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总有一条创业之路是属于自己的
(图为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李书福,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经济师职称,台州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白手起家,创办吉利集团。1999年底,吉利集团员工发展到近万人,总资产20多亿元,年销收入30多亿元。吉利集团是中国第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此外,吉利还投资8亿多元创建了全国最大的民办大学——北京吉利大学。2010年3月28日21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 李书福的最终成功源于他之前不断的创业过程,每一次的创业经历都给他积攒了可贵的经验。 开照相馆 “我是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李书福说:“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穷,第三当然更喜欢致富了!”他敢闯敢拼,豁得出去。他最早算得上做生意,应该是1982年的照相生意。“当时就是父亲给了120元。”那年,李书福19岁,高中毕业。李书福的照相生意做得不错,半年后赚到1000元,他正式开起了照相馆。 淘金之路 一年以后,李书福迈出办企业的第一步。“我选的工业项目都是别人做不了的。”李书福说是在“垃圾”中提取金银。李书福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喜欢鼓捣的李书福,在洗相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李书福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后来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 为这个项目,李书福投资了1万元。虽然这些钱大部分来自生意不错的照相馆,但李书福还是义无反顾地把照相馆关了门。“这个别人还做不了。”李书福至今对这个生财之道感觉良好。 试水冰箱 时间到了1984年,后来,李书福的简历,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年开始写起,此时他的名头是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在吉利汽车流传的故事是,这一年左右,李书福有一次去一个小鞋厂定做一双皮鞋,发现鞋厂的4个工人都在给冰箱做一种元件。 那时候,冰箱在北方一些城市还绝对是供不应求。李书福回家后也开始生产这种冰箱零部件。“当时的效益非常好,一年营业额有四五千元。”吉利集团一位老员工回忆。 这时李书福做出了一个更大决定———生产电冰箱。在1985年前后,民营经济还没有获得正式承认,电冰箱这种国家统一配售商品,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1986年,李书福在自己研发、生产出电冰箱关键零部件蒸发器后,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电冰箱。“我们电冰箱非常成功。”靠在吉利汽车台州路桥生产基地会议室的沙发上,李书福“吹牛”。 北极花冰箱当时已成为国内冰箱行业的名牌产品。1989年,李书福这个26岁的北极花冰箱厂厂长,已经是一个实足的千万富翁。 海南地产投资 李书福最大的商业失败在海南。1992年前后海南房地产热潮正猛,李书福带着数千万元赶赴海南。“海南地产热那一段,几千万全赔了,人都回不来了。”李书福说,“这一段就不要讲了嘛。” 李书福在海南进行房地产生意不到两年,做了些什么项目,李书福很少向外人谈起,在他个人的介绍中,这一段也被省略。海南房地产的失败,李书福说,给他最大的教训就是:“我只能做实业。” 足球投资 2001年3月16日,吉利集团与广州足协签定合同,成立了广州吉利足球队,这本来是吉利集团销售公司一种商业选择。然而,随着吉利足球队冲A失败,形势急转直下。2001年10月4日,吉利集团宣布退出中国足坛,为期30年的合同运行了8个月即宣告中止,12月13日,吉利集团将中国足球协会告上了法庭,而李书福本人也成为中国足球界“揭黑”第一人。 “失败,这些都是实践的过程,这些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李书福说。 2009年年底,在吉利与沃尔沃达成协议后,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因此成为全球的焦点,《华尔街日报》更是把他类比为亨利·福特。 自古以来,那些优秀人物就像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历史上,如光辉的星斗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步伐。难道他们的成功仅仅是因为机遇好,有运气?显然不是这样。深挖其根源,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优秀人物都有其成功的内在原因,李书福也一样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