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康:谈到创业我是靠手艺吃饭的
(图为高德康) 高德康,现任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76年高德康以8台缝纫机起家创业,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农民企业家。从事服装生产和经营三十多年间,他以对服装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使其创立的波司登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品牌羽绒服装制造商,成为国内消费品领域唯一统揽“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全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高先生在光彩慈善、科教文卫、扶危救困和公益环保等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曾以个人名义累计出资1.2亿元建成全国十佳小康村——康博村。高德康两次入选民政部“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他所创立的波司登多年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近6亿元,波司登公司及其个人分别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民政部颁发的中国慈善领域最高奖——“中华慈善奖”。高先生还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全额自筹捐赠5000万元成立由国家民政部直属管理的“德康博爱基金会”,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誓将光彩爱心事业进行到底。 31年的创业,高德康从一个小裁缝成为大富豪,波司登也从一个村级缝纫组发展成为一家上市公司。1976年,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24岁的村民高德康靠着从父亲学来的裁缝手艺带着11个农民,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缝纫组,自任组长,资产是8台家用缝纫机和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波司登的光辉历程就从这8台缝纫机和一辆自行车开始起步了。 缝纫组起初靠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加工服装赚钱,高德康就是骑着这辆自行车每天要从村里往返上海购买原料,递送成品。来回200公里路。每天天没亮,高德康就骑上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上路。去时带上加工好的100公斤重的服装,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狂奔”,之后再驮上上百公斤的原料,连夜返回村里。来回十五个小时,胎爆、轮子变形是家常便饭。 1980年,高德康正式成立了山泾村服装厂。通过来料加工,为上海一家工厂做中式棉袄罩衣、中西式罩衣、盘各种花钮。1984年,高德康的小作坊也正式开始由来料加工向贴牌生产转变,这一年高德康开始为上海某品牌加工羽绒服。第一次做羽绒服,他就敏锐觉察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之巨大。5年后,上海天工服装厂找上门,高德康便以每年15万元的品牌使用费开始为天工服装厂加工秀士登牌羽绒服。这样,不到两年,高德康的企业经过发展更名为了常熟市康博工艺时装厂。 1990年,高德康斥资150万元,建起了康博的第二幢厂房和办公楼。同年,高德康做出了关乎企业走上成功之路的关键决策,正式注册了日后闻名世界的品牌—“波司登”。 几十年后,在中央电视台2006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财富论坛的演播现场,高德康作为嘉宾接受“刁难”,为节目观察员之一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女士在现场用10分钟时间制作了一件礼服,赢得满堂喝彩。 历经创业艰辛,经营中的危机四伏,高德康一步步将波司登带入正轨,并且贴上了世界知名标签。 如果说波司登用31年时间从一家村级缝纫组发展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是高德康等“波司登人”通过实干创造的奇迹,那么“波司登”品牌从一个江苏“民牌”壮大为品牌价值超百亿的“名牌”,并扩充出“雪中飞”、“冰洁”、“冰飞”和“康博”等多线品牌,就是以高德康为主心骨的“波司登智慧”的逐步体现。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