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业军人的创业历程
2014年10月17日 09:28
网站管理员07
[打印本稿]
看病、取药、照顾病人……陈万明非常热爱他的事业,52岁的他说自己还正是干事的时候,人活一天就要创业一天。让每一位痛苦而来的病人高兴而去,这就是这位转业军人的纯朴追求。
他,曾是一名有着20多年军旅生涯的副团职干部。转业回丹棱后,他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在一间小小的诊所里,耕耘着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他,就是陈万明。
几经辗转,记者终于找到了正在诊所里忙碌着的陈万明。对他的采访,不时被来诊病人打断,就在这断断续续中,一名转业军人的创业历程渐渐清晰起来……
1974年,丹棱县顺龙乡的陈万明带着家人的希望,怀着憧憬和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从新兵开始,陈万明总是比别人付出多一分的努力。三个月的训练营生活结束后,因表现突出,被推荐为连队卫生员,到了卫生学校学习。学成归来,又因成绩优异,直接分配到了团部。从卫生员到医生,后来又被保送上军校,任职卫生班长到负责全团的卫生行政管理,直至转业前陈万明已经晋升到了副团职。
2000年5月,陈万明转业回乡了。是分配要“铁饭碗”,还是转业回乡自主创业,他想了很久。到了填写转业申请书的时候,还是迟迟没能拿定主意,填上自谋出路,又改成分配工作,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最终,他选择了回乡创业。“选择创业主要是想干自己的老本行,治病救人,减轻别人痛苦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陈万明的出发点很简单。
2000年9月,陈万明的诊所开张了。
“陈万明这人态度好,手艺好,收费又合理,周围村子的人都愿意到他那儿去看病。”东升社区主任陈龙羽一提起陈万明就赞不绝口。
原唐河乡有个老太太,每次去看病子女都不给一分钱,说要到诊所输完液后,再开个证明回去,过一段时间家里人才会把钱给送来。陈万明每次也不计较这些,用他的话说“便民诊所不就是为了便民么。”
口碑好了,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附近村子近一半的人在这里就诊;就连唐河、顺龙的部分群众也舍近求远,到陈万明这里来看病。
有一次,顺龙一个贫困家庭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胃出血,他要求到万民诊所治疗,到了以后,老人不住地往痰盂里吐血,陈万明见他的病情比较重,立马想帮他转院,但是病人和病人家属都不同意,坚持在他的诊所治疗。陈万明没办法,只好先答应下来,并表示自己会尽全力医治,但是因为诊所里各种设备不齐,如果到了晚上病情还没好转,还是得要转到医院去。通过陈万明的悉心治疗,病人的病情逐渐稳定了,血也止住了。
病人出院时,陈万明又把老人亲自送回顺龙,临走前病人家属才说,那天不去医院是因为没钱,那天我只有100元钱,不敢去医院看病,如果去了医院不管我,那我这条命就保不住了。老人一家对陈万明很感激,直到几个月后他们家卖了羊,才把医药费给补上。现在他们一家都经常到陈万明那里串门,如同走亲戚一般。
陈万明从不因为自己是军转干部而享受特殊政策照顾,每年他总是第一个主动到工商局缴纳行政管理费。他常说,在军队,我就是一个军人;回乡了,自己也不能丢了军人的风范。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