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力产业”崭露头角
2011年01月10日 01:48
[打印本稿]
<< 吴敬琏、林毅夫、成思危交锋二板 |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股份制经济掀动投资热潮 >>
摘自《联合早报》 尽管许多人对中国是否已经是世界的工厂还议论纷纷,但已没有人否认它正在崛起成为世界的一个主要制造中心。在劳动密集型生产领域,中国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动力,正在吸引无数的海外企业到当地设厂。 不过,人们或许也因此忽视了另一个趋势:中国在“脑力”密集型领域的实力近年来也开始突显出来。在它去年吸引的469亿美元(约830亿新元)实际利用外资中,科研投资所占的比例可能还不到0.3%,但这个数字正在静悄悄地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估计也相当惊人。 国际高科技巨头如IBM、英特尔这两年里都或在中国设立科研中心,或扩充已有的规模。通用电器(General Electric)在美国和印度以外的第三个国际研发中心,明年都将在上海浦东开幕。阿尔卡特(Alcatel)计划把公司每年15%的科研预算,拨给它在上海的业务。微软则在去年底,将它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 和制造型企业一样,知识型企业来到中国投资,主要原因也在“人”。根据官方数据,中国高等院校的理工系每年招收超过100万个学生,占高等院校新生总数的接近一半。社会对理工活动的重视,为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基础。去年,中国全国全职从事科技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就达到96万人。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宏江指出,中国有不少非常优秀的学府,培养出来的理工学生基础也很扎实,一些人在创造力方面或许略显不足,不过只要经过一些训练,问题也不是不能克服的。“要从13亿人口当中挑几千个人出来搞软件开发是很容易的,这点无论在香港、新加坡或台湾,都没办法做到。” 海外科技人才纷回国 但人才并不是中国唯一的卖点。对许多企业而言,中国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市场,它们的研发策略,也因此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台湾最大汽车企业裕隆集团在福州合资设立的东南汽车公司,未来就有计划将部分研发和产品设计的业务从台湾转移到中国大陆。 东南汽车总经理林国铭解释说,科研和产品设计这些上游活动必须根据下游的市场需要来进行,因此把这些活动放在市场的所在地开展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而蠢蠢欲动的不仅是企业,这个市场所展现的活力和潜力,也正在说服不少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早年离开中国到海外发展的科技人才,回到中国工作。 10年前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张宏江就坦言,自己在欧洲和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还是觉得目前的工作最具成就感。“年轻的时候一般不会这么想,但是当你成功以后,你就会去考虑,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无非就是希望make an impact(发挥一些作用),希望自己的作用不仅仅在个人研究的领域,而是带起一批人,为一个地区,一个研究领域作出一些贡献。” 市场机制与环境须改善 当然,这并不表示中国的科研事业将从此一帆风顺,相反的,如果市场机制和整体环境无法进一步改善,中国在这方面的潜力恐怕永远难以转变为真正的实力。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指出,无论是创业的环境,或开发大型系统软件的能力,中国目前的条件都明显不如美国或印度成熟。更重要的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中国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对高科技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特别重要的。中国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很多的进步,但是距离完美的状态可能还比较远。”他委婉地强调。 无论如何,对亚洲周边的经济体来说,外资加强它们在中国的科研投资,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不少观察人士之前还不断试图说明,中国的崛起不会对周边带来经济上的威胁,在劳动密集型领域的投资流向中国后,东亚将出现一个更细致的分工:新加坡、香港、台湾等经济体可以专注于设计、开发、市场销售等生产流程中的上下两端,中间产品加工和制造的这一环节,则在劳动市场庞大的中国进行。 或许时间仍会证明这个说法大致是正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成熟,它在加工制造以外,涉足研发、行销等活动的能力也将不断加强。周边经济体会发现,自己可以寻找定位的空间,恐怕要比乐观者所预言的狭窄许多。是的,中国经济的崛起长远来说将惠及周边地区,但短期而言,整个区域调整的过程恐怕将是痛苦而充满不确定性的。 相关阅读:
|
|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