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武淳: 一次机缘成就中复
中复电讯的创始人邰武淳,出生于1958年,父亲很早去世,母亲带着弟弟一直生活在浙江,他随姥姥、姥爷在北京长大。“文革”期间,家里受过很大冲击。“抄家、挂黑牌、游街示众等,家庭都经受过。”幸运的是,邰武淳19岁高中毕业那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我考取了北京化工学院。”但是邰武淳觉得不满意,选择了重新参加高考,后来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
邰武淳1982年大学毕业进入兵器工业部下属某兵工厂,在兵工厂的“装车、打靶和调炮”呆了3年,“不安心”的他又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运筹学专业,并获取3年后直接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
可天有不测风云,当邰武淳读完国内课程,正准备前往国外读书时,姥爷的突然去世把计划打乱了。“我需要留下来照顾姥姥。”邰武淳以非常坚定的口吻说。”
当时,邰武淳设法调入了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讲授信息技术学。一周上课两天,可以常常呆在姥姥身边。
上世纪80年代时,中关村涌现出了一股下海创业浪潮。走在中关村大街上,邰武淳目睹了包括汉卡、PC机配件等IT产品的不断问世,也看到了四通、联想等著名IT公司的诞生。在这种氛围中,“下海”的念头,在邰武淳心里萌生了。
“我一边教书,一边找了一家以组装PC机为主要业务的小公司工作,熟悉市场推销、成本控制等基本业务与知识。”将近一年之后,1991年,邰武淳正式开始创业。
邰武淳找到东城区教育局,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京精的公司,在东城区分司厅中学地下室租了一个房子作为办公场所。京精公司不仅第一年被免除了所有税收,第二年之后仍旧被免除所得税,而且还很顺利地贷到了“天使”资金20万元。
邰武淳的生意从组装PC机开始,附带发展销售复印机、打印机和电缆等一些杂乱业务。组装的PC机比品牌机便宜20%以上,京精公司每个月能接收到几笔单子,可以基本维持支出和收入平衡。但随着竞争的日渐激烈,邰武淳此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是,公司的主业空间该定位于何处?
1992年,北京国展中心召开了大型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展览会。“那天,当我走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和皮鞋大小相当的机器。”邰武淳说,“这个机器可以接出四根线,彼此之间可以互打电话,也可以打出去,即是后来被大家熟知的程控交换机。”这些程控交换机是由台湾三光公司生产的,最初在台湾是被应用在 别墅里,用于家人之间的传呼。但三光公司将此机器引入中国大陆后销量却很差。
就在那一个闪念间,邰武淳想,如果把这种机器用到办公楼、学校里,也许会大有发展前景。当时中国正掀“装机热”,安装一部电话需要5000多元,还要耐心排队等待安装时间。而程控交换机一台只卖2000多元,且可以缓解装机难的问题,满足公司内部最基本的需求。
在这种机遇面前,邰武淳显得富有胆识。他一举投入20万元,包下了展会上展销的所有100多台程控交换机,在报纸上投放了广告。“当时,我们办公室的电话响声不断,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多。第二天,很多公司开着车来到中复公司所在的小巷子里谈生意。”邰武淳以每台1600多元的价格向台湾三光公司购买程控交换机,卖给客户是2000多元。再算上安装费、材料费等费用,销售一台程控交换机,邰武淳大约能赚取1000元左右。邰武淳一个月赚到了50万元毛利。
程控交换机销售的成功,让邰武淳掘到了商海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当年,公司经营明确定位于通讯产品销售,公司品牌基本定为“中复”。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