上”。 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事实。支撑这个判断的是他领导的研究所刚刚完成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名为“科技创新与中国制造”。 据介绍,这是第一份关于“中国制造”的综合性研究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目前我国共有包括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共80余种产品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该所研究人员估计说,实际上,在世界上位居首位的产品已经有上百种。 被用来论证中国制造崛起的另一个证据是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向中国转移。从1990年起,中国大陆吸收投资2300亿美元,占亚洲总额的45%,在《财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2000多个项目。在过去的几年中,包括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三星物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内的这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00多个研究和开发中心和更多的生产制造基地。根据最新的海关统计,2001年度我国出口100强企业中,35家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17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4%。 该研究指出,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30000亿人民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4.4%,在世界制造总额的比例也超过5%,位居世界第四。2000年制造产品出口2200亿美元,超过出口总额的90%。 报告认为中国制造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结构明显,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世界级制造区域。三大区域在全国制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出口总额比重更是超过85%,主要制造产品的生产基地大多位于三大制造区域。 研究显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发展来说,基本上占有了同等重要的地位。90年代以来,尽管有过反复,这一比重目前已接近50%。 从“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竞争和世界制造业价值链构成的角度分析,该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制造的多数产业和企业还处于依靠比较优势而竞争优势薄弱的阶段,主要以生产制造为主。但是以海尔、华为等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竞争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而且跨国制造公司向中国加速转移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不仅仅是生产的转移,变成包括研发、销售等在内的一体化转移。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制造的未来绝不仅仅是生产基地。 这份报告还概括了中国制造发展的优势因素。除了被普遍认可的中国拥有广阔消费市场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外,该报告认为“中国制造”具有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是其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外“中国制造”还具有较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跨国公司和华人为主体的广泛国际关系网络、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政府政策支持等其他不可忽视的优势。 长城研究所预测,中国制造在2005年很有可能超过德国而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由于美国和日本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停滞不前,尤其是日本,受其国民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日本制造”早已不复往日雄风。按照这一趋势及目前中国制造的发展速度,中国完全有把握在2015年超过日本、2030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但同样“中国制造”的劣势也比较明显,例如科技创新能力弱、品牌建设不足、物流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缺乏管理人才和熟练技工等。由于如今国内科技体制与中国制造联系不够紧密,创新成果产业化率比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致使中国制造众多技术来源于国外,自主技术能力差,影响了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和在世界制造价值体系中的攀升。报告称,今后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升并在世界制造体系中占据更重要地位的惟一出路在于科技创新。 相关阅读:
|
|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