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花痴”又怎样——看花痴的成功之路
“掉进花里,就变成花痴了。有时候明知道实现梦想会有一个残酷的过程,实现了之后也并非当初想的那么美滋滋的。但是还是会忍不住去做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玩的事情。” 有时候人生就是两个字:崩溃! 潘晓听有一个富庶的童年,那时家中做皮革,九十年代初期,潘晓听穿着一千多元一件的皮衣,在学校里“犯傻”。所谓的“犯傻”就是请同学吃吃喝喝,但凡有点钱,就喜欢资助身边的人,这样的处事风格一直保留至今。 突然某一天家里发生了变故,初中都没读完的潘晓听跑到成都为亲戚打工,每天从八点干到晚上十二点,但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成都。除了崩溃,别无二话。 接连的打击让潘晓听给了自己一个当混混的理由,最后是母亲的眼泪感悟了他。他跑到温州,在阿姨的面店帮忙,没过多久,阿姨把面店盘给了他。在熙熙攘攘的双井头菜场,潘晓听披着一头文艺青年的长发与俊朗的外型卖面。如果那时网络如今天发达,说不定他也能成为“面条男神”这样的网红。 花艺 双井头的对面,正是学院路花店扎堆的区域,潘晓听想:卖面条脏兮兮的,开花店多有档次。于是木栖地就这么开了起来。——当时没想到,其实卖花一点都没比卖面条干净多少。 当时店里请了一个花艺师,剩下的进货、送货、理货、打扫都自己一个人干。第一天开店,人家来买满天星,他连什么是满天星都不知道。有时为了赚一束花钱,最远送花送到永强。让潘晓听印象深刻的是,每当店里忙不过来的时候,那些开企业的少年伙伴,甚至开着自己的豪车来为花店送花。 第一桶金的疯狂与挫败 有那么几年,温州经济好到不行,鲜花市场空前热闹。赚钱赚到让人有疯狂的感觉。突然有一年情人节,媒体出了篇“送花太俗”的报道,进了五万块钱鲜花,居然卖不出去了! 潘晓听傻眼了!一瞬间关门的心思也有了。还是一位朋友站了出来说:“死也死得干脆!卖完为止!”——那一天,木栖地的花瞎卖,一百五太贵?那就一百!五十!十块!免费送你!拿走吧!!!下次请务必照顾我们生意!!! 五万块钱的花,最后卖了六千。但是,第二年,木栖地的生意迎来了又一拨的火爆。很多人都念了这份情。或许这场瞎卖只是一个赌气的念头,但是却实实在在地砸钱做了一次神奇的口碑营销。 又有一年情人节,卖玫瑰卖到疯狂的潘晓听忙了三天三夜,回到住处,发现自己彻底忘了在住处摆放的五万块钱百合,三天没浇水,百合全部报废!在当时,这笔钱都能付房子的首付了!打开房门的一刹那,潘晓听全身如过电一般失去知觉,抽了自己两个巴掌才回过神来。 就这样,潘晓听磕磕碰碰地开始了自己的鲜花之旅。 赚钱什么的,就要钻人家没钻过的空子 三年,仿佛悄无声息地,木栖地成了温州最成功的花店之一,连潘晓听自己都醉了。 潘晓听喜欢用“玩”来形容自己的事业。很多东西都是他最先玩的。譬如用礼盒装鲜花;譬如把玩偶包装成花束。一旦别人开始模仿,他又转去玩别的新花样。 让温州人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知名蛋糕店桂新园的“买蛋糕送鲜花”,在木栖地是“买鲜花送蛋糕”。一年之内,订单达到七千多份。随之而来的是桂新园全面拓展了遍布温州的分店,木栖地开始往中高端花艺市场发展。 传承与花艺 木栖地开始为大企业、大商场、房产公司、政府部门提供各种花艺服务,宗旨只有一个:服务好! 潘晓听觉得,有些生意不单单是生意,更是一个向顶尖人士学习的机会。大家一起共赢,互相提升,构筑起坚固而长久的合作模式。 一家小小的鲜花店,调动了温州城各种高端资源,让潘晓听玩出了水平与格调。但是潘晓听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花工。做什么都好,都离不开做人,人做好了,就什么都做好了。把自己的角色放到最低,也没什么不好。 梦想完成的那一刻,其实是蛮心酸的 在经营了三年花店之后,潘晓听为自己的事业规划了未来:我要有一家花艺生活馆,一家花艺培训学校,一家装饰鲜花店,一家园艺店。自己想想都挺美的! 十年之后,所有的这些都有了,代价是投入了大把的资金。 现在,潘晓听是温州插花协会的会长,他的梦想变成了带着温州花艺行业一起发展。在他看来,如今的温州商人们,不缺经商头脑,也不缺胆量。但是缺乏彼此间的信任感。一场经济危机,多少人因为别人犯错而受牵连。重塑信心首先要重塑信任,大家抱团生存才能度过难关。行业间的价格竞争什么的都放一边吧,大家一起资源共享,把一个行业做做好。这就算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