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从两万到两千亿的奇迹
一年一度的汉诺威计算机及通讯博览会(CeBIT)正在这个被称为“世界会展之都”的欧洲小城举行。始创于1970年的CeBIT展览会,是世界顶尖计算机及通讯企业展示前沿技术、发布最新产品的首选舞台。每届CeBIT展会都会出现大批让人眼花缭乱的国际计算机及通讯明星。本届也不例外,思科、朗讯、微软……个个星光耀眼、财大气粗。
然而,这一天,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让那些在CeBIT展会上一贯信心十足的国际通信巨头大跌眼镜。
德国电信运营商QSC当天宣布,将与中国的华为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建设覆盖德国全境200多个城市的NGN网络。该网络将于2005年5月建成,届时QSC将拥有德国最大的VoIP网络,提供语音、数据、视频融合的下一代业务。
“又是华为!为什么不是我们?”距离发布会现场不远,一直把华为作为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的某国际通信设备提供商代表詹姆士愤愤地说。
QSC总部位于科隆,是一个拥有自己DSL网络的全国性的电信提供商。它为商业用户和居民提供丰富的宽带通信业务,包括各种宽带的专线、语音和数据业务及客户企业网。QSC是代表德国领先的30个公共技术公司的TecDAX 30的成员。鉴于其用户对于业务极为严格的要求,QSC在全球范围内全面考察了多家NGN制造商。詹姆士所在的该跨国公司与华为公司都先后接受了考察,并按照QSC的要求,将各自的设备运送到QSC,展开了为期四个月的产品对比测试。
作为公司代表,詹姆士与华为欧洲公司的那个负责人虽然表面上都非常客气,但作为同台竞技的直接对手,双方都对自己的任务心知肚明,从一开始就暗地较劲。
詹姆士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在这个“小CASE”中胜出 。作为世界顶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詹姆士所在的该公司拥有全球知名品牌,在欧洲拥有众多合作多年的客户,在欧洲的“群众基础”和技术的延续性是最大优势。实际上,对于庞大的公司业务来说,QSC的这个单子并非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此时,詹姆士所在的该公司年销售规模是华为的几十倍,在詹姆士看来,华为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热情有余,后劲不足。对于有丰富的国际投标经验的詹姆士来说,这不过是一件喝杯咖啡或者饮一瓶德国啤酒就可以搞掂的事情。
然而,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作弄人。
四个月的产品对比测试结束了,QSC的测评专家给出的报告显示,华为NGN解决方案—U-SYS的业务兼容性、设备稳定性、协议的标准性更胜一筹。
2005年2月,在众多国际巨头惊讶的目光中,华为脱颖而出,独家中标QSC 的NGN项目。
此时,华为已经为全球20多个国家的30个运营商建设了近100个NGN商用网络,并进入了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市场。
“大,不一定就行”,这是詹姆士得到的教训。
事实上,此时,詹姆士还不知道,在接下去的日子里,他将持续地败给这家名为华为的公司(如果他提前知道这些结果,他会否一早就考虑“归顺”华为呢?)。
就在詹姆士失望地回去向公司报告的时候,华为又把触角悄然伸向了荷兰皇家电信(KPN)。
几个月后的6月24日,荷兰皇家电信(KPN Telecom N.V.)和华为公司正式签署荷兰皇家电信CWDM/DWDM项目独家供货合同,项目覆盖包括荷兰全境的接入层CWDM和国家干线DWDM。KPN年收入超过120亿欧元,是荷兰最大的全业务运营商,在比利时和德国拥有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同时拥有最大的泛欧光纤网络,覆盖西欧全境。KPN已成为欧洲电信市场的领先者之一,其用户数量在欧洲排名第11位,营业额在欧洲排名第7位。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