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华: 生财有道的“木瓜大王”
“我以前搞过贩运、当过厨师,开过小商店,但没有搞过种植,至于木瓜,看都没看见过。”38岁的卢家华一见面就笑着告诉记者。
移民前“看都没看见过木瓜”的卢家华到了广东后,却搞起了农业,而且很快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木瓜专业户。面对记者好奇的目光,卢家华道出了一句大实话:“这年头,赚钱的机会多的是,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发现,去不去专心经营。”
卢家华承认,在移民之前,他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对外面的世界虽然很好奇,但对移民后的生活到底会咋样,心里头还是没有底。
2002年移民到鹤山后,做得一手好菜的卢家华先是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承包了一家企业的食堂,没想到,不到半年,这家企业就倒闭了,无奈之下,卢家华只好另谋他途。
“2002年以来,我们针对移民先后办了10多期农业科技培训班、绿色证书培训班,每一期的学员中都少不了卢家华。”址山镇移民办主任林金源回忆说,“他的笔记记得最详细,听得也最认真。”
就在大多数移民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2003年初,卢家华一口气转租了30亩地,种下了优质木瓜品种———“红妃”。在址山镇农技人员的帮助下,卢家华很快掌握了种植的技术诀窍,当年,他的30亩木瓜地毛收入就达7万多元。
“看准了就要豁出去干!”卢家华分析道,“木瓜是址山镇重点抓的农业产业项目,种子、薄膜等农资都是政府免费提供,加之镇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农技、销售队伍,从而确保了‘种得出,不愁销’,这种生意肯定做得。”
从没搞过种植的卢家华靠种木瓜过上了好日子,然而,他却并没有就此满足,今年,他又瞄上了一个新的生财之道:加工鞋面。“加工一双童鞋,除去成本,纯利润就有15块左右,如果一天加工80—100双,你想,这是个什么概念?”卢家华说,他打算把这几年种木瓜赚下的近20万元投资建一个鞋面加工厂,只要订单联系好了,年底就可开工生产。
虽然距离木瓜上市还有一段时间,然而,卢家华的瓜园已是果实累累。“过来4年了,还没有回过一次巫山老家,今年一定要带些木瓜回去让老母亲好好尝尝。”卢家华噙着眼泪说道,“他的儿子在广东没有给他老人家丢脸。
王秋:
外迁移民中的第一个公务员
2003年5月,在鹤山市公务员统一招考中,38岁的王秋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鹤城镇司法所,成为了一名司法干部。“当时真没想到,我会是全国17万三峡外迁移民中的第一个公务员。”4年后的今天,面对记者,王秋说道,“我是幸运的。”
7月21日下午,当我们好不容易“逮”到王秋的时候,他正在跟同事处理一起村民纠纷。烈日下,满头大汗的王秋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温文尔雅中透出几许干练和成熟,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说的一口流利的广东话。
“当地的很多村民不会说,也听不懂普通话。”王秋说,因为语言障碍,刚开始到司法所上班时他曾闹过不少笑话,于是,他从书店买来了教材和磁带,每天晚上都要用两三个小时来学习粤语。通过刻苦学习,加上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自己的粤语水平迅速提高。
进入广东省公务员队伍3年来,王秋感触颇多,“老家那边的干部观念跟这边比差距还是挺大。”王秋举了一个例子:鹤城镇一年财政收入超过5000万元,但是却基本上没有用公款买烟招待客人的现象,而在巫山,一般乡镇用公款买烟待客早已成习惯,并且至少要‘玉溪’才拿得出手。”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干部,王秋大多数时间都是跟农民打交道。“群众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更需要有比较强的政策水平。”王秋说,自己基本上没有周末的概念,一有空就会抓紧时间学习充电。
由于工作出色,今年年初,王秋被鹤城镇派到平山村村委会担任驻村干部。“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王秋说,“这段经历对我以后的发展应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记者感言有一种精神叫做自强不息
盛夏的华南大地,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在位于“珠三角”腹心地带的广东省鹤山市移民安置点采访的日子里,记者屡屡被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和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所感动。
陈开全、卢家华、王秋,从三位大昌移民4年“珠三角”创业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精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观望和等待,背井离乡的三位普通移民凭着一份执着和勇气,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