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影“算命”
2014年08月23日 09:50
网站管理员07
[打印本稿]
被称为“数据哥”的刘晗,正致力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瞄准整个电影产业,用数据给电影“把脉算命”,解读其背后的“数据现象”。如今在行业“算”出了名气的刘晗,现在会被人直呼为“算命先生”。
2006年,刘晗回国后在一家门户网站工作了四五年,主要从事的工作还是与数据分不开:技术架构的应用设计和分析。“我接触到了很多平台和数据,也深知它们背后的排列和规律。”刘晗说。
刘晗告诉记者,新浪微博中,80%的用户都非常关注明星,在新浪每天“生产”的1亿多条微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明星、艺人、娱乐、影讯之类,“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次偶然的“邂逅”后,刘晗最终选择电影作为数据分析创业的方向。
刘晗一直对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影片《再见七日情》中的一些情节设计十分不解。但一次与该片导演张坚庭的深聊,让他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带有时代痕迹的影片,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刘晗说,自那以后,“我就觉得,如果能为电影、为人们做点事情,太有意义了。”
2012年11月9日,即在《一九四二》全国公开上映的前20天,刘晗发出一条微博,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反响:“各位关心《一九四二》的同学们,其实我也是很爱冯导的,希望票房能6亿。但无奈历史数据显示在Q4(第四季度——记者注)后半段贺岁档上映的片子里,历史题材的悲剧往往票房不佳。根据 iFilm+后台系统测算,目前的档期和宣传反馈,预估票房3.8亿左右。”
“预估票房仅3.8亿左右”,在众多网友纷纷猜测《一九四二》票房将破7亿的“大潮”中,刘晗遭到“炮轰”,甚至主创团队和华谊兄弟也找到他,质疑他“为什么要和我们作对”。但是,数周后,《一九四二》3.64亿元的最终票房,证明了刘晗用大数据“算”出来的结果的精确性。
“我们是通过影名、剧本、角色、演员阵容、宣传情况、主题曲等70多个维度和变量,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来综合测评的。”刘晗说,“这些维度和变量还在不断地完善与追加中。”
截至目前,新影数讯已经掌握了两万部电影、六万名艺人、四千位导演的数据资料,并能对微博关注影视娱乐的1.2亿人进行科学的偏好分析。
在这些掌握的大量数据基础之上,刘晗团队开发的iFilm+系统预测一部电影的市场表现等情况,准确率可以高达80%。
去年,新影数讯还参与了《画皮Ⅱ》的新媒体营销项目,最终也证实策划非常成功,效果出奇的好。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