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母婴电商
2017年11月30日 10:47
管理员110
[打印本稿]
从2014年3月,当时还叫蜜芽宝贝的蜜芽上线;到如今,成为国内母婴垂直电商界的领军团队。蜜芽唯一不变化的就是:变化。因为国内的母婴行业发展太快,快到每一年的形势都是那么不一样。
在2016中国母婴新渠道峰会上,蜜芽CEO刘楠发表题为《做母婴,扩大还是纵深?》的演讲,详细阐述了在当前背景下,蜜芽的战略方向,以及它为什么会这么走?
跨境是什么?
过去,很多人都以为跨境电商可以帮助用户省税;但其实,跨境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从业者在供应链方面拥有更多选择。
因此,跨境供应链其实是在考验电商“全球选品”的能力。
以波罗蜜为例,尽管它起来的很晚,但是在日货供应链方面他实力很强,有足够的差异化特征。
2015年,蜜芽最早发起跨境电商的价格战,而这场价格战也确实给蜜芽带来了很多用户,很好的市场曝光。但是很快,随着京东在2015年4月宣布做全球购,后来聚美、唯品会等又加入跨境电商,天猫国际在去年也重振旗鼓。这些巨头入局以后,整个跨境的竞争变的相当激烈,门槛也提高不少。
三个浪潮
过去,“母婴零售行业”有三次非常明显的浪潮:
第一阶段,脱离KA。
KA就是商超和批发市场,母婴的专门门店开始出现。其实这个趋势很明显,而且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这个年间诞生的专业的婴童零售连锁现在还非常的活跃,在服务着用户。
第二阶段,2008年-2014年,门店连锁化,出现邮购目录+PC电商。
红孩子是这一阶段内做得最好的企业。
转折点是2012年。2012年是中国互联网和电商行业遭遇的非常明显的寒冬。那一年发生了非常多的垂直电商被并购、破产、清算,被恶意收购。
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出现了一大波垂直电商的兴起,而母婴电商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驱动垂直电商复苏的有三个来源:移动互联网、跨境供应链、场景化服务。
细分来看:
2014年是“元力觉醒”的一年,很多母婴公司出现。蜜芽也是在这时期中出现的。
2015年是“跨境元年”。但跨境行业始终都不是一个产业,它只是用户获取商品的一种方式。
2016年是“内容为王”之年。2016年最吸引注意力的是“自媒体”、“VR”等各种新兴的渠道。
两个方向
如今,母婴电商公司会面临两个方向性的选择:当母婴企业面临每年达到50亿-100亿人民币销售额的时候,他们就要考虑,未来是横着扩张,还是纵向扩张?
所谓横向扩张,即延长自己的产品周期,将品类覆盖到未怀孕、怀孕、出生以后;
所谓纵向扩张,即从垂直的母婴企业,变成美妆企业、综合女性电商企业。
在两种价值取向之间,蜜芽希望成为一家能横向扩张的婴童企业。因为,如果朝着纵向扩张,蜜芽会面临非常大的市场压力,因为拼女装、拼化妆品根本不是蜜芽的强项。
如何生存?
刘楠认为,“今天的创业者,很多都没有经历过一个真正痛苦和真正漫长的经济下行周期。中国经济有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漫长的下行周期,很多垂直市场的增速会降到10%以下,一些行业甚至会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所有的资产价值都将被重新评估,所有的公司价值都将被全面改写,如果这样的轻型发生,我们到底该如何生存?”
未来,以蜜芽为代表的一批婴童公司该怎么生存?她这么总结:
1.关注供应链、关注商品。
蜜芽是零售公司,是行业公司,蜜芽是“2C”的。只要“2C”,蜜芽就要在乎用户用到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商品、供应链,永远是蜜芽要关注的。
2.关注消费者,关注趋势。
这话说起来很虚。但是实际上,很多小采购、年轻的采购专员都并不了解消费者。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内部的培训体系,让每一个员工学会去了解消费者。
3.关注收入、利润、成本。
这是一个企业最终能够生存、能够发展的根本,右边这个是非常现实的我每天在看的数据,蜜芽管理层在看的数据。最中国的客户留存、复购率等等。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