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创业人物 > 俞渝:创业13年,我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懈坚持

俞渝:创业13年,我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懈坚持

2013年12月04日 08:52    网络编辑07

(图为当当网上书店联合总裁俞渝)

        俞渝,毕业于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毕业后在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北京分公司任美方总经理翻译兼秘书,现任当当网上书店联合总裁。1997年在英国纽约创办TRIPOD国际公司(企业兼并财务顾问公司),1996年,与李国庆结婚并共同创办当当网上书店。22岁离开故土到美国留学,32岁回国创业。

        22岁离开故土到美国留学,32岁回国创业,这10年,俞渝为她后来事业腾飞奠定了基础。她自己总结到:在国内受到了很好的系统教育,学会了严谨地做人做事;美国给她最大的影响在于,不怕失败,敢于创新,并能尽量保持一份轻松的心态。

        大学毕业后,俞渝到了一家合资企业当翻译。那时工作量大,特别辛苦,老是出差、开会,钱倒是挣得挺多的,但心里还是不塌实。于是她的想法更强烈了,一定要到外面去读书。

       因为业务能力突出,常有单位借她去做翻译。1987年,外交部组织一个团到美国12个城市宣讲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还要合作很多项目。俞渝跟着去美国出差1个月,跑了十几个城市。她顺便带着成绩单和推荐信,到哪儿都打电话。就这样,考取了俄勒冈大学。

       在国外期间,俞渝觉得上MBA的确学到了很多知识,自己的几个弱项也都得到了提高。比如MBA特别要求能分析方案,在这方面经过锻炼她做到了得心应手。再有,在公众场合的讲话不行,她又修了一门管理沟通课,这门课细到分析你讲话的的眼神怎么不对,手势怎么不对,逻辑怎么不对,上完课真的挺管用,毕业时被选上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加上学校的边上有美国证券交易所,她成天泡在证券业的环境中,还能分析许多当时发生的案例,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1992年,俞渝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国际商务MBA毕业。但是那时美国正好经济萧条刚结束,MBA的就业市场也大不如前,所以找工作极其不顺利。俞渝依然记得:“我写了有300封求职信,在有的公司面试了16次,但后来还是决定不要我,我能够找到的工作都是我不想去的。”

        后来,俞渝豁出去了,决定自己开公司,给其他公司做金融咨询顾问业务。由于做翻译多年,认识一些老板和总裁,他们愿意把一些小的项目交给她试一试。项目虽小,但从头到尾都由自己一个人负责,和人打交道的层次反而特别高,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华尔街做事的这段时间里,虽然非常辛苦,但俞渝得到了很多收获。她把华尔街比喻成高压锅,压力非常大。它逼着人在很短的时间,就要很清楚地了解一个企业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这确实锻炼了人的能力,还有就是别人的企业看得比较多之后,能得到一些启发,知道资本市场和企业需要的是什么。这对于她后来做“当当”很有帮助,既能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又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想问题,能够把和投资者与公司的关系和利益处理得很得当,而这对于一个创业的公司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1996年10月,俞渝和李国庆在纽约结为连理。随后,俞渝把美国那边的公司关了,加入了李国庆创办的科文公司。夫妇俩常探讨在图书这个行业中间最值钱的是什么?李国庆认为肯定是出版社和读者的直接联系。而在传统上,在出版商和读者之间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与此同时,他们看到,借助Internet,出版商和读者可以直接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网上书店肯定是未来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

       1999年11月,“当当”开始试运营。在公司里,李国庆负责市场、技术、采编、运营,俞渝掌管财务和人力资源。两个人的做事风格不一样,想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但很多时候是相互补充,称得上是琴瑟和谐。

        如今,“当当”收到的网上订单中既有来自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和香港,以及偏远欠发达地区的订单,也有来自美国、巴西、匈牙利等海外华人的订单,网站在海内外都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俞渝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今后要把“当当”做得更大,更好,给出版商和读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说到竞争对手,俞渝说,当当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当当不会去和新浪比,因为新浪是一个综合性网站,它做得非常漂亮,很多人非常喜欢。可是当当是一个卖书的网站,网上书店和真实书店的最大区别是真实书店有1000平方米,只能放1000平方米的货,1万平方米,只能放2万个品种,网上书店最重要的是非常非常全。

        竞争也不是最大的压力,最大的压力是客户发展,公司能不能跟上网民的增长,如果网民每月增长20%,当当的业务就不能只增长10%。而且网民增长之后,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上网的人是网虫,现在已经是新的一批人,这批人需要什么,是值得认真讨论的事情,怎么为这些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真正的压力。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