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斯郑坚江:创业中甘为孺子牛
(图为郑坚江) 郑坚江,奥克斯集团董事长、总裁。1987年,年仅25岁还是一名汽车修理工的郑坚江毛遂自荐,承包了一家固定资产不足6万元的乡办钟表零件厂。他用12年时间,把这个小厂打造成年销售收入达30多亿元的大企业。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那时,郑坚江刚刚初中毕业,先是修理电动机、汽车,后来他决定承包乡办钟表零件厂,从此走上了创业旅程。1987年,年仅26岁还是一名汽车修理工的郑坚江毛遂自荐,承包了一个只有七八个人、负债却高达20几万元的乡办小厂,开始生产电视机天线、电能表等产品。创业之初,在大家的眼里,郑坚江只是一个没有经历沉淀、没有资本积累、没有经营经验的“毛头小伙子”。 那时,真的很难。郑坚江为了贷款3000元,在银行“软磨硬泡”了一个星期;为了得到大厂的认可,不惜放下颜面,向兄弟企业借厂房。创业初期,大家都没有钱,能够生存发展起来的都是靠智慧、理念、真情、奋斗来实现自己梦想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5年的打拼,郑坚江组建的三星集团进入国家级乡镇企业行列,成为了全球电表行业的老大。 只有专注的人才能敏锐地感知市场的变化。1994年,郑坚江感觉到电能表等产品的市场空间已经不可能为企业带来质的飞跃,经过仔细调研,他又把目光瞄向空调行业。 “电能表已经做到全球最大了,但是,企业与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为电能表毕竟是一个比较狭窄的产业,我认为真正的企业应该有一个大的市场环境,面临国际化的竞争,这样才能够显示出企业家在企业运作当中的智慧和才华,也才能为社会贡献度更大。” 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坚江发现做空调配件的利润很高。他通过认真思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空调将逐渐成为生活必备品,那么市场前景会非常广阔,而且利润空间又这么大。如果创立一个家电制造业生产基地,可以整合上下游的产业资源,减低成本,将来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前景。 通过充分的认证,科学的评审,细致的规划,一个由偶然发现引发的企业转型灵感,凭借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胆识、快速的决策开始付诸实施。1994年5月,他们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生产奥克斯空调器,年生产能力达50万台。2001年1月,奥克斯空调首批成为免检产品和节能产品,并进入国内空调行业四强。 如今,奥克斯集团已经发展成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前25强、中国信息化标杆企业、国家重点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并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常设单位,在宁波、上海、深圳、南昌建立了四大研究院;拥有“三星”和“奥克斯”两项跨行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两个中国名牌产品。集团坚持做大做强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已成为在全球电力计量设备和中国家电行业具有较高市场地位、通讯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集团。 时间不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但在短时间内完成企业蜕变的企业和其领导者一定是跑赢时间的人。郑坚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带领一个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执行业牛耳的大型集团,这其中包含了他的专注、睿智和抢在时间前面决策改变的勇气。 对企业而言,谈到创新一般是指产品技术的创新和内部管理的创新两种。郑建江对这两种创新都不陌生,他人生淘到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创新而来。当时,他们乡办企业生产电能表,郑建江就是将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到老的产品当中,使产品的性能大大提高。质量好了,产品自然就有市场了。郑建江的电能表由此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逐渐发展成了行业第一。 郑坚江坦言,奥克斯目前主要在提升自主品牌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两个方面实现突破。品牌源自技术。数年前,奥克斯就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提出了“产品领先战略”,欲通过产品的自主创新不断巩固和开拓新的市场,最终打造坚挺的奥克斯品牌。 时间是可以创造的,这是奥克斯集团发展20余年给我们的启示。郑坚江带领他的企业20余年里始终站在创新的前沿,让创新为企业赢得发展的空间,让创新为企业创造抢占行业高地的时间。奥克斯的成功,也许不可复制,但却值得所有企业进行深度思考。 郑坚江是属“牛”的,并且是出生于春天的“牛”,春勤牛耕,所以郑坚江总是忙碌在他的路上;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所以郑坚江总是奉献着他的奉献。26年风雨历程,10年积累,10年探索,而后的沉思和转型,奥克斯完成了它新征程上厚积薄发的所有准备。如一个人的成长,奥克斯已经从懵懂、冲动,走向成熟、稳健。这种成熟,是心智的,也是身体的。一切的一切,正如郑坚江自己所说,这条路,他将一直走下去,这是他的乐趣,也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宿命。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