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山寨文化如此猖獗?-2
山寨的害处主要体现在,它损害了一个社会最蓬勃向上的力量,即人类的创新精神。以从事创新的企业来说,如果他们付出巨大投资和风险的新产品刚投入市场,就出现多个不同版本的山寨货,那么,这家企业的投资就不可能收回。这严重挫伤了创新的动机,其他厂商也不会贸然进行具有风险的创新活动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要鼓励创新,政府就必须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至少要确保他们能够收回投资。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以说,创新与山寨是水火不容的。因此,如果山寨产生的根源不根除,我们便无法建立一个创新型社会。多数学者已经意识到,过多的变通不仅导致中国山寨的盛行甚至猖獗,而且有可能使各级政府常挂在嘴上的口号“建立创新型社会”成为一句空话。 1994年,当时还年轻气盛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老牌杂志《外交》上发表了惊世骇俗的《亚洲奇迹的神话》(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一文,与多数唱赞歌的人不同,他犀利地认为亚洲奇迹根本就不存在,亚洲繁荣也是短命的,根本原因就一个,即亚洲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不是靠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进步所推动。当国际学术界正为这篇文章的论调打得不可开交时,亚洲出现了金融危机,因此,有人说这位保罗预测到了亚洲出现的经济麻烦。这为他赢得了声誉,前几年,他还获得了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可以说,克鲁格曼18年前的思想一样适用于解释中国当今的经济表现,按照他的凌厉逻辑,如果我们迟迟建立不起来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那么,我们目前的经济就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经济奇迹不过是写在水上的一场骗局,如同海市蜃楼,坊间流传的神话般的“中国奇迹”其实并不存在,而难以复制和输出的“中国模式”更是一种欺世盗名的说法。 不幸的是,山寨思维和现象已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看不见的山寨思维和看得见的山寨产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既涉及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包括物质层面的产品,部分国人热衷甚至迷恋于山寨产品。山寨具备了一种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大有愈演愈烈,难以扭转之势,因此,说山寨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是恰如其分的。一旦什么东西与“文化”扯上边,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因为文化是指深入骨髓的东西,稳定和顽固是其属性,改变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考虑到山寨行为多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因此,要杜绝和制止山寨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彻底落实权利人的利益,阻止侵权人的行为,又要逐步改变人们的山寨思维,建立起一种不盲从的创新型思维方式。这其中,教育尤其是年少时期的启蒙教育,其作用和地位都是第一位的。
一言以蔽之,要在当下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态下搞创新,谈何容易。不过,先松绑,还人民以自由应该是创新的根本出路,因为“只有自由才能创造奇迹”的箴言同样适用于中国。不自由,人性得不到伸张,思想被束缚,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也不可能提出什么好的题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塑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将那些束缚人的思想、泯灭人性的“假大空”玩意统统铲除,而这应该是另一篇文章谈论的话题。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2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