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再现“堰塞湖”
今年上半年,A股IPO融资额创出3年新低,但想“圈钱”的越来越多。如今在审和过会待发的企业共达到765家,但发行速度在弱势下,估计监管层不会轻易加速。这就使得A股IPO出现“堰塞湖”的尴尬。如果按照去年以来发行频率,仅完全消化目前企业,就至少要三年。 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IPO融资额2128亿元,2011年上半年达1607亿元,而今年上半年IPO融资总额略超700亿元,成为2009年IPO重启以来IPO融资数额最少的上半年。但从证监会2月初首次公布排队上市企业名单以来,申请IPO的企业数量却快速增加,让不少投资者倍感压力。“上市融资诱惑大,排队企业七百家。资本市场迎扩容,股民财富盼增加。圈钱莫成潜规则,回报应该制度化。”这个在股民中流传的段子无疑说出了投资者对IPO大幅扩容的担忧。 而证监会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包括进入初审、预披露等在内的IPO排队企业达到765家,其中创业板为310家,计划在中小板和主板上市的累计455家。而今年证监会首次公布在审企业名单时,主板和创业板所有在审企业家数为500多家,5个多月后净增加250家。 记者对比发现,去年以来,A股IPO发行的公司累计400家,平均每月发行21家。如果按此标准推算,即使不考虑持续增加的数据,仅目前的765家公司,就要消化3年左右。因此,有不少股民担心,IPO的“堰塞湖”将给大盘带来更大压力。 证监会有关人士此前指出,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万亿元,储蓄率高达52%,总的资金供给应该说是比较充裕的,新股发行并不会对资金供求产生大的影响。但有券商机构却表示,在市场资金入场意愿不高的情况下,新股供应多,对二级市场资金必定造成分流,指数上行恐怕难免受到限制。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