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先生”的百元创业史
黄小川的经历给大家一个启示,戴着厚厚眼镜的学者,并非只能拥有研究室的方寸空间,一切皆有可能,就像黄小川,百元单子也可以做成大事业
有多少人不知道数字英雄张朝阳、丁磊?又有多少人知道黄小川和迪思?在同一时代创业的黄小川选择了公关行业,当人们对于公关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公关小姐》这部电视剧的时候,黄小川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十多年的经营,他用独特的“黄氏”理念,实现了年营收额近亿元,并打动了摩托罗拉、思科、大众汽车等知名的企业成为自己的客户。
从一个北大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到知名公关公司的老总,黄小川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旅程,[创业网-www.cye.com.cn]厚厚的眼镜遮不住他的期盼,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最初创业的他也得从百元单子做起。
理工硕士爱上市场营销
1992年,黄小川从北大地球化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地质科学院。四个月后,他选择了下海。一个研究深奥科学的人放弃铁饭碗,抛掉自己的专业知识,投入社会,能做什么?一个浑身充满着浓浓学究气、习惯于闷头思考的研究人员,如何融入商业社会?社会经验匮乏的黄小川屡屡碰壁,失落、痛苦涌上心头。黄小川作了一个决定,要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为的是能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不同层次的人交流沟通。
黄小川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优视隐形眼镜公司做市场营销。一个北大毕业的硕士去卖隐形眼镜?坐在记者对面的黄小川很平静,他说:“在优视工作的几年间,我真正接触到了社会,什么层次的人,我都能接触到,小学毕业的也有。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了解了产品推广和市场销售是怎么回事。”从事销售工作,黄小川可谓站在了社会第一线。“当时感触挺强烈的。北大的硕士又能怎样?只有熟悉市场,学会和别人沟通,才能真正被社会认可。从象牙塔到社会,是一个过程。不要在乎自己的过去,明白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才更重要。”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与自己专业八竿子也打不到的行当却成了他发家的基础。黄小川渐渐感觉到了这个行业的魅力,市场推广、营销策划等新课题开始让他入迷。离开优可视,他来到一家公关公司,这让他对市场营销、策划的研究更为深入,并开始和各种传播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全面接触。
经过几年积蓄,黄小川有了创业的冲动,并且越来越迫切。但他没有“拍脑袋”行事,[创业网-www.cye.com.cn]开始分析市场,寻找机会。基于微软的操作系统不断升级,英特尔芯片速度不断加快,导致IT产业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整个IT业将步入新一轮进蓬勃发展期。黄小川认定,做一个为IT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的服务型公司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从百元单子起步
1996年,黄小川拿出自己仅有的3万元钱,又借来4万元钱,创建了迪思公关公司,这一年他30岁。 从零开始的日子总是难熬的。起步时,公司只有三个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如何发展?黄小川和他的迪思愣是从别人不愿意接的小项目开始,从其他公司认为的“杂事”做起。
迪思终于迎来了第一单,帮助思科做本地化翻译。谈到这一单,黄小感慨万千,当时苦于没有项目,黄小川找到了思科。起初,对方并不信任黄小川和他的迪思,将信将疑地把一份英语资料发给黄小川作为考核测试。而迪思出色地完成这个项目,把一份已在美国发布的新闻稿翻译成符合中国专业习惯和新闻要求的新闻稿。这一单的收入虽然只有区区几百块钱,但这对于举步维艰的迪思而言,意义重大。正是凭着这份翻译稿,迪思赢得了思科这个国际化大公司的认可。思科的肯定给了黄小川莫大的信心,他决定继续自己的创业梦想。黄小川认为,无论单子大小,只要得到对方的认可,都是对公司专业能力的一种肯定。黄小川的这种专业精神促成了迪思和思科长期合作,从零散项目到全面服务,双方合作越来越密切。
这两次危机促使黄小川开始思变。黄小川意识到将公司的发展仅仅维系于一个行业,风险很大,他下定决心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迪思开始转型,业务范围从IT业向房地产、汽车、金融、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和领域拓展。业务向外延伸的同时,迪思服务的核心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市场执行角色向咨询顾问角色转变。 危机之后回看危机,黄小川认为危机是激励迪思发展的重要因素。黄小川表示:“迪思从成立到现在,十年了。出现曲折是自然的,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就像一个庙,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香火旺盛,一定需要一个过程。迪思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危机的打磨。”
如今的黄小川不再只关注迪思的一己得失,他开始考虑如何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对于外资的进入,他认为并不会对本土公关公司产生强烈冲击,本土公司前景广阔。他说:“和外资公司相比,我们更加了解本国的国情。在政府资源、媒体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方面,我们也会更加自如一些。[创业网-www.cye.com.cn]外资公司照搬国外做法,这在实际运用中容易水土不服。有着性价比优势的本土公司在竞争中一定会有优势。”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