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将出现漫长的空窗期
进入8月以来,IPO上会呈现空窗期。证监会发审委没有接受公司上会审核的公告,同时近一个月未见新公司的预披露公告。业内人士表示,IPO放缓迹象明显,如果市场持续低迷,新股发行速度将继续放缓,但整体暂停可能性很小,未来部分新股发行或失败,投资者进行新股申购应保持谨慎。 新股发行放缓迹象明显 公开信息显示,主板今年以来的最后一次发审会是在7月27日召开的,而创业板发审委第64次会议召开时间为7月31日。8月1日至今,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的IPO发审委处于停工状态。 8月10日公布的最新发审委公告,是将在8月15日对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增发进行审核。由此可见,至少在15日之前不太可能再有新股发审的工作安排。 除了IPO审核已经暂时歇工之外,与之相对应的是新公司预披露更是已经出现了近一个月的空档期。根据证监会网站的信息显示,证监会自7月16日预披露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创业板公司的新股招股说明书后,就再也没有预披露新的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2月预披露新政实施以来,证监会每周都有多家新股招股说明书预披露发布。其间未更新最长不超过5天,此次这种长达近一个月都无新股预披露的情况尚属首次。 在IPO放缓的同时,过会企业数目也出现下降。数据显示,7月最后一周证监会审核过会企业高达12家,其中5家被否。此外,8月份至今仅有两家主板公司发行,其中募资金额最高仅5亿多元,而本周新股申购的仅有两家。种种数据均显示,短期IPO放缓迹象明显。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表示,短期看新股发行放缓迹象明显,其原因第一是因为部分新股需要补充中报,第二是已过会新股都在排队上市,需要消化。 破发、发行失败概率增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有229家企业上市,其中A股IPO企业的数量达到了104家,一些股民笑称A股是“越生越穷”。 尽管发审委会议和预披露都暂缓了脚步,但市场扩容压力依旧不容小觑。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截至目前,A股已经通过发审的准上市公司共计有115家,它们一共计划募集资金702亿元,其中计划募集资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就有9家。此外,尚有超过700家企业正在排队上会。 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广福表示,如果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新股首日开盘破发情况增多,将促使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把发行价格定得越来越低;在极端情况下,主承销商可能需要采取包销的方式完成发行。如果出现越来越多的以包销方式完成发行的,将导致新股市场化发行的暂停,但从目前来看,以创业板为代表的相当一批小盘股PE在30多倍,因此新股尤其是小盘股的发行被市场逼停的可能性很低。 数据显示,7月份平均单只新股冻结规模为222亿元,环比跌幅超过四成,距离2009年IPO重启以来的最低纪录仅一步之遥。 东吴证券(601555)宏观策略分析师杨军认为,市场的低迷与部分新股发行价过高是导致新股冻结资金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他表示,每逢一轮破发潮,打新资金规模便要下一个台阶,7月中旬以后多只新股的破发打击了新股申购的热情,市场如果持续低迷下去,未来新股申购的资金不排除继续下降,中签率或升高,而破发的概率也在加大,投资者应保持谨慎。 据统计,7月17日至8月2日,两市共有14只新股上市,8家公司首日破发,占比超过5成。 杨军指出,去年以来,新股发行失败的案例已经出现,包括八菱科技(002592)、朗玛信息(300288)。这两只个股都有过发行失败的经历,但是后来均已成功上市。从两只个股当时发行失败的原因看,均与当时市场低迷导致参与度不够相关。他表示,如果市场情绪进一步恶化,新股破发现象更为普遍,不排除新股发行失败的可能。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