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透露上市过程中的灰色交易,有人因上市发财,有人却因上市而面临破产。有关文章写道,在敲响上市钟声的那一刻,几乎所有人的理解都是上市公司董事长已经获得了数亿财富,可以直接退休了,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从那一刻起,他才刚刚走出个人破产的边缘。因为在公司挂牌之后,他不用再担心无法填补上市过程中留下的财务窟窿。这些财务窟窿是怎么形成的呢?大部分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上市过程中都留下的高达一两千万的“不能说”的费用,因为无法走账,基本都被上市公司大股东个人兜底了,而这个财务窟窿将耗光大部分做制造业起家的大股东的毕生积蓄。
“不能说的费用”之一是财经公关费用,一般上市公司IPO时的财经公关费用从400万到1000多万不等。“所谓的财经公关费用其实就是打点媒体关系,除了几家证券报的费用可以从承销费里面扣除,其他的费用大部分需要打点各路媒体的各路人等,有些是广告投放,但更多的是现金,形成了不能说也说不得的巨额费用。”据悉,目前关注IPO的媒体在200家以上,最近两年每年约300家的公司批量挂牌正催生了IPO产业链中财经公关这一巨大的市场。由于这些媒体本身鱼龙混杂,还涉及到大量的代理公司,即使是正常的广告投放,很多连个基本的发票都没有。有上市公司老板感叹,“对于做制造业出身的人来说,财经公关报出的几百万的巨额费用很难接受,但保代(保荐代表人)不同意,说有些瑕疵被媒体放大后影响很大。几经沟通后,我说能不能把绝大部分从来没听说过的小媒体给砍掉,但保代说,经过网络转载后,已经没有大媒体和小媒体之分了,预审员只要搜索一下,瑕疵就全都出来了”。
“不能说的费用”之二是,打通各级政府对拟上市公司的关卡费用,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现在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但只要是需要政府批准的,都需要各路打点,有时候申请个普通的资格,都需要打点几十万而且还不一定能办成。此外,在准备期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市政府、区政府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怀、行业协会的调研等,送些礼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持财务报表的规范,有些也走不了账,虽然单笔金额不是太大,但长期下来累计的费用也不小。
“不能说的费用”之三是落实政策。这有点匪夷所思,但的确是真的。现在最引起企业反感的就是国家和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一些补贴,不找关系打点一下根本到不了企业,业内潜规则是四、六开,企业获得1000万的政府补贴,有400万要返回去给相关的审批人员。有些地方玩得更过,以前是资金下来后再返钱,现在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如果不先打点400万出去,1000万补贴就进不来。而这400万打点的都是敏感人物,不可能在公司走账。
在挂牌上市之前,两年多的上市历程给上市公司老板个人留下个2000万的财务窟窿,属于很正常的花销。有上市公司董事长找保代沟通说,“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这么花钱我吃不消了,能不能想个办法一部分费用由公司分担一下。可保代指出,你最近一年正常的利润也就4000多万元,费用走掉一部分后,利润就没增长甚至下滑。而且你想,现在多一块钱的利润,按照25倍市盈率,上市后你的估值就多24块钱啊,再穷也要咬紧牙关挺住。想想觉得说的也有道理,就找一个做酒店的亲戚借了一笔钱,年利率15%,期限一年。”到了这个时候,这位董事长才明白,“有些企业上市失败两次了还要冲击上市,他们老板实际上是被上市绑架了啊。”据了解,接触过的上市董事长中,2000万的花销不算多的,有些公司董事长个人的花费高达3000多万。
据说现在的中介行业为了避免发生董事长上市前个人破产的尴尬局面,从创投业到投行,都想出了一些曲线救助的方式,让董事长们渡过难关。一位资深国有的创投人士表示,上市过程中董事长的钱不够花在业内很普遍。“很多企业上市之前最后的一轮融资表面看估值不高,其实有些私下多了一个条件是要求创投必须给董事长做过桥贷款,缓解董事长的资金压力。我们是国有创投,这个做不了,让我们丧失了很多项目,很多项目在大型的规范创投企业那里不能做,只能遗憾地转介绍给一些小的民营创投。近期深圳有个抢得很火的室内装饰企业就是因为提出了这个条件,最后获得项目的全是不知名的民营创投。”还有的作法是,普遍采用的将“不能说的费用”走券商承销费,这是个最简单选择。有中介行业透露,“我们去年年底做的项目,收到了3600万的承销费,其中有500万就是帮财经公关走账的,另外还帮董事长个人走账了300万。以前这么干的主要还是中小券商,但现在大券商也开始这么干。目前市面上统计的券商承销收入,据我估计,总承销费用中至少有五分之一都是在帮忙洗白那些不能说的钱”。
中国出现“贫穷的董事长”,主要问题就是上市过程中巨额的隐形花费,这部分“不能说的费用”吞噬了大部分制造业出身的董事长的个人财富,许多人甚至面临着个人破产的境地。因为一般开始创业之后,前四年都是亏钱的,中间两年基本打平,赚钱也就是最近三四年。往往四年算下来,总共也就只赚了3000多万,其中还有2000多万用来买房等改善生活。所以,存在这样的一个贫穷的董事长现象,并不奇怪,但却有必要整治。
|