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创业人物 > 吴晓鹏:一个在厕所里融资的创业故事

吴晓鹏:一个在厕所里融资的创业故事

2016年05月30日 11:27    网络管理员001

  他是财经新媒体“华尔街见闻”的CEO吴晓鹏。他之前是21世纪经济报道驻美金融记者。吴晓鹏说:“他们都在忙着看空,我们坚持做多。新闻依然创造价值。”

  我们和平安创投的三位老大第一次见面聊完后,他们去厕所呆了一会儿,回来就说,“今天我们会给一个报价,但有一个条件,要么你们现场就接受这个报价,要么我们就不投了。”

  接下来我和另外两个合伙人也跑去厕所商量,但我们觉得这两个选项都没法接受,因为过两天还有另外一家很好的公司会给一个报价,我们至少想比一比。最终我们在厕所里憋了半小时,投资人跑来催时才想出第三种方案,“今天我们直接回家,不听平安的报价。”

  后来另外那家公司给出了6000万元的报价,但他们希望100%收购。接下来的两日辗转难眠,最终我决定还是想做自己的事情。如果被收购,和我一起战斗了两年多的团队成员大多数人都不会有什么收益。另外,我自己也是一个高风险偏好者,自己独立发展道路会艰难得多,但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思。

  当时也有一家国内顶尖的财经媒体有意入股,但那会我们还未成立公司,对方又是国有企业背景,我们在注册公司及员工激励制度方面可能会碰到些问题。

  最终,我们选择了平安创投做我们的机构天使。我报了一个价,平安同意。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知道当初他们在厕所里商量的是个什么价格。

  创业初衷

  华尔街见闻最初是一个个人博客,创建于2010年11月,当时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驻纽约的记者,负责报道美国经济与金融市场。

  21是中国第一个国际化扩张的市场化媒体,我有新闻和英语双专业背景,因此有幸在2008年4月成为第一位海外记者派驻华尔街。那年我24岁。

  报社在海外最想要的是高端采访,所以在华尔街驻站近五年期间采访过伯南克、盖特纳、巴菲特、格罗斯等金融人士。

  但我逐渐发现,还有比高端采访更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做,那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新闻在中国几乎很少有人知道!

  过去几年,美联储等西方主要央行的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主导着金融市场走势,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可能造成所有市场剧烈波动。但最初几年,这些政策在中国的主流财经媒体上没有报道,或者接近被忽略。在公共的财经舆论空间中,几乎没有人讨论这些最重要的议题。

  受制于报纸时效性,21在这些重大新闻主题上也很难操作。举一例,美国政府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会发布上月的就业数据,这是全球投资者每个月最兴奋也最紧张的一天,因为就业数据会决定QE政策下一步走向,很可能就会成为全球所有市场的重大转折点。但这个数据公布时,报纸已经过了周五的截稿时间,最快也要等到下周二才能见报。

  有关这些政策的任何动向都应第一时间向中国投资者发出警报,于是我创办了华尔街见闻网站,希望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一个月后,我们就收到了不错的用户反馈。国内最好的投行中金公司的一位管理层写信过来鼓励,称自己“已向中金销售交易部全球500位同事发过邮件,推荐他们每天看这个网站”。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后来也说,国内各家金融机构的中高层很多都是华尔街见闻的忠实用户。

  融资故事

  网站初期成本就是文章稿费和服务器费用。其中稿费占大头,第一年稿费有十几万。起步时访问量小,服务器费用一年几千元就够用。

  我认为这件事情有价值,在初期投入时并没有太多犹豫。但发展到第二年,网站流量快速增长,每月总成本已增至两三万元,我在这个项目上也投入了几十万,靠个人财力已无法继续支撑。

  这时我们做了两件事。先是在网站上引入Google自动分配的广告,大概可以覆盖一半成本。然后我们拿了一位兼职作者的天使投资。这位天使是美国费城一家对冲基金的交易员。

  说起来团队里有不少“高帅富”和“白富美”。我们在招聘兼职作者时,全球最顶尖的十家投行全部都有人投简历过来,比如摩根大通在纽约、伦敦、和香港的办公室都有人联系我们。很多人纯粹是兴趣爱好,把这里当成是一份志愿者工作。

  好几个兼职作者说,如果后续需要资金随时说一声,他们都愿意投,并且当时他们给的估值已比中国国内联系我们的VC高了一倍。有了这样的后备力量支持,我也就放心大胆把工作辞了,回国准备全身心投入这份事业。

  2012年11月回国后,我在上海松江租了两套别墅办公,希望找到《社交网络》电影里那种创业的感觉。

  当时网站每日独立访客已有两万,我感觉如果流量再翻两倍靠Google广告也能实现收支平衡并发展壮大。但我最主要的合伙人说,“我不可能每天去你家上班。如果你不去融资,我就没法辞职。”

  这位80后的合伙人是金融专业背景,比我小一岁,也是从兼职作者转成为我们合伙人的。我们叫他“考证达人”,因为CFA,CPA,高级口译证书他都有;还有好多人叫他“陆家嘴金领”,在辞职变成新闻民工前,据说他年薪已达百万,此传言他从未否认过。

  当我开始出去接触机构投资人时,也有五六家机构主动找来,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平安创新投资基金。

  在平安的投资经理眼中,华尔街见闻是社会化推广做得最好的财经新媒体。

  我们最初的成长主要得益于新浪微博。虽然粉丝只有47万,但我们的微博影响力指数在所有财经媒体中排在前几名。去年下半年我们将重心转向腾讯微信,关注我们的微信用户现在有22万多,目前很难找到比这个用户数还多的财经类微信号。

  我们成立公司来运作华尔街见闻已有9个月,这期间网站用户规模增长了三四倍。但技术力量不足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制约着我们的产品能力。去年底我们狠下决心招聘了10名开发工程师,还聘请了一位前盛大游戏的技术总监担任顾问,帮我们带团队。

  技术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们在今年1月推出全球股指、外汇、商品和债券的实时行情,两周后这个产品每日已有超过6万人使用,一家顶级门户网站很快过来咨询是否能授权给他们用。春节前两天,我们在苹果商店推出华尔街见闻App,两天后位列app store财务免费榜第11名。

  从财经记者转型为产品经理,这条路我才刚刚开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学习。同时为了研究用户需求,我自己现在每天也会做大量的宏观交易,涉及美国标普500,日本日经225,黄金,石油,欧元对美元,美元对日元,德国国债等各类资产。

  但在媒体这一块,我们依然需要最高质量的内容。春节后,我们邀请了一位在中美顶尖财经媒体都做过,曾获哥大财经新闻全奖的优秀记者加入,带领我们的编辑团队。

  不过我们依然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国际金融记者加入,借用老东家21的一句话,“他们都在忙着看空,我们坚持做多。新闻依然创造价值。”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