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断料停工迷局待解 吴长江到底还有什么牌-2
外资股东进退两难 当前丧失公司控制权的局面,与吴长江本人的态度其实有一定的联系。他曾经不止一次公开表示,“雷士绝对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雷士,应该是有各种资源、各种力量乃至各方人才汇聚的地方。” 雷士照明成立于1998年底,注册资金100万元,在吴长江的带领下,用13年时间做到了中国照明行业第一,公司现有净资产四十几个亿。快速扩张带来的是对资金的渴求,这就给赛富、施耐德等投资方提供了机会。 资料显示,到2011年底,赛富、吴长江、施耐德电气和高盛分别持有雷士18.3%、15.9%、9.1%和5.6%的股份。在施耐德入股不久,也就是2011年9月,施耐德中国区总裁朱海提名其下属李新宇出任雷士副总裁,分管商业照明工程及项目审批,这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之一。 吴长江开始认识到,施耐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投资,于是开始在二级市场持续增持股份。到2012年5月15日,吴长江的持股比例超过19%,高于赛富的18.48%。但这并不能撼动外资股东的地位。这从董事会席位上可见一斑:仅吴长江、穆宇两位代表创业股东,赛富的阎焱、林和平占据两席,高盛的许明茵占据一席,施耐德的朱海占据一席。 2012年5月25日,吴长江“因个人原因”辞去雷士照明一切职务,而接替他出任董事长的是赛富的阎焱,接替他出任CEO的是施耐德的张开鹏。有报道称,朱海、张开鹏在数次内部会议上表示,雷士业务流程和管理极其不规范,要将雷士变成一个法治化的公司。 对于很早就介入雷士照明的赛富而言,公司上市后至今没有退出,还引进了施耐德,并获取控制权,其行为背后的目的尚未浮出水面。不过,业内分析称,风险投资引入施耐德可以提升其手中雷士照明股权的价值,而长远看,其还可能将手中的股权卖给施耐德,后者看重的是雷士的经销商网络。 然而,投资方没有想到的是,不在吴长江掌控下的雷士照明,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模样。分析人士认为,这导致外资股东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如果要扭转公司经营局面,他们应当向吴长江示好。可是,一旦吴长江回归,他们的去路又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小股东该投票给谁? 目前,雷士照明的控制权依然掌握在赛富、施耐德等外资股东的手中,吴长江能否通过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顺利归来依然不确定;同样不确定的是,外资股东暂时的控制还能持续多久? “公司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吴长江能够回来,至少99%以上。外资尽管控股,但管理难度非常大。”雷士照明一位人士称,吴长江回来的时间表还没有定,特别股东大会什么时候开、是什么议题,也都没有定。 按照吴长江的看法,股东的目的是赚钱,只有其本人回去才能把公司做好,才能把公司带上正常的轨道,中小股东也是支持他的。可是,这次内斗却引发投资者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雷士照明离不开吴长江,公司的长远发展又该怎么办? 在阎焱看来,吴长江本人存在一些问题,如接受过有关部门的调查,涉嫌通过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等。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7月,雷士照明在重庆南岸区拿到了一块22亩土地,吴长江承诺投资约8亿元,在此建成雷士总部大厦。而当时的南岸区区委书记,正是与吴长江关系密切的夏泽良。夏泽良于2012年3月被带走调查。 且不论阎焱的表述真实性如何,民营企业家在公司上市以后如何转变“草莽英雄”的角色定位,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从短期看,雷士照明的投资者应当会支持吴长江,但从长远看,应当考虑吴长江的个人优势能否顺利转化为雷士照明的长期竞争力,否则,公司成长虽快,但大厦坍塌也会很快。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赛富联手施耐德等外资股东拒不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吴长江将会很被动,中小股东即使支持吴长江也不能令其归来。据此逻辑推论,如果雷士照明在没有吴长江的情况下也能回归正常经营,施耐德未来可能会控股雷士照明。 从以往的案例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并购国内民营企业,并不一定就能让被并购国内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比如所并购的业务板块在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中并不是很重要,或者最初的并购目的就不是为了做大被并购公司,而仅仅是相中了后者背后的市场与渠道。
雷士照明办公大楼悬挂着四条足足有四层楼高的竖幅,上书“灵魂领袖吴总掌舵,复兴家园指日可待”、“热烈欢迎我们的精神领袖归来”等内容。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2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