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网葛永昌:在创业的泥沼中不断挣扎
(图为上海中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葛永昌) 葛永昌,上海中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截至2013年1月,上海中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返利网,布兜网两家网站。 2006年12月创立返利网的时候,这种在欧美被称为cash back(返利)的购物模式已出现很久,只是在国内还少有类似模式。“它可能会受到欢迎”,这个想法激发了葛永昌的创业念头。 在此之前,葛永昌是一家名为Pactec Soft(柏柯软件)的美国互联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负责网站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当时他月入8000,每天朝九晚五后就再也不把自己扔进工作里—这种一日看尽百日的生活让葛永昌觉得,再不做点什么就太对不起自己了。“人生短暂,怎么都是过场,何不过的轰烈些?”葛永昌说。 话虽如此,葛永昌没有抱着一个创业点子就跳槽,他找到同事隗元元负责产品的界面和用户体验设计,自己动手写程序。内部服务器就架在葛永昌家客厅里,俩人抓紧时间分头拜访大客户直到2007年6月,用户增长率达到每月至少30%,人数过万的时候,葛永昌才决定辞职创业,确信自己“轰轰烈烈”做事情的时候到了。 葛永昌凑到的创业资金只有区区10万。服务器、人力成本和其他支出迅速让10万变成三四万。这意味着在创业初期,葛永昌拿不出很多钱来做市场营销,用户资源积累只能通过原始的“人际传播”。对于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来说,让消费者收到返利现金才是赢得他们信任的唯一途径。 为了博得商业客户的信任,葛永昌不收客户一分钱。只有消费者在客户网站上付完款、收到货物且过了商品退货期后,一个交易的流程才算结束,客户才需要在两个月之后支付费用。这个流程带来的问题是:回款往往需要比较长的周期。第一家谈下来的是当当网,这个国内领先的B2C公司对cash back模式早有耳闻,葛永昌打电话到市场营销部的时候,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市场部经理。一周后,葛永昌凭借“无订单,无回报”的诚意搞定了与当当网的利润分成比例、数据库的对接和其他所有手续,连签订合同都是传真往来。直到一年以后,合作双方才知道彼此长什么样子。 创业初期葛永昌只有三四万维持运转。当会员数量增长到2万的时候,巨大的资金缺口出现了—这边客户还没给钱,那边消费者的返利又等着到账,公司运营也急需用钱。此时,葛永昌每月需要向消费者支付约3万元的返利。 这是葛永昌最难熬的日子,无处筹钱的他想到了信用卡。他的钱包里随后陆陆续续多出了4张信用卡;女朋友也被他鼓动着去办了2张。信用卡里提出的现金七八万,再加上向朋友借的钱,葛永昌总算能把返利分批付清。“那时候记得最牢的就是每张信用卡最后还款日。”葛永昌说,“不管怎么样,不能把消费者体验降下来。否则就完了。”2007年1月,当当网把第一笔回款400元打给了葛永昌。这样入不敷出的日子持续了4个月。 2008年8月,葛永昌拿到了创业以来第一笔投资:500万人民币。投资方是和返利网素有合作的一家互联网广告公司,双方在客户资源上有很大的重合度。葛永昌更愿意把这笔资金看作业务上的战略合作。资金根据双方的业绩不断投入,一年投资周期结束后根据业绩核算投资方所占的比例。目前投资完成了近40%,该公司在返利网里占股不到10%。但葛永昌觉得这笔投资中“一些业务合作上的排他性条款给我很多限制。” 2008年底,返利网的合作客户发展到133家,已经覆盖到国内较大的B2C电子商务公司。消费者会员数量达到26万,平均每月增长率达到15%。但葛永昌依然想“尽快地把会员这个堡垒做大”。葛永昌承认自己在谈客户上的天分很有限,除了“用订单说话”和一遍遍解说自己的经营模式以外,所有的砝码都压在了客户的合作诚意上。 尴尬的创业初期,葛永昌自嘲自己更像是一个草根站长:返利网在给其他电商平台做推广的同时,自身的推广仅仅是依靠在各大网络社区发帖,或者用邮件去影响第一批用户。坚持了四年,返利网开始迎来返利类网站的春天。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