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三鹿后恒天然投资又受挫
2017年09月27日 11:47
网站管理员007
[打印本稿]
财报显示,2017财年,恒天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19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为919亿元)。但受到整体利润率下降的影响,2017年财年,恒天然经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下降15%,在12亿新西兰元左右。税后净利润则下降了11%,约为7.45亿新西兰元。
恒天然董事长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表示,尽管原奶收购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57%,同时毛利率也面临下降的压力,但恒天然仍保持了预计的现金分红。
一位长期关注国际股市的证券分析师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2017财年,恒天然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到产量下降、运营成本增加和公司资产减记等多种因素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也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所有权掌握在1万余位牧场主及其家庭手中。
实际上,恒天然与中国的渊源颇深,还记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中的主角即三鹿集团吗?当时,恒天然正是三鹿集团的重要股东。
据中华工商时报的文章即《三鹿上市突然提速乳品业最大合资企业正式运营》显示,2005年12月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与新西兰恒天然在钓鱼台国宾馆草签合资协议,三鹿集团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双方宣布合资公司正式运营。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突然爆发,三鹿集团不仅未能实现上市目标,最终还被破产清算,恒天然的这笔投资自然也没有得到如期回报。然而,令人佩服的是,三鹿集团成为众矢之的,但恒天然却能“全身而退”。
2013年8月,恒天然引发“肉毒杆菌乌龙事件”,让不少企业受到波及,比如法国达能集团旗下多美滋,原本在中国奶粉市场上“笑傲江湖”,却因此“一蹶不振”,最终落得被甩卖的结局。多美滋遭受如此“无妄之灾”,法国达能集团“一怒之下”将恒天然告上法庭,从而寻求索赔,并终止所有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法国达能集团与恒天然之间的官司已经过去4年,但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一位接近法国达能集团的权威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在国外,打这种经济官司就是很漫长,持续多年都很正常。
据悉,2014年7月,恒天然曾宣布与外资巨头即雅培一起在中国投资兴建奶牛养殖基地,当时,消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但现在也没有什么动静了。时至今日,恒天然依然在华有着巨大的生意,不少主攻在华市场的进口奶粉,其实都是由恒天然代为加工的。
《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注意到,受累于贝因美糟糕的业绩表现,恒天然录得350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的资产减记,还因贝因美股价下跌承受了4100万新西兰元的损失。
同时,今年上半年肆虐新西兰的洪灾,导致恒天然年产量实际下降了3个百分点左右,但奶价的上涨,使得恒天然的总营业收入还是维持了增长势头。
另外,由于高附加值产品群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也为恒天然的总营业收入注入了强劲动力。
就在2017年财年公布之际,恒天然被澳大利亚媒体曝光,已经提交标书,参与竞购澳大利亚最大乳企迈高集团。
对此,恒天然澳洲总经理戴德可表示,此次的要约为无条件、不具约束力的初步交易方案,并且知悉乳业资产合并将会面临澳公平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审查。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