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是军人也是老板
2014年10月23日 09:46
网站管理员07
[打印本稿]
如今的餐饮业正快速发展,市场也不断细分,餐饮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建立一个充足的人才库,公司已经与一些烹调学校进行合作,通过推荐就业的方式逐步培养人才。而陈伟相信,餐饮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只要努力做下去,必定大有可为。
31岁的年龄,15年的餐饮业经历,自从踏入部队的大门,陈伟就和餐饮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从16岁参军开始,在部队后勤部门工作的他就开始接触餐饮业。22岁退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朋友合伙开酒店。
军人与老板之间的抉择
1976年,我出生在河南信阳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我的性格外向,好动,记得童年里经常玩的游戏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扮演解放军打仗。因此,高一时,当我提出辍学当兵的想法时,戎马一生的父亲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但是当兵的想法却遭到做教师的妈妈的反对,她希望我能像姐姐那样继续读书上大学。但16岁的我当时对当兵入伍已经着了魔,妈妈的话哪里听得进去。1992年,我顺利入伍,在湖北孝感成了空军的一员。
因为从小就有的参军梦,也因为特别急于向妈妈证明:我虽然没读大学,但仍然可以很优秀,所以我在训练时特别刻苦,做事也非常认真。入伍不久,我就被调去做后勤,工作就是为战士们的用餐提供服务。
接下来,我学会了开车,部队每年都会送我到武汉的一些高校进修酒店管理、学习厨房里的一些技术性工作。由于工作突出,1995年,我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渐渐升至司务长,全面负责整个连队的餐饮工作。
“5年的军旅生涯,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提及部队生活,陈伟感慨万千,“部队的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的人生因此而不同。”他说,这也直接决定了他退伍后的职业发展。
做餐饮业的想法,差不多在我退伍时就有了。因此,1997年底退伍后,当有朋友邀我一起在武昌三角路开一家酒店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入了股。
新成立的酒店有四十多个台位,在当时已属于三角路一带规模较大的一个餐饮酒店。由于在部队时就做餐饮管理工作,因此,1998年酒店开业后,我自然而然做了酒店执总。
虽然有一定管理经验,但自己真正做时,我才发现,部队餐饮和社会餐饮有着太大的差别。首先,在内部管理上,部队战士无疑要比店里聘用的员工好管得多。那时我只有22岁,酒店不少员工都比我大四五岁,甚至十多岁,因此管理就变得微妙起来。
5年的部队生涯,让我深知团队领导者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因此,在制订员工守则后,我对“自己人”要求都特别严。当时我有两个表弟也在厨师班工作,对于他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从不袒护,每次都严厉处理。而对于其他员工,尤其是那些年龄比我大的员工,我则以私下聊天的方式加强沟通,争取互相理解。渐渐地,酒店上下的关系融洽起来,管理起来也就不太费劲了。
参军时,部队经常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鼓舞士气。我借鉴这种做法,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组织两场活动,让厨师班与前厅服务人员一起联欢,有时搞个小型联欢会,有时搞一场篮球赛、羽毛球赛等。随着大家对此类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员工之间也越来越默契。前厅的服务人员和后台厨师班之间的理解加深了,整个流程也就理顺了,菜品质量有了保证,服务水平也随之提升。
当时的武汉餐饮业正处于发展初期,顾客们很好说话,只要菜品质量有保证,服务过得去,生意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因此酒店的生意非常好做。而在我的努力下,店里的生意愈发红火起来。我暗自庆幸自己初次创业就能够这么顺利。
不断扩张的酒店版图
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我的工作能力也逐渐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但是,这种红火的局面持续到2000年前后,生意开始渐渐不好做了。武汉涌现出一批大型酒店,餐饮市场越来越规范,无论是菜品质量还是服务态度,以及菜肴的种类、价格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小型酒店面临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变化,我和合伙人在经营理念上有了分歧。2001年初,我从酒店撤股。这时,正好一个战友要在安陆办一个度假村,请我去帮忙筹建餐饮部。于是,从厨师队伍和前厅服务员队伍的建立,到确定菜式、菜价,培训员工,我都全程参与。度假村开业后,生意很不错,半年后餐饮部的发展就走上了正轨。
到了2002年初,度假村的运转顺利。这时,河北邯郸一家大型宾馆成立,经过充分准备,我顺利争取到了这家宾馆餐饮部的托管经营权。
这是我第一次跨省接单,因此分外谨慎。为了摸准酒店的定位,达成初步意向后,我邀请河北的投资方率队到武汉考察市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为了给今后的愉快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投资方一行人在武汉的大型餐饮酒店走了一圈之后,他们对武汉的菜系以及餐饮管理模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几天的考察结束后,武汉的菜品中哪些菜合他们的口味,哪些菜他们吃不习惯,我已了然于胸,这成为我制订菜谱时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武汉之行也让投资方对湖北餐饮企业的管理模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今后开展工作时就更容易沟通。
考察结束之后,我和老板很快达成默契。考虑到当地没有南方菜馆,而湖北菜的口味在当地还能接受,因此,酒店决定主推南方菜,再结合小部分当地菜,照顾当地人的口味需要;而目标客户群定位中高端客户。
两个多月后,宾馆开业,由于定位准确,餐饮部的生意异常火爆,在邯郸一炮打响。这也使我在当地餐饮业的知名度随之提高,3个月后,邯郸新成立一家招待所请我去做餐饮部总经理。不久,另一家新建的酒店也请我去做执总。到2002年底时,我手上的酒店已达到4家,其中仅邯郸就有3家。
为了方便联系业务,我在汉口租了间办公室,专门联络厨师长和大堂经理。与此同时,也开始将湖北的武昌鱼、荆沙酱等原料运往邯郸,向当地的酒店供应,丰富当地菜肴的品种。
“有些人纳闷,我一个人怎么能同时管理那么多酒店,做那么多的事情。”陈伟说,其实,窍门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做事,先做人。他说,一个人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成果,因此,只要你能把老板的生意当成自己的生意做,把自身精力百分之百地投入其中,再加上一点小技巧,肯定能迅速看到效果。
在管理过程中,我一向非常注意沟通的畅通。因此,上至酒店老板,中到大堂经理和厨师长,下至基层工作人员,我都会花很大精力分别与他们沟通,并努力为他们建立一个畅通的沟通平台。工作做在了前面,遇到什么问题时,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
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上融洽的工作氛围、流畅的内部沟通,这些措施加在一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使整个酒店的管理工作变得简单流畅。因此,一般来说,经过开业前三个月的磨合后,经营就可步入正轨,我就可辞去酒店执总的职务,转做酒店顾问。这也让我能够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做更多的事情。
一个人工作得是否尽心尽力, 上至老板下至店员都看得清楚,因此,我努力工作自然就能赢得老板的认可。所以,我和这些酒店的合作时间往往都在两年以上,最高的已经达到了5年多。
那时,尽管业内经常会出现厨师长带领一队人马工作大半年,最后却领不到工钱的事情,但在我经手的场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于是,我的管理流程也就变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良好的口碑,让我能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餐饮业人才,而这些优秀人才同时推动了酒店管理的成功运行。
2003年底,我又接下山西运城一家饭店;2004年底,我的酒店管理工作逐渐达到最高峰——我手上直接、间接掌管的酒店达到12家。其中,有3家在武汉市,其他的则分布于省内二级城市以及外省各地。
遭遇“滑铁卢”
2000年以来,是武汉餐饮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短短几年间,武汉就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餐饮企业,武汉的餐饮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今看来,在此期间,我的酒店管理事业之所以进展十分顺利,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武汉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要做酒店管理,就必须有充裕的人才库作支持,而武汉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为我提供了大量优秀的餐饮业人才。
每接一个酒店时,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大力气物色一个合适的大堂经理和厨师长。我一向认为,大堂经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在前台,她要和客人们直接打交道,中间要和厨房合作默契,背后还要和老板沟通顺畅,因此,一个优秀的大堂经理往往也是一个酒店的灵魂人物,起到贯穿全局的作用。而一个新酒店,大堂经理的人选定下来之后,员工的培训、规章制度的确立等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作为执总,我将大堂经理和厨师长的人选定下来后,只要双方配合默契,他们合作得越默契,酒店的整个流程就越顺利。
客户越来越多,就有朋友建议我:既然打理别人的生意都能做得这么有声有色,为何不自己也开一家酒店呢?我心动了。
2004年底,在朋友的邀请下,我和另一个朋友一起考察了广东东莞的市场。几天的考察结束后,大家都很兴奋,东莞的消费水平比武汉高很多,而且当地的餐饮业生意很好,湘菜馆、粥店一家挨一家,家家都顾客盈门。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如果在这里开一家湖北菜馆,肯定也会很受欢迎。
2005年,我拿出大部分积蓄,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来到东莞,决定自当老板开一家湖北菜馆。我们租下了一个营业面积800多平方米的门面, 又租下附近一栋民宅作为员工宿舍,并对店面作了全面的装修。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后,酒店如期开业。但没想到的是,生意却并没有我们事先料想的那么好,店里生意清淡,顾客稀少。
而生意一旦开张,如果不盈利,就要不停地投钱进去。这简直像个无底洞,员工工资要花钱、原料成本要花钱,水电煤气要花钱,租赁的房子也需要花钱,虽然我们的投入不断增加,在经营上也作出了多次调整,但生意仍然丝毫不见起色,每天总是进账少,出账多。7个月后,我们不得不宣告关门。
“这是我生平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提及这次失败的创业,陈伟直言,这曾让他非常困惑:为何自己帮别人做酒店时,做一个火一个,而轮到自己做时却遭遇如此惨败?“如今想来,当初的创业之举的确有些头脑发热、感情用事。”他说,首先,前期用于装修等方面的投入太大,其实当初完全可以接一个转让的老酒店进行改造,就可以节省大笔成本开支;其次,当时所做的市场调研不够,导致市场定位错误。
做餐饮业必须一炮打响,否则就很难再迅速打开局面。这次南下创业的失败,犹如兜头浇过来的一瓢冷水,让我此前因事业顺利而渐渐膨胀起来的心开始冷静下来,回头重新反思自己的经验教训。如今看来,这次失败也是我事业发展中的一笔财富,让我以后能时时以此为戒,经常反省自己。
重整旗鼓
因为忙于东莞的生意,我与一些合作方的联系也大大减少,这使我的事业面临新的挑战:湖北本地的3家酒店与我的合作一度中断。
2005年秋,我从东莞回到武汉,决定重整山河,收复失地。在重新与老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后,经过一番详尽的考察,我接受了一个朋友的入股邀请,决定在紫阳路上开一家酒店。有了一次失败的经历,这次的准备工作做得特别扎实,年底,新店瑞香楼酒店开业,反响非常好。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在业内已经拥有了一批稳定的班底。虽然多年来我一直在做餐饮酒店管理工作,但都是靠个人关系来开展工作,因此整个团队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在和投资人谈合作时也有诸多不便。因此,进入2006年后,我开始考虑着手成立公司,进行规范化运作。
今年3月份,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我和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如今,我手上合作的酒店已达到5家,包括厨师、前厅服务人员在内的员工有400多人,公司的业务进展顺利,呈快速上升趋势。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