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指出:产品竞争力是信息产业发展核心
2011年01月10日 01:48
[打印本稿]
<< 乌洽会内联项目签约一百八十三个 投资一百多亿 | 150个项目签约额122亿 “兰洽会”喜结硕果累累 >>
中新社东莞九月一日电(记者邱吉灵) 中国自动化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澄,参与规划并领导实施的国家高技术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犹如一艘“航空母舰”驶向制造业海洋,成功地推动了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日前,吴澄教授应邀赴广东东莞参加首届中国国际制造业信息化博览会的论坛演讲。记者就中国“入世”后制造业如何发展,如何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等问题,采访了这位重量级的科学家。 吴教授说,制造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及综合实力,国家经济竞争力决定于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体现为产品竞争力。因此,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是当前经济发展核心问题。 他回顾两年前,应邀到国务院讲课,对中国的总理和副总理们说,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中国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信息技术,结合“大制造、小装配”的国情,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对此,国务院特向中国百强企业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国家到“十五”计划末期,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数大、中型企业至少实现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 话题转到一九八四年,他主持国家CIMS实验工程的研究。他说,当时该项工程研究基本与美国同步,目前中国内地实施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二百一十家企业,涵盖机械、家电、航空、航天、汽车、石油、纺织、轻工、冶金、煤炭、化工等行业,对五十二家企业CIMS工程的验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渗透到了企业产品的研发、制造、管理、销售的全过程,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吴教授认为,信息化既加快了企业市场竞争的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同时也加快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他从中国最大纺织机械企业——山西经纬纺机厂,谈到海内外纺机及出口现状:中国一百二十万台纺机,十万五千台无梭织机,无梭化率仅百分之九,而欧美的无梭化率达百分之七十,日本百分之五十,东南亚百分之二十。中国无梭化率低,用好棉花,织出的布质量却差,每年进口高档面料七十亿美元。经纬纺机厂采用信息集成和虚拟制造后,用虚拟制造突破了关键技术,不到两年造出了六百台新型纺机,使原来十年才能研制的新产品提前完成,加快了产品结构的调整,经济效益不菲。 吴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还身兼国家“八六三”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国家攀登计划“复杂系统控制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论证,确定了包括“网络化敏捷制造”、“轿车虚拟制造”、“先进制造装备”、“拟人机械人”在内的四个重大项目和“复杂制造系统智能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纳米磨擦学及应用”、“先进激光加工及应用”、“无损检测与质量控制”等五个重点基金项目,推进中国先进系统这一学科领域和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记者了解到,吴教授在研究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复杂工业大系统的建模、控制及调度,系统可靠性等方面,为中国企业CIMS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还指导东莞市建立起中国虚拟制造协作网。该网“粤港渝陕网络化制造协作工程”预定今年十月正式实施。 相关阅读:
|
|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