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很难做到完美
2014年06月20日 11:36
网站管理员07
[打印本稿]
创业不是请客吃饭
我们的团队很优秀,有自己打拼创业的、有从大公司出来的,有做投资的、有搞零售的,有带兵冲前线的将军、有摇着羽扇的军师,大家因为愿景一致而走到一起。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看问题的理念、角度也许截然不同,这是痛苦的却也是极好的。
我们要一个极致的车况检测报告,关于如何又严谨科学的同时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痛点回答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各方分歧极大。以赛车协会车检裁判出身的高老师为代表的技术派,以一个严谨工程师的角度,列出了多大2000条极为详细的检测指标;产品团队一看全傻眼了,用户完全看不懂,没有医生解读又充满晦涩术语的体检报告,简直和“互联网思维”背道而驰。
为这一个问题,团队的10人打了3天。结果没分出胜负,只好测试,各自做出得方案找客户测试,再来定论。这才有了我们既说说人话有不失专业性得车检报告,丛客户出发,让大家看得懂也放心。
我们希望在每个关乎客户利益的问题上不惜代价认真地较劲到死,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我们也希望在关乎公司存亡的每个问题上丧心病狂“吵”到天昏地暗,才能得到经过反复推敲和挑战的打法。
这样打架是一种较真的辩驳。团队已经习惯了。我们有一间大玻璃放,窗户就是我们的黑板,里面放着各种食物和长条凳,这就是我们的战场,打累了就休会,补充点能量继续。在优车诚品这种文化不但让我们打得更加准,也构成了团队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和主人精神,心齐就构成我们长久走下去的基础。
最难的是找人
创始团队的中层大部分都是4位创始人带来的子弟兵。此前均有各自创业经历的4位创始人,通过共事培养出一批可信任的伙伴。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共同认可,不论能力、个人品行、事业方向等。
少量是4位创始人一起挖来的,这里要提到一位总工程师,丛林称他老高。自己开了一家汽修店的老高,他也曾任路虎的技术总监,也是中国赛车协会的技术裁判,是业界的一位知名人物。在遇到优车之前,老高正在经营自己的汽修店,过着优哉游哉的老板生活,生意稳定,衣食无忧。我们几个人就经常去找老高聊,谈生意,谈未来,谈人生志气。然后有一天,在优车还没有钱、没有品牌的情况下,只好凭诚意说事儿,老高毅然决然的加入优车。为此他亏本转让了自己的店铺,带着全家老少从天通苑搬到亦庄,开始了人生近40岁的再次创业之旅。
请人是如此的不易,特别是像老高这样的人才。即使有多家创业公司的沉淀,即使有四个人的同心协力,时至今天让丛林最头疼的,依然还是人才问题,曾经听无数创业者感叹人才的可贵,今天也要表达一下“他们说的太对了”。
别轻易动摇
汽车行业巨大,创业分支繁多。一路上多少会遇见很多方向性的挣扎,新模式的出现总是会让创业者犹豫,要不要跟着做?得益于此前58创业的经历,丛林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觉得:跟不跟是一个定力的问题。要跟就要押注全部的资源来做转向,否则就不要跟,以他的经验来看,盲目跟进去的大部分是会死掉的。
拿最近国外的Beepi来讲,丛林将其定义为“带回购条款的非现场寄售模式”。但是目前在中国的二手车市场,在基本的买卖秩序还未形成的前提上,何谈交易市场的创新?货物安全还没有保障的时候,希望通过改变交易模式来创造价值,这在现阶段的二手车市场是行不通的。
丛林分享道,“创业公司资源有限,我们没有动摇,但每天都会讨论。上周还在探讨汽车金融是否比汽车零售更值得做?结论是,事情很好,但并不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最大擅长。”
如何最终下定论?有一个方式帮助判断,比如说:新模式的出现是否会威胁到自家创业的现有模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的确需要团队思考。
一句话,很多诱惑都是陷阱。世上的确有很多更好的生意、更好的模式,但要记住一点,创业是九死一生,必须保持专注,不是你的钱不要去赚。
别梦想做到完美
在丛林的设想中,在优车诚品买车的用户会感受到贵宾的服务。提车的时候,车戴一朵大红花、赠送一本使用指南:告诉买家车在什么阶段需要做保养、故障码对应的解决方案、换机油时什么牌子的性价比最高,等等。而且还要开发一套会员体系,帮助买家记录汽车使用的所有信息。
“这是我迟早要做的事情,但在真正开业的时候,团队真心做不出来,只能保障运营。拿到一辆安全的车已经倾尽所有人力。”
“每卖一辆车,我都会遗憾,这就意味着我没有给用户提供一份完美的服务体验。包括市场的策划,我会觉得,如果再给我一周的时间,我能打造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但我就是没有这一周的时间。”
车在跑,没有停下来的奢侈。假如轮子出了什么问题,你只能边跑边换。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